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陈颙导演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晚上我们将赴广州演出并为陈导举行追思会。”大型历史话剧《立秋》的出品人贾茂盛先生今晨告诉记者。去年的今天,《立秋》的导演陈颙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离世,享年75岁。
作为中国首部反映晋商生活的话剧,《立秋》受到观众的高度肯定,有人开始把《立秋》称为舞台版的《大宅门》、金融版的《雷雨》、山西版的《茶馆》。
《立秋》VS《雷雨》:一样心寒别样凄凉
《雷雨》和《立秋》都把气候作为剧名,并以暗喻形式影射主题,无论作为天气特征的大雨滂沱,还是作为季节特征的气候转凉,都暗示着剧情发展的节奏和结局。
在《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周萍和四凤两代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最终导致了雷雨之夜的悲剧。《立秋》中,马洪翰一生勤奋敬业,最后却眼看着屹立了数百年的家业颓然倒下,人去楼空,难耐凄凉!
《立秋》VS《茶馆》:世态炎凉悲苦人生
《茶馆》里的世态炎凉在茶馆老板“改良改良,越改越凉”的回声中日益悲凉,最后所有人等都往绝路上赶。晋商票号在立秋之后凉意倍增,老太太的地下银库只能推迟却不能阻挡严冬的到来。一个时代里的两个缩影,无论是富甲天下、名扬四方的晋商票号,还是皇城根下多遭变故的小小茶馆,都不过如此。
《立秋》VS《大宅门》:同是大宅门里众生相
一座是山西的晋商大院,一座是北京的大宅门;一个是曾经遍布海内外的晋商票号,一个是曾经名震皇城的医药世家。《立秋》和《大宅门》差异虽多却不乏共性,两者都是当时和大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家族企业。
一西一北两大宅子里生活着的男男女女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着祖宗的香火,演绎着他们的悲喜人生,由盛而衰的变迁折射出的却是一个时代两个地域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人格。
对话主创
记者:当前晋商题材剧非常流行,同样作为晋商题材话剧,《立秋》与影视作品的《龙票》、《白银谷》相比,《立秋》有哪些不同之处?
查明哲:《立秋》是话剧,时间要求非常集中,在面对面的表演面前,观众能直接感受到真情扑面而来。《立秋》表现了晋商的衰落史,里面含有较大的批判性。比如它批判保守,鼓励人们要抓住机遇,顺应历史潮流。这可能就是《立秋》与同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文/记者 喻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