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日 周四 晴
上午访练马区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映画学科。映画学科负责人为一老先生,开车至浦和来接。中午老先生于附近小餐馆请吃寿司。闲聊知老先生来中国多次,言七十年代末到北京,见人人着毛装,惟落雨时撑开五彩缤纷的雨伞,煞是好看。
饭后老先生用车送至新宿站,再搭电车往银座,行至朝日新闻社附近街边某Café休息。午后昏沉,坐行人道旁喝饮料,想起老先生说过这一带有名的筑地鱼市,肯定是没有时间逛了。左近尚有筑地本愿寺,建于一九三五年,石砌门庭有印度风,前几天去朝日新闻社路过,亦只能隔街望望。
坐的士往松竹映画,岂料就在银座歌舞伎剧场附近,约十分钟行程。松竹所在大楼有一影院,远远就看见大幅海报,正上映野村芳太郎八十年代的名作《砂器》,改编自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编剧之一为山田洋次。《砂器》中国当年亦有上映,时为少年,看得感动万分,后来又看两次(一次为电视台播映),亦为之落泪,皆因电影情节而有感触也。
松竹写字间靠近影院。见日方职员所派名片,知今年为松竹株式会社成立一百一十周年。过厅墙上贴有几张旧片海报,其中一幅有香港电懋公司字样,片名却是不记得了。山田洋次正在开会,于是延至俳优休息室小坐。片刻后山田先生进来,同行忙于采访,而受访者似乎不在状态。
离开松竹,即于银座乘车回川口晚饭。饭后自由,一人闲逛川口市街。书店关门(到川口后早出晚归,从未见过它开门的样子),站前的崇光百货亦已拉下铁闸。进得小街内的百圆店才数分钟,就听到《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看来亦要打烊了。幸好伊藤洋华堂开得晚,从一楼逛到顶楼,在地下食品超市,本想买罐Earl Grey茶叶,因为日本似乎比香港和国内还要便宜,却又打消主意,撙节为上。到楼上宠物用品区仔细搜索,亦未见到想买的定时喂食器(家中无人时,小狗可以按时进食)。出了伊藤,小街左右的店铺多已关门,只有各式料理店与居酒屋还在营业。进到一家成人AV与书刊店,男店主扎着围裙,懒洋洋坐在门口翻书。日本AV我不时关心的,尤其又出了什么艳光四射的新人新作,不过现今网络发达,BT横空出世,似无必要浪费开支。逛了一圈又回到百圆店的所在,斜对过有一露天小摊,摆满各式手表与颈饰一类小玩意,卖东西的是个鬼佬,能用日语兜客。看看时间已晚,只好手拎大罐札幌啤酒,回酒店看听不懂的电视。感觉自己的样子,有点像前几年那部好玩电影《Lost in Translation》中的鬼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