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到了这个年龄,争取演一个成一个

2012年11月29日09:59  东方早报
李雪健 李雪健

  早报记者 李云灵 

  在冯小刚[微博]的《一九四二》中,张国立扮演的东家老范,陈道明扮演的蒋介石以及李雪健扮演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撑起了整个戏的骨架。冯小刚说:“国立、道明、雪健出演整部戏的三根支柱,我相信他们戳得住。”三根支柱中,张国立被过度消费,每天接受车轮式的访问,他感叹:“这个比拍电影都累。”陈道明仅仅亮相了北京首映礼现场,一如既往地惜字如金,“这个蒋介石不说也罢。”而李雪健因为剧组体恤其身体,没跟着宣传。本以为对他的采访要求会被婉拒,没想到李老师欣然接受,他说:“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也是职责的一部分,一个沟通一个桥梁,希望在观影后听听观众的评价。”

  早报记者跟李雪健的采访约在位于北京市郊他家附近的茶室里。比约定时间早10分钟,李雪健戴着黑色小帽,穿着深色棉衣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笑容,显得很是亲切。先跟记者聊起了家常,“不好找吧,我在这住了十几年了,溜达过来,这周围原来都是菜地,最早的北京电影学院也在这……”

  采访结束后,李雪健还为了在言谈中一时语塞忘记的词特地给记者发来短信补充,并附上一句“我这人不太会说,只愿这次采访没让你失望”。一如其扮演的好人,58岁的李雪健没有大腕的架子和脾气,朴实得就像一个相熟的长者。

  与冯小刚的“十年之约”

  东方早报:最早冯小刚跟你提及《一九四二》是什么时候?

  李雪健:2000年,有了这个电影剧本以后,他(冯小刚)给我一个本儿,当时就说让我演李培基,后头这戏不成行,我也大病一次,没有拍成。时隔几年,到2004年,第二次我又得到了小刚导演的约请,说准备要开拍了,那个时候我恢复了可以拍戏了,很可惜也没成,这次是第三次了,终于如愿了,我想这也是一种缘分吧,也是导演信任我一直让我演这个角色,我们算是有“十年之约”。

  东方早报:当时你是想演“老东家”这个角色?

  李雪健:老东家这个角色是全局的一个贯穿人物,作为这么大的一部片子,这个大片中的一号人物,这样的机会,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很难得。但是小刚导演10年前找我演的就是李培基,没有其他角色让我选择。记得那是在拍有李培基的戏时,当时在平遥,有(张)国立、吕乐(摄影师)、徐帆、张默,他们已经拍了一阵了,很艰苦。我看到这个情况,和他们闲聊,我说我现在是岁数、身体都不行了,我如果都行的话,要和你(张国立)PK一下,说这个话的时候一个是调侃式的,作为一个老大哥,给他们一点安慰。但是这个调侃中多少带着一点羡慕,我非常喜欢这个剧本,这个戏在我心中很重。但我现在这个角色,戏虽然不多,但在我心里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角色。

  东方早报:对1942年的历史了解多少,听说你老家距离大灾荒发生地很近,有没有特殊的感情?

  李雪健:作者刘震云写的延津和我的出生地山东菏泽紧挨着,在我们的西北边,那个地方地理位置特殊,盐碱地不长庄稼,只要一发大水就涝,一不下雨就旱,还有蚂蚱,一来就是一片一片,给你吃得精光。虽然我出生在1950年代,这个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但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听见大人们说起过那些年的故事。后来1960年代初期又碰到了类似的灾害,我们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们鼓励学生说,那次的灾害和1940年代的相比,我们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基础。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1942年的是天灾人祸,旱灾、蚂蚱,人祸就是战争,日本人侵略,那个时候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但之后我经历的那场灾害,没有战争,也有要饭的,但主要的是与天斗。对那个年代(1940年代)发生的故事,我不陌生,卖人换粮,出现人吃人的情况,我们小时候都听过。

  东方早报:原著和原剧本中李培基这个角色并没有那么丰富出彩,你如何去赋予这个人物更多的性格特点?

