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专题 >正文
上海都市电影主题论坛之影人系列访谈-李欣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11:49 新京报

  李欣:上海的生活让我感觉“花眼”了

  与新生代导演李欣的交谈可谓好事多磨,因为他的《自娱自乐》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正酣,他白天要在上影厂完善影片的后期,只有晚上方便说话,但是电话打来打去总是错过,终于在闷热阴沉的中午展开这段关于城市影像和城市感觉的对话,还好,他的心态很放松。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中国政法大学直读研
三星电子再助2004WCG 漂亮mm无敌法宝!!

  城市让人看“花眼”了

  新京报:两年前您的一部比较“另类”的城市影片《花眼》放映时,让大家琢磨了半天,到底是一部情绪大于内容的影片,这么说是否同意?

  李欣:它就是情绪。是两年前的情绪,不是现在。它片段化的讲故事正是我想说的感受。那时侯正在做《自娱自乐》的剧本,于是就想做出这么一个有趣的电影,当然拍摄非常辛苦,尤其是朋友一块筹钱在做,也拍了好长时间。也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但是就想拍个东西来说说这说不出的感觉。

  新京报:难道是一直生活在城市使你感觉“花眼”了?

  李欣:我想是的。我生活在上海,你发现这个城市进步太快,来不及积淀却源源不断的在追求表面化的时尚。有一种失落感在里面,因为我已经不是18岁了,而我们早远离用笔写信的时代,被盗版盘所吞没。但你也不能简单评价哪一种生活更有价值,你在抱怨的同时不也在享受它吗?

  新京报:城市电影有所参照吗?

  李欣:其实别人希望看到的城市,也并不是真实城市的样子,当希望变为习惯,而习惯成自然后,这种参照就显现出来了。拍这个,拍那个就是城市。其实你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没有战火逃难,没有吃不饱、穿不暖,所有的抱怨都来自自身,没有敌人,越来越个人化和具体化了。

  你去包容它,它来感染你

  新京报:长期生活在上海,对上海的老影人应该是很熟悉的吧?

  李欣:长期住在上海的老艺术家绝对与上海之外的人不同,他们身上独特的“海派”气质一眼就看得出来。我也认识一些老艺术家,年龄差距会有观念不同的地方,有时候也会争辩一些东西,但是他们和我们其实都没有对错之分,“争辩”也是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新京报:作为新一代的导演,对于老上海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欣:我是非常喜欢看那种带划痕的黑白影片,尤其是默片。这种喜欢可能跟电影没有任何关系,但就是说不出的喜欢,或许也是一种情绪。在看这些影片时,你会很包容,不像对待现在的电影那样“挑刺儿”,因为你包容了它,它就感染了你。你在看的时候忽然觉得虽然衡山路还是衡山路,但当时踩在这块石板上的人早已作古,只能在银幕上一睹芳容。

  新京报:为什么上海的电影在那个时代会这么辉煌?

  李欣:你可以在这些老电影中发现,它们没有杂念,非常有力量。虽然生活上的担忧那么多,但是创作者的激情是现在所谓的高科技都无法弥补的,那个时代的电影人拥有“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感觉变为影像是在考智商

  新京报:我们通常所说的上海味道,其实是一种空气中的气味,感觉如何外化为影像而使得这种“味道”呈现出来?

  李欣:感觉变为影像是在考智商,这并不是说上海的电影人占有绝对优势,关于上海的电影有很多导演在做,而有的则被称为“伪城市电影”,它把上海表现成一个漂亮的大蛋糕,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也像是时尚杂志包装出来的概念似的人,这样的上海美得无懈可击,但也是如此虚伪。

  新京报: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人生活在“城市电影”中?

  李欣:我曾经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馆里看到过一位老人,他穿着很老式的西装,西装里的衬衫领口都磨破了,花白的头发一丝不乱的梳得齐整,打扮很诡异,这个咖啡馆里都是一群年轻人还有外国人,他坐在那里听现场演奏的爵士乐,很会欣赏的眯起眼睛陶醉的听着,我试图同他交流,但是被他拒绝,他说出的话让我吃惊“怕儿子知道了打他。”这就是上海独有的人群,因为三十年代上海是租界,歌舞升平,在战火中也有这样的一些年轻人,他们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不醉心于革命,他们生活得很精致,什么也打扰不了他们的生活。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奇特的上海。本报实习记者张悦

  -人物背景

  李欣1969年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

  主要作品有:《谈情说爱》《花眼》《自娱自乐》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胡锦涛出访欧四国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