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罗马电影节首映泪浸罗马

2012年11月13日15:17  北京青年报
徐帆、冯小刚和张国立 徐帆、冯小刚和张国立

  本报讯 当地时间11月11日22点,华谊兄弟出品电影《一九四二》在罗马国际电影节举行了全球首映,导演冯小刚携编剧刘震云,主演张国立、徐帆、阿德里安·布劳迪,制片人王中磊及执行制片人胡晓峰出席,与“1942”一起迎来第一批亲历者。这个讲述1942年发生在中国河南的灾难故事,尽管在电影十分克制的情感表达下,依然打动了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观众。

  电影放映后,观众起立鼓掌,很多女观众都在抹泪。随着片尾曲响起,主创也都被外国观众的热情所感染,冯小刚、徐帆、王中磊也淌下热泪。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犹太裔观众表示,自己的祖辈也是难民,他自己也是“难民之后”,看这部电影让他认识到了“上世纪残酷的40年代的另一面”。另一位观众说:“这是一部让人在看的时候发不出声音的电影,看完会情不自禁用掌声表达自己对创作者的敬意。”

  对于外国媒体关心的冯小刚为何要拍一个被遗忘的故事,冯小刚答道:“在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的,当时非常震撼,但改编成电影却很有难度,因为它是调查体,没有故事。我曾为此开了座谈会,讨论如何把小说变成电影。大家都说小说是好,但不可能把它变成电影。刘震云说,把可能的事情做成可能没意思,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意义则很大。”

  冯小刚表示《一九四二》是他用多年累积来的品牌赌博拍摄的一部电影,“这20年,我拍了很多成功的电影,我成为中国最卖座的导演。我这次是用以往累积的品牌,赌博拍了这部电影,我为此赌上之前12部影片积累的人气,我相信我对观众的判断。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输得精光也无憾。拍《一九四二》就得把脑袋上的天线全拔了,聋子不怕雷。”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