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抗战题材电影回顾专题 >正文

不灭民族情高昂中国心 台湾地区抗日题材电影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22:59 新浪娱乐

  长达8年的对日抗战,是广大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所以两岸三地的电影界,都不约而同地拍摄了不少的抗战题材电影,从其中反映出一股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不过,因为彼此的历史发展与生活环境不同,三地出品的抗战电影对这场日本侵华战争也有一些大同小异的看法和处理上的不同,值得我们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历史时刻重温细说,探讨一下这些抗战电影。

  对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摄制的抗日电影,论者已多,不必我再置喙,故本文只集中介绍台湾历来摄制的抗日电影。

  在1945 年抗战胜利之前,台湾有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是属于日本的殖民地,因此台湾人与日本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是十分微妙的。而在当时几百万的台湾住民之中,又有世居岛上多年的“原住民”和从中原陆续移居至台湾的“大陆人”,他们对身兼“侵略者”和“统治者”的日本人又有不全然一样的看法。这些历史背景,后来都有反映在台湾摄制的抗日电影之中。

  《青山碧血》中的“雾社事件”

  发生在1930年的“雾社事件”,是日本殖民台湾时代山地人(原住民)最后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抗日事件,反映了被压迫的少数民族对抗种族差别和经济榨取政策所发出的惨烈抗议。

  雾社位于台湾中部埔里的东方,靠近日月潭,这里住着“雾社番”,他们属于台湾十多族原住民中的泰雅族,即最骁勇尚武的黥面番中的赛德克族。日本人在镇压了汉人的抗日武装,在平地建立起稳固的统治权后,又从山地人的手中掠夺枪支,解除其武装,企图掠夺其赖以生存的山地,把他们当作廉价劳工。在开发山地的过程中,日军不断加强对山地人的压榨。1930年10月27日,赛德克族的民族英雄莫那鲁道率领300名族人起事,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运用智谋和日军展开殊死战。为了镇压起义的300名勇士,日本人陆续出动了部队1320人、警员1163人、军夫1381人,运用所谓的“科学的攻击法”,使用飞机大炮,甚至毒气弹来对付部落勇士。同时还采用“以夷制夷”之策,挑起不同部落原住民之间的内斗,让他们自相残杀。莫那鲁道及其子达达欧莫那均在打完所有的子弹后自尽而死。这就是在台湾抗日史上感天地泣鬼神的“雾社事件”。

  1957年,台语片崛起的第二年,何基明导演便开拍了第一部原住民抗日电影《青山碧血》,回到雾社事件现场,用镜头写下悲壮的历史见证。由于制作条件所限,本片格局比较像是“文艺片”而非“战争片”,导演尽量透过历史遗迹来传达雾社事件的真象,藉以唤起观众感情,情景感人之处颇多。男女主角洪洋和何玉华皆属新人,片中还有一位名叫“欧威”的山胞,由毛遂自荐的新演员黄煌基出任,导演大胆重用,日后他沿用“欧威”作艺名,凭杰出的表现成为台湾影坛重量级的演员,主演过《家在台北》、《秋决》等名片。

  《青山碧血》在 1957年7月24日起公映了10天,反应不错,但类似这种主题严肃的历史电影在当年尚相当简陋的商业电影环境中只能偶一为之,此后的台语影坛再也找不到那么有气魄的制作了。不过,导演万仁在2003年以为题材拍成了公共电视台的历史大戏《风中绯樱--雾社事件》;新导演魏德圣也企图筹款1亿新台币将莫那鲁道的故事再次搬上大银幕,为了完成这场电影大梦,还真的挤出了200万新台币为这部名为《赛德克·巴莱》的巨片制作了长达5分钟的“样版片”,希望凭此说服投资者他具有执导这部大片的能力,可惜至今壮志未酬。

