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勇:下面请中国电影史资深研究者,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山教授发言。
陈山:我们的研究一般不从形而上出发,一般从具体的艺术现象,文化现象出发。最近一些媒体采访说这届奥斯卡评奖和以前的有什么区别?或者说这奥斯卡得到奖项这些电影在总体上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我说你们去看《百万富翁》,那是07年拍的,是次贷危机还没有起来。07年刚刚露苗头,08年人们就看到冰山的全貌。
好莱坞在次贷危机刚刚显露苗头的时候已经设计了人们的心理。好莱坞不仅仅是一个工业体制的问题,它里面也有它的智慧。《生死朗读》也是这样,它体现了好莱坞关于二战一批的影片。《黑皮书》这样一大批的二战作品的出现,说明了西方的新保守主义思潮退潮,新的,随着次贷危机以后,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过去以后,一种新的社会思潮正在陨落当中。
西方人最值得研究的是他们善于反思,中国有的时候缺乏反思。他每到一个历史转隶关头的时候,就要从文化上,精神上进行整体反思。西方的当代史是从二战开始的,所以西方很多的创作热点都是二战,然后重新反思他们几十年的路程。
我们今天来看中国电影的60年也应该从社会热点来出发。因为电影市场化的根本成就不在于商业体制的产生,最根本的是观众地位的上升。我们把观众当回事。最近大量的社会现象和电影方面有关系。比如说我这次去上海扫墓看到一部电影非常火《高考1977》,我到电影院去看的一下电影,那人都挤满了,票都卖完了,而且外面的海报上贴了很多的纸条。我问学生说你们知道有一部电影是《高考1977》,很火吗?学生都很茫然,坐在课堂里面学电影是不可能的。
最近我们看到了一些大量的新鲜的电影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比如说《士兵突击》亮剑》暗算、潜伏,这样一大批军旅的,类似于十七年的电影的题材被广大的,民间的各个阶层的受众所关注,这代表了一种集体的社会心理的变迁。这个变迁说明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人们既看到改革开放正面的东西,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所以现在怎么样往前走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电影也是这样,我思考电影研究的课题目的也是要考虑中国电影怎么往前走。中国电影到了现在为止,要真正对抗好莱坞电影,光学习西方的一些东西已经不够了。中国人应该打出中国自己的牌,形成中国自己的电影的整个一个形象体系出来,才能有效的抵抗好莱坞电影。这点连好莱坞都懂,功夫熊猫这样电影的出现,他们也明白在争夺中国市场的时候不打中国牌是不可以彻底的。中国人的观影习惯绝对跟西方人不一样,他要追求后面的东西,所以西方人也在尝试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十七年中国电影研究作为一个重点。这是我一再强调的。
我们现在研究的学术方法容易是一体化的思维方式,要否定什么都否定,要妖魔化都妖魔化。比如说对封建社会,它的专制整体绝对是腐朽的,野蛮的,落后的。但是中国古代有灿烂的文化,我们总是说中国古代没有人性,真是没有人性吗?《西厢记》也好,《木兰从军》也好,都是女性占主流。《梁山伯和祝英台》描写了为了要和男人一起学习,可以打扮成男人。大量的民间艺术当中女性的位置很重要的。西厢记干脆就爬过墙了,这种大胆我们今天都做不到。不要说灿烂的唐诗,宋词,元曲,包括一些青楼文化,李香君他们的文化也是有一大套我们可以继承的遗产。我们要否定专制政体的时候不要把古代文化的灿烂一起扔掉。
十七年也是这样,我说我给你们上一堂十七年电影课,上了以后我给你讲一个另一堂电影。以前我们是因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缘故,那时候描绘的电影途径十七年是这样一个主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思想已经开放了,我们重新来整理我们的文化遗产,也可以从已经开放的角度,新的示教重新关注那个时期的影响。十七年当中也有很多的欢乐,也是由于电影带来的,所以十七年这个时期也不能妖魔化。
刚才讲到了好莱坞电影,十七年电影受好莱坞电影影响是非常大的。好莱坞制造梦幻工厂,十七年其实也是一个梦幻工厂,但是是革命的梦幻工厂。最典型的例子,那种不是实际的抗战中的故事,是加入了已经理想化的梦幻传奇。好莱坞电影的理念也在潜在的起作用。
比如说我们都说《最后一分钟营救》是好莱坞的代表,《铁道游击队》的最后一分钟就是好莱坞的那样。大家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中国的解放电影还是好莱坞电影在潜在的起作用。十七年文化除了好莱坞电影以后,还有苏联电影的影响,它的文化资源会更丰富。
