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中的青春》这部讲述英雄成长的革命现实主义影片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战争影片一样,全片散发着战争年代的革命气息,无论是敌我战斗场面,还是兵营战士生活,都展现的非常生动、真实。那种解放军战士生气勃勃、昂扬奋发的战斗精神,那种战火纷飞青年投身革命的高尚情操与大无畏的献身勇气都是战争影片经常出现的,但影片最大的亮点却是刻画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现代“花木兰”——女扮男装的解放军副排长高山这一形象,以及他(她)与排长雷振林自始至终、若即若离的一份战争年代的特殊情感故事。过去对影片的读解
是现实主义的革命战争题材,今天我们试图从更多角度去分析、理解这部影片及其中的人物。
1.爱情的主题
对于当年的创作者来说,让男女主角雷振林和高山发展什么样的关系,实在是一道令人尴尬的命题,但备选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革命的、战友的、同志的式的关系。但这绝对不是创作者最初想要表达的意念,虽然《战火中的青春》一直试图都在回避解放军战士的男女之情,但是随着影片的发展,谁都能看出爱情的存在。在当时的环境下,导演谁敢让爱情遇上战争,谁就会很多躲不开的麻烦。但影片自始至终又弥漫着一种似有似无、含混不清的介于战斗友谊和美好爱情之间的浪漫气息,在今天看来,这些绝对是爱情的佐证。导演为主的创作者只不过借用战争这样一个外在的环境,主要来表现战争中爱情的主题。影片全片550多个镜头中,就有530个镜头拍的都是高山和雷振林这两个人的,与其把影片叫做《战火中的青春》,还不如叫做《战火中的两个人》。从高山和雷振林这第一次见面就埋下爱情的伏笔:雷振林等待已久的副排长高山竟然是个瘦弱的小个子。雷振林恶作剧使劲握疼高山的手,而高山忍痛回击雷振林:作为指挥员没有扣好风纪扣;高山夜里帮战士缝补鞋子,雷振林赤身跳下床取暖被高山劝阻后,若有所思地盯看了高山很久;雷振林被敌人围困碾坊昏厥前想起高山的画面,同样高山不顾一切地挡住敌人射向雷振林的子弹;探伤时高山把自己唯一的女儿身照片送给了雷振林,而雷振林则把自己的贴身指挥刀赠与高山。自始至终的情节和细节始终在两人的情感中游离,而战争只不过是发生这一切的场所而已,也许当时的创作者只能这样晦涩地表达战争中爱情的主题,今天我们重读影片时一定要理解创作者的初衷。
2.女性的视角
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构思巧妙,布局严密。突破了以往战争影片的题材模式,全片主要以女性的视点(高山)去讲述故事,以高山的细心、冷静和雷振林的莽撞、自负形成鲜明的对照,继而形成性格上的冲突,有意把高山塑造成年轻的虎将,勇猛善战,视死如归,大大咧咧,有游击习气,战斗时满足匹夫之勇,而高山的形象则是略有一点稚气,但刚强、勇敢、细腻、稳重。两人的性格互补,也是他们能暗中相互爱恋的心理原因。影片常常以高山隐喻的女性的周全、细致来挽救了雷振林所暗示的男性的卤莽、粗犷;最后还以高山所代表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了雷振林所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高山的性别从开始时就给观众设置了全知视角,观众得知高山隐匿了自己女性身份,获得了关心类似“花木兰”命运的极大兴趣,同时又可以让高山以女性的身份完成对自己的塑造。由于长时间一起共同生活、作战,作为女性的高山几乎不自觉地萌动对雷振林的爱慕。雷振林直盯着看高山的时候,她也会突然慌乱和羞涩起来;雷振林背着负伤的高山时,她爱恨交织,不禁说出“你太不叫人喜欢了”。雷振林知道她的女性身份后,把最心爱的军刀送给她时,她对爱情充满了憧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扮演高山的王苏娅和扮演雷振林的庞学勤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在性格,生动展现了人物的独特个性。表演朴实、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得这两个角色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经典银幕形象。
3政治的隐喻
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毕竟是59年拍摄完成的,肯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带着五、六十年代的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影片自觉地体现政治意义 ,宣传和教育功能也是很突出的。当时的许多文艺作品中,中国共产党和母亲的形象是合二为一的,影片中高山以女性的细腻对战士的关怀和流露出的母性的温暖,使人们自然而然想到政治性很强的主题。高山这个人物在影片中既是一个具有个体的艺术形象;同时她又作为党的化身出现,她与雷振林的关系是党教育干部的关系,她与青年突击排的关系是党指挥、领导部队的关系。在她化身的党的教育下,雷振林从一个浑身沾满游击习气的农民出身的干部转变为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指挥员;青年排也自然成为具有革命纪律的无产阶级战斗队伍。导演王炎是“鲁艺”出身的导演,处理革命队伍题材的影片当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解放后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专修班学习两年后,在著名导演汤晓丹导演的《胜利重逢》、成荫和汤晓丹联合导演的《南征北战》、沙蒙导演的《丰收》、水华导演的《土地》、王滨导演的《怒海轻骑》当过副导演,兼收并蓄各位前辈的技巧长处,以及非常有益的经验,因而驾轻就熟地完成了本片的拍摄,虽然在文革时期遭到批判,时间却证明了本片是中国电影画廊里的精品。
《战斗中的青春》的拍摄完成距离现在已经快半个世纪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内涵的多义性却被不同时代的观众以不同的方式所读解,至少证明了影片葆有长久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又流行“红色经典”的翻拍热,把本片定义为“红色爱情”的主题,还称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革命版本”,我相信随着时代继续向前,人们也许会发现影片更独特的魅力,会对雷振林和高山的形象有更多的理解和挖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王广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