  《扬子江风云》拉起抗日影片高潮

  十多年后,另一部以抗战时代为背景的电影才在出现,那就是李翰祥导演的《扬子江风云》(港名《一寸山河一寸血》)。当时,李翰祥赴台湾建立的“国联电影公司”因经济问题于1968年结束业务,他债台高筑,乃应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梅长龄之邀,为“中制”开拍抗日间谍片《扬子江风云》。此片是当年台湾难得一见的大型娱乐片,明星阵容鼎盛,剧情曲折动人,因此在1968年7月18日推出后公映了近一个月,创下当时台湾片在的最高卖座纪录,不但为李翰祥挽回声誉,也掀起了一阵抗日间谍片热,如:张永祥编导的《一封情报百万兵》、梁哲夫导演的《重庆一号》、季潜侠导演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余力导演的《扬子江特一号》等都是跟风之作。

  《扬子江风云》根据邹郎原著的间谍小说《死桥》改编,剧情主要描述我国地下情报员“长江一号”和同志们在湖北省的监利县出生入死执行“死桥计划”,力阻日军扫除长江水雷障碍,力保“长江180里封锁线”的真实故事,据说杨群饰演的男主角王凡的人物原型是在武汉从事情报工作的李铁生,片中占戏甚重的饭馆老板娘“卓寡妇”也确有其人。邹郎的父亲是监利县仕绅,也是抗日志士,李铁生曾在邹郎的家中设过短暂工作站,搜集各项敌后情报,因此邹郎遂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死桥》和《诡路》两部小说。老牌巨星李丽华因饰演“卓寡妇”而二度当选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当年只能演反派角色的孙越以精湛演技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从此演艺生涯开始灿烂起来,日后银幕上才有了《搭错车》的哑叔和《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的老莫。

  《英烈千秋》出自仇日情绪高涨

  1971年10月26日,台湾被迫退出联合国;4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赴中国大陆访问,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再7个月后,日本宣布与台湾政府断交。一连串的重大政治冲击,使台湾的民众产生出强烈的危机感,仇日的民族情绪也大为提高。在这种时空背景下,当时担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有意利用影响力广大的电影媒介来提振民心士气。其时调任“中影公司”总经理不久的梅长龄,遂乘势提出拍摄第一部正面表现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为国为民英勇牺牲的抗战电影《英烈千秋》。这部“政策片”的制作预算仅100万港币,但是在编导丁善玺的指导有方,以及军方武器兵源的充份支援下,却拍出甚为壮观的作战场面和十分丰富的内容,于1974年11月拍成推出公映时不但票房轰动,更被各方赞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

  《英烈千秋》剧情描述芦沟桥炮声响起,蒋介石命令张自忠退守保定一线。后日军突袭南苑,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及师长赵登禹相继阵亡,部队全部南撤,张自忠被任命为北平市市长。北平沦陷后,张自忠奉命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人们却认为他已经投敌,使他有家归不得。张自忠忍辱负重,完成使命后化装逃离北平。到南京后,蒋介石任命他为第三十三集团军中将司令,防守鄂北襄樊一带。1938年10月底,日军侵占武汉,与张自忠部队在襄南血战。1940年春,日军动员五个师向张自忠部队防区进犯,血战数月,张军所部伤亡过半。张自忠决定入虎穴以挽危局,乃选敢死队五百人,自老河口南瓜店渡过汉水,突袭日军指挥所,不幸被围,激战三日,五百人无一生还。张自忠最后自杀殉国。全片拍来气派磅礴,刚柔并济,剧本紧抓住几个重点情节深入发挥,较次要的场面则轻轻带过,虽因而偶而交代不清之弊,却能藉事件的推进成功地塑造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对白撰写也出奇的精湛有力,其中尤以张自忠于北平被误会为汉奸时于雨中的小巷跟妻女擦肩而过而不忍相认,母女间“是他吗?”、“不是他吗?”,几句简单对白和纯电影感的映像设计,已足以发挥出感人肺腑的效果。之前擅演流气小生的柯俊雄,凭本片成功建立民族英雄形象,获得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奖,为其演艺事业再创高峰。其后陆续主演了《八百壮士》、《梅花》、《黄埔军魂》等,成为大型“政策片”的“最佳代言人”。