对于十七年电影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的智慧体现在它在解决电影往前走的问题上,他所寻找的是一种民族的,自身的新类型电影。十七年电影《潜伏》、《暗算》这样的电影,就是继承了非常特色的类型,惊险类型,反特片,有机英雄,地下斗争惊险片。《冰山上来客》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可以把言情片、风光片,反特片各种题材柔和在一起。它的叙事能力不比那些新的市场电影要差。尤其里面的电影插曲,里面《高原之歌》,那首歌出来的时候是用情歌的方式唱的,而且是非常地道的民歌,改成一首非常动听的当时的现代音乐。当时我们看《冰山上来客》正好是我上高一得时候,青春期的时候,我得到的不仅是主旋律的教育,也得到了青春期的教育。
把纸梅花挪过来了,一个是少奶奶,一个是贫女。现代电影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有自己的特点。十七年很重要的是有一批红色畅销书,《铁道游击队》,里面的所有人物都是按照《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风格来写的,《林海雪原》等于是武侠小说的现代版,各种各样的人物。《红岩》等等的红色畅销小说,这些都成为十七年薪电影类型的一个文化资源。
我们都知道火烧红莲寺,是一个花和尚。类似的太多了,能够把一个陈旧的东西转化为现代的影片类型。十七年电影大量的运用了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用得极其充分《五朵金花》,把五个美女集中在一个里面,杨丽坤就是现在的天仙妹妹,当时一个绝美的边疆美女被发现出来,而且把旅游的风光开发出来了。为什么大家愿意去大理?《五朵金花》这部电影是很起作用的。《印象刘三姐》,刘三姐有很多的传说,他把这些传说变成了一个很好的歌舞片,而且把藏族的曲调变成了现代歌舞片。有很多男的一遍一遍的肯《刘三姐》,在人们心中召唤的不仅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有突破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尤其是少数民族方面。我们拍完梁祝就完了,但是邵逸夫把它整合出来拍摄了黄梅戏电影。所以中国的戏曲片是一个非常棒的资源。我说沙特的《死无葬身之地》大家觉得很好,我分析我们的京剧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疯狂的石头》里面把一些川剧的智慧用到了电影当中,具有很强的市场效应。
美术片,中国的动画片要往前走,光向美国、日本学是走不出路的。怎么样让我们的水墨动画片现代转型,跟高科技结合起来,往前走。中国的《风筝》,《祖国的花朵》《小兵张嘎》把主流意识淡化,把童趣加强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在文化资源方面也是我们在现代电影往前走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步。
所谓的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不是那么简单的,既有主流意识的一部分,但是也不能抹煞那一代人真诚和纯洁的,带人性的主要。我放给大家看《女篮5号》体育加爱情,这是谢晋的成名作。当时贾樟柯的那班放的,放的是《女篮5号》的那首歌。同学们马上说那个时代的人怎么活得那么有劲?我说你们把这种虚幻的,带有个人崇拜的东西拿掉,我们否定虚幻的东西,但是不一定要否定理想,人一定要有理想。《奋斗》是典型的例子。我说现在最寄希望于80后,尤其是85年。因为他们变革的愿望最强大。80年以前是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利用了高考的途径进入了一个利益阶层,整个往前走的话,他们变革的愿望相对要弱一点,相对的85后毕业以后就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他们改革的愿望是最为强烈的。
我利用教书的便利,跟85后,90后的学生对话,要寻找他们的价值理念到底是什么。我跟他们说《奋斗》这部电视剧看完以后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多数人还是要找活下去的依据。我觉得十七年那种寻找理想主义的这些东西,如果把极左的东西拿掉,把它变成一个现代的,更为理性的,更为人性化的东西,依然可以在我们现在的电影当中寻找。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重新回顾十七年电影的时候应该清醒,理性的对待。
总的我觉得还是要寻找价值理念和商业效应,艺术和市场的连接点。我们既不能拿了一头否定另一头,也不能拿了一头否定另一头,应该要找到一个方式有效的加以整合。中国电影能够走向自己的市场,用中国人自己的电影走向市场是完全可能的。
张建勇:今天上午的专家发言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