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新电影》专题 >正文

中国电影第六代突围 从“地下”走到“地上”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3月19日10:13 新电影

  如果中国电影是一个果实,则“第五代”就是这个果实的完全成形,而它之前的若干“代”都是果实的形成,它之后的努力是果实逐渐熟透,也就是中国当代电影向产业化、商业化的迈进。那么,这之后出现的“第六代”其实是在熟透、烂掉又掉在地上的果实躯体中的一枚果核。果核会重新萌发,但它必须首先经历一个痛苦的“地下”炼狱,这是生命的普遍规律。只是没想到,从这果核的形成一直到他们终于陆续冒出新芽,竟然经历了漫长的十几年。

  一、何谓“第六代”?

  关于“第六代”最原始的界定,其实仅仅是指北京电影学院85班——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胡雪杨、张元、刘冰鉴、唐大年(包括87班的管虎、李欣)这个群体,随后这个群体又汇入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张扬、施润玖和金琛等人,甚至当后来电影学院93级的贾樟柯崛起,我们都能够非常明确地称之为“第六代”。但时至今日,“第六代”这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早已无法涵盖“第五代”之后国内的电影创作群体,这个群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难以统一界定。

  二、第六代的6种类型

  无论他们每个人的境遇和创作动机如何,第六代的电影创作却大致可以粗糙地划分为这样6种类型:

  1、狭义的艺术电影

  这部分创作者从一开始就对欧洲作者电影或艺术电影非常着迷,他们执着于艺术电影之路,其美学倾向是现代主义的,个别人从事电影之前甚至干脆就是作家,比如朱文。这一类型的代表作比如章明的《巫山云雨》,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和朱文新作《云的南方》。

  2、虚构纪实

  虚构纪实是第六代始终非常热衷的类型之一,它往往以一种纪实风格呈现个体生存状态,特别是在初期,小制作的生产方式更是客观决定了他们只能采用这种风格。这类影片一般比较注重对当下社会,中下层个体生存状况的展现,往往以平实、朴素地镜头语言表达一种人道主义情怀,代表人物是贾樟柯。王超和张元的部分作品(如《妈妈》、《儿子》)也属这一范畴。

  3、后现代

  第六代在电影后现代风格路线上的探索是这个群体最为失败的尝试,导致这个群体失去民心和同情的也往往是这类影片。张元的《北京杂种》讲的是摇滚,却完全背离了摇滚精神,在形式上也只浮于表象,一方面对纪录摇滚乐手困顿的生活状态乐此不疲,一方面又对他们精神苦闷的根源态度冷漠。而李欣的《花眼》则更完全是一次笨拙的艺术拼帖,对中国后现代电影来说,只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失败教材。

  没错,电影不应该仅仅是传奇,但它也不应该仅仅是行为艺术。

  4、商业片

  事实上,第六代也有自觉选择走商业路线的导演,特别是中戏毕业的导演,他们都非常重视故事,重视影片的大众性、娱乐性。这些导演的代表是张扬(《爱情麻辣烫》)和施润玖(《美丽新世界》)等。可惜的是,这个本应成为第六代主流的年轻群体,后来却因不明原因中断了进一步创作。

  5、社会写实

  这部分电影创作,界于虚构纪实和商业片之间,既保持了一定艺术品味,又比较讲求叙事的流畅性,同时也很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在当下最底层的个体。这类影片往往具有相当出色的艺术表现,比如管虎的《浪漫街头》、王光利的《横竖横》和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等,但在商业上它们都并不十分成功。

  6、纪录片 

  这是第六代中最边缘,也最民间的电影创作群,代表人物是发起“新纪录片运动”的画家吴文光。

  三、最为尴尬的处境

  从诞生之初,第六代就面临着第五代不曾遭受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主流意识形态和严峻的市场。因此,第六代一出生遭遇的就是一次空前的经济与文化合围,为了保证创作并坚持自我,他们被迫转入“地下”,然而他们被动进入的却并非一个绝对自由的创作空间,相反,那几乎是一个漫长的、恶性循环的陷阱。此外,第六代的诞生,还是华语电影传统和西方电影传统双重影响的产物,第五代给第六代造成的精神压力,也进一步激发了第六代自身的内在焦虑,这迫使他们主动地向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电影中汲取营养。

  第六代正是在这样一个夹缝中缓慢成长的,这是他们每个人的不幸,同时也是中国电影整体不幸的一个缩影。

  四、第六代的明显缺陷

  第六代致命的缺陷是创作脱离市场。在漫长的、另辟蹊径的地下生涯中,他们也走了太多弯路,这导致他们普遍缺乏对市场的基本判断。去年,娄烨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但[紫蝴蝶]却恰恰暴露了第六代在面对市场时可能暴露的全部缺陷。第六代内在的缺陷是“伪个性”,也就是创作思想在所谓“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表象徘徊,对当下的关注也仅仅停留在边缘。严格意义上讲,第六代的历史观是缺席的,甚至虚构性也是缺席的,第六代大都习惯于主题先行(甚至是形式感先行),而缺少真正丰满的故事。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第六代的电影语言大都不够流畅、自如,这也是他们作品“难看”的客观原因之一。

  五、浮出水面或一次低调的突围

  现在,有一种广泛的误解是,一个导演从“地下”走到“地上”,就一定立刻会像金子见到太阳一样闪闪发光。但事实上,一个导演在地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不能因为他浮出水面就迎刃而解。

  另一种广泛的误解是,2004年将是第六代全面突围的一年,那些在“地下”受到广泛认同的导演,一旦返回“地上”就一定会迅速征服市场。比如贾樟柯。他的电影创作确实起点很高,但他的电影并不具有商业性,《小武》或《站台》这样的电影必然难以获得票房。因此,不要因为媒体的炒作,而强迫一个导演进行违背自己的电影创作初衷的市场化努力。第六代刚刚浮出水面,这个时候他们恰恰更需要宽松的舆论环境,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发行方充满智慧与远见的鼎立支持。

  要想一个刚刚爬出地穴的人快步行走,你必须给他压力,但也必须给他一个适应和学习的时间。(晃晃)

  管虎:个性与体制的共谋

  贾樟柯:散漫而真诚的布道

  李欣:收集趣味

  娄烨:跳出上海 跳出自我

  王全安:在对抗之间才能有最大的体现

  王小帅:我们是草 不是石头

  张元:我喜欢这种极端

  朱文:到处去走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