  《英烈千秋》后的招牌巨制

  由于《英烈千秋》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重成功,“中影公司”遂把抗战电影作为“一年一度”的招牌巨制,陆续拍摄了《八百壮士》、《梅花》、《笕桥英烈传》、《望春风》等片,都获得相当的成功。

  《八百壮士》讲述的是1937年日军侵略上海时,88师524团负责人谢晋元将军率领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女童军杨惠敏送旗鼓舞士气的故事。本片由编导丁善玺与柯俊雄再度合作,演员阵容更加强大,加入了林青霞和徐枫,分别饰演杨惠敏和谢晋元夫人。本片在艺术上的表现其实稍逊《英烈千秋》,主要是人物太多,不能集中精力塑造主角,但依旧获得亚洲影展最佳电影奖,林青霞也首次当选了最佳女主角。

  《梅花》由刘家昌导演,基本上是一个“浪子回头”的通俗剧故事,描述在中日战争末期的台湾,由柯俊雄饰演的小混混在目睹全镇的人奋力协助中国政府对抗日军后大彻大悟,决心做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最后以身殉国。在片中数度唱出的主题曲“梅花”--“梅花梅花满天下,愈冷它愈开花,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当年唱遍了台湾的大街小巷,至今仍然鼓舞着人们的国族情怀。

  《笕桥英烈传》由张曾泽导演,首次以中国空军将士痛歼日本空军的故事为题材。笕桥驱逐机四大队队长高志航和队员沈崇海、阎海文、刘粹刚在淞沪战争爆发后个个英勇奋战,视死如归,分别在“814”、“815”和“周家口”等空战中击毁日舰出云号和日机后壮烈牺牲。本片由于获得陆海空三军的支援拍摄,又请到日本特技摄影专家负责空战场面,故作战拍得相当逼真惨烈,但戏剧的处理则流于浮面和模式化,但依旧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

  同样由徐进良导演的《望春风》和《香火》,则将抗日的场景拉回台湾本土和小老百姓身上,一方面强调“外省人”与“本省人”的大结合,另一方面也在片中加强了台湾民俗技艺的表现,例如《望春风》中的女主角杨丽花本身就是著名的“歌仔戏小生”,片中也刻意安排了一场规模不少的演出。显然,随着现实政治环境的转变,此时官方拍摄抗战电影的主要“政策诉求”,已从“仇日”变成“岛内族群大溶合”。

  在大势所趋之下,一些从来不碰战争片的大导演也搭上了“抗战电影列车”,包括文艺片宗师李行汇集了王引、邓光荣、秦汉、林玉娇凤等文艺片大腕,开拍了描写沦陷于日军手上的南平县一家中学其师生校长如何跟日军对抗的《吾土吾民》(1975);功夫大导演张彻也率旗下数代弟子狄龙、姜大卫等拍了武打版的《八道楼子》(1976)和《海军突击队》(1977)。此外尚有突击队式的战争动作片《血溅冷鹰堡》、《血溅归乡路》、《Z字特攻队》(与澳大利亚合拍,当年尚未成名的梅尔·吉布森曾来台湾拍摄外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文艺故事《强渡关山》、《春寒》、《圣战千秋》等等,因篇幅关系不再一一介绍了。

  80年代后 抗战电影的退潮期

  步入80年代,抗战电影在台湾已经退潮。“中影”曾在1987年集合《八百壮士》的老班底编导丁善玺和男女主角柯俊雄、林青霞开拍抗日钜制《旗正飘飘》,但市场反应已不可同日而语。倒是年轻编导周腾在1992年出人意料地开拍了低成本反战电影《皇金稻田》,竟让一群台湾演员(邵昕、林建华、戴立忍、王晓诗)来饰演以日本人为主角的故事,在片中大说日语对白,藉以批判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好战军官的偏激行为,手法虽稍嫌生硬,但却展现了开阔的创作野心。可惜这种“出位”的电影在台湾影坛也就那么一部,直至今年才由港片《头文字D》再次展开这种“中国人演日本故事”的有趣尝试。

  (本文作者梁良是长期关于华语电影发展的台湾资深影评人)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