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方VS院线影院:谁比谁容易?

2013年01月18日16:40  综艺报
一张电影票的漂流 一张电影票的漂流

  制片方说

  现在制片上游结构有两大问题。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2011年产出500多部国产影片中, 50岁以上导演执导的影片不超过10%,但这些影片却占去票房的大部分。第二个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成熟的制片人严重缺乏。众所周知,制片人在选定电影项目、敲定导演、影片后期宣传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制片人的职业化进程尚处在入门阶段,非常不成熟。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导致即便全年500多部影片中90%是由青年导演执导的,但这90%却只能收获不到10%的电影票房。——何平 导演

  真正的制片人,需要了解电影从剧本到成片诸环节的要素,要对整个系统流程有控制力。而中国目前的制片人中,有的是影视公司制片部门派出的人员,他们负责具体项目;有的是想玩票的有钱人;还有的是年轻有电影抱负的年轻人,他们要找社会资金来拍片。这三类所谓的制片人,通常都没有对资本的理性分配使用能力,也没有市场策动能力。——高群书 导演

  明星片酬涨得太快,真正用于制作方面的资金特别少,致使质量跟不上,片方压力也大。惟一办法是植入式广告,但大量的植入对观众是一种伤害,对影片本身也是一种伤害。——饶曙光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大部分转企改制后的国有制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仍较差。一方面,这些企业虽然在体制上进行了改革,但是观念上的更新仍有待来日,历史包袱较重;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核心制片人才上缺乏科学布局,还需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刘藩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电影版权和衍生产品的收益太低,DVD市场很小,电视播放市场不是充分竞争,版权价格比较低。过分依赖票房,对制片发行方来说风险太大,这样的市场是不健康的。——王长田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虽然《太极1》把《环形使者》干掉了,但票房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主要原因是好莱坞大片的突然加入,但无论如何我们是正面迎战了,我们应该在学习好莱坞营销经验的同时,利用本土电影的民族凝聚性吸引观众 现在的美国电影市场上,一些美国电影被中国电影人疯抢,互相哄抬物价,这很有问题,对我们影响非常大。——王中磊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放映方说

  器材设备价格在上涨,以前胶片机约18万元一台,现在数字放映机每台38万元,数字放映机的氙灯一般只能放映2000小时,每更换一盏氙灯就需花费好几千元。

  制片公司可以不投资或者少投资影片,但影城一旦开业每天的费用根本无法降低。不论有没有好片,每月基本费用都得照常开支。如果真的按照会计法检测中国电影产业的实际效果,交出的很可能就不是一份好看的答卷。——赵军 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

  四五年前首都电影院建立初期,影院的房租基本上只包含200万-300万元的保底费加每年10%左右的票房分成,2009年北京影院房租普遍涨到2008年的两倍。近两年,影院为争取用地,拿出20%甚至更高的票房分成作为房租也非常普遍。——于超 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

  能达到3000万元年票房的影城不多,中型影城票房收入一年也就1000万-1500万元,2010年以后新开的影城绝大多数利润不到总票房的15%,很多都亏损。院线不是觉得不能提高票房分账比例,只是现在两个点是大多数影城的盈亏平衡点,一旦提高,立即会有一批影院倒掉。——姜广超 新影联院线董事长

  影院现在基本上是看天吃饭,电影好收入才高,电影差收入就低,收入渠道太单一,其他盈利项目太少了。——刘晖 UME华星影城总经理

  腹背受敌的制片方在未来还将在分账上锱铢必较。发行方和院线方的争夺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高军 资深发行人、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