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昨日,以“顶级嗓门”闻名天下的“山歌小天后”李琼,在人民大会堂公开亮嗓,展示她踏遍全国各地采风、埋头两年半时间创作出来的音乐笔记《山水情》,这张新专辑是她献给广大民俗音乐爱好者和众多旅行背包族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在这张新专辑中,李琼用别样的音乐讲述了对民乐的全新理解和感悟。
“泥巴香味”VS“时尚电子”
在这张专辑中,李琼表达了这样一个新想法:听音乐其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中国歌坛时下的状况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载。当代人的感情因为机械化、数字化而早已变得浮躁、平庸、琐碎和不耐烦,时尚的电子音乐仅仅可以弥补感官的乏味,但却并非真正出路,而主流的中华民族歌曲若全盘西化的话,也无法让让国人买帐——与其故作状态地勉强自己,还不如顺其自然来得率真。“泥巴香味”的直白、朴真相对于干瘪无味、千篇一律的无病呻吟,反而显得优势十足,能够真实再现音乐的本色。
“只有假诗文,没有假山歌”
李琼的创作班子在新专辑的制作中本着一个简单的理念:音乐作品从实践意义来看,需要的是技能和经验,从历史发展来看,又离不开理论的创新和观念的变革,符合时代的新鲜血液将注入社会大文化的潮流。在这张新专辑中,李琼致力于寻找一种全新风格与全新领域的新的“山歌”——新时代、新生活、新思维、新的流派,用一种新的声音歌唱,这无疑意味着歌唱事业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张新专辑中,李琼量才而“歌”,各得其所:朴素的演唱用于歌风土人情,艳美的调侃用于叙风情表白。写实和浪漫,主流和非主流都会出现在这张《山水情》里。“只有假诗文,没有假山歌”,在这张新专辑中,那些土地很热,很亲,很厚,很重……
有什么样的真情可以使心尖尖都打结,什么样的声音可以擦净蒙在灵与肉上面的尘埃——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家瑰宝就在这里,它吸取了大自然的精、气、神,以其独有的骨气深入民心于文化深处。就其格、其品、其原汁原味而言,“我的家乡很穷,然而一点也没走样”,“自然美”升华成了“艺术美”。江南的小调,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客家的山歌,川东的号子,土苗的歌对;言辞,曲调,节奏,风格;“口语技巧”赋,比,兴,俗语,歇后语,谚语,顶真,夸张,比喻……使这张《山水情》的音乐内容厚重、形式多样而讨巧。一句话,李琼要把山歌做成中国民歌的时尚大PARTY,让听众们非看不可、非听不可、非唱不可,掀起一股“山歌潮流”。
越洋越土越土越洋
李琼《山水情》MV的定位是:简洁,却非平凡,记录风土人情,展示祖国河山,一种随意、不羁、自由的风格。
“好诗不过近人情”,《山水情》以“风土人情”为构想,妙就妙在真诚和质朴,其新颖和独特,把人不经意地引入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乡村品牌形象的天地之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洋越土越土越洋,由于这张新专辑中耐人寻味的东方神秘人声,还有空灵的中国传统意境,业内资深人士预测,《山水情》这张来自大山的乡村风格的东方音乐合辑必将成为中国民乐坛上的一张经典唱片。
为质量宁肯“牺牲”
《山水情》音乐CD部分由因《竹吟》荣获首届“中国唱片金碟奖”的“最佳录音制作”奖项,并同时获得“最佳器乐演奏专辑”提名的著名音乐制作人黄荟担任唱片的音乐总监,共创作歌曲12首,实地选曲,分批录制。来自内蒙古,新疆,西藏,湖南,云南等省市的知名词人、作曲家石煌远、吕远、王原平、杨歌阳、乌兰托嘎、罗念一等老师,也热情地加入到创作和指导队伍忠,为李琼量身定做词曲。
难能可贵的是,李琼为了配合黄荟的制作安排,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参加任何演出,以保证良好的音质及健康的体魄,这种“牺牲”是很多急功近利的歌手所无法想象的。 鲁客 李菲萍 文并供图(图为李琼)
组图:“军中百灵”李琼首发山歌专辑《山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