  李雪健:我去了解了这个人物,从他的出生,幼年、少年、青年习武,上军校,到了部队,历任排长、营长、旅长、军长、司令、秘书长,在国民党时期,那个时候还没打内战,一致对外抗日,他担任省长,最后到1942年这个事件后,他辞职了。但蒋介石把他留在国民党的队伍中,一直到蒋介石去了台湾,他没有去,留在大陆,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全国政协的文史委员会,他还写过书,《辛亥革命始末》,1969年83岁去世。从这些经历你可以看到他的一生就是这样,又想为民请愿,对腐败很痛恨,但是又出于无奈的状态,才出现了这么一个形象。

  演员通常是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来演戏,需要我什么,我都要明白,但进入到拍摄现场,对于这个角色的挑战,只是得到导演的认可,我不满足,因为是这样特殊的戏,还有十年之约的故事,导演的认可不是我最终的目的,我是要努力的。

  东方早报:冯小刚导演说你有时候人戏不分,他分不清你是在演戏还是真被气得哆嗦,你演戏是会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人物当中去的吗?

  李雪健:我印象深刻的那场戏,就是我们在“开会分粮”这出,当时我心中有两三个方案让导演选择。导演说走走戏,在一个大破仓库里面,很冷,很多人,每一次走戏对我们来说都很珍惜,要很投入,当时整个氛围特别好,一遍走下来,没想到导演就认可了。我这个人物,他是父母官,面对老百姓要吃没吃,还受着外国人的侵略,这种残酷的现实,他是什么样的心情,死多少人他是知道的,现在能拿到这么点粮食,能救活一个是一个,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又遇到了底下的人这种官僚的态度,我想哪个演员遇到了这样的戏,都会要动情的。

  东方早报:这次拍《一九四二》很多演员都吃了减肥的苦,你曾经在演《焦裕禄》的时候,也同样为接近角色减了20多斤。

  李雪健:称职的演员必须根据人物角色需要,你的劳动也好,接近人物也好,为了完成一个角色,该胖就得胖,该瘦就得瘦,想干这个职业就得吃这个苦。苦尽甘来,没有苦哪来的甜,这是正常的。什么叫敬业精神,怎么才能敬业,这都是表现。

  我从小就懂得一个道理,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别,再普通的人也可死得重于泰山,再高贵的人也可以死得轻于鸿毛。我们演员这个角色和全国的其他行当,是分工不同,职业不同,吃的这碗饭,就得把这个手艺表现好。当然过去,这个职业在旧社会,是三教九流的底层,让人耍着玩。政府给了演员“人民艺术家”这样的称号,是对这个职业的尊重,既然干这个职业就做到名副其实。

  东方早报:通过这个电影,你对冯小刚导演有什么评价?

  李雪健:我对于导演的评价,一个时期会有一种评价。在冯小刚拍贺岁片的时候,有贺岁片时段的评价。我非常喜欢马未都说的一句话,他看完了这片子(《一九四二》)以后说,“冯小刚丢掉了头上所有的光环。”谁能想到,这个戏藏了19年,我都约了有10年。我非常喜欢他的评价。我评价一个人,不想很定义地去评价。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在变化在成长,有的是进步了,也有的是退步了。

  现在拍戏讲究成功率

  东方早报:从《焦裕禄》中的焦裕禄,到《渴望》中的宋大成,再到《搭错车》中的哑巴孙力,你塑造的好人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你演秦始皇、宋江这些不那么纯粹用好或坏来评价的人时,观众觉得不习惯。近两年你还是努力抛开“老好人”的形象,尝试了不少反派角色,为什么?

  李雪健:不管好人也好,坏人也好,我觉得做演员要有三要素——机会、努力和天赋。我的第一个角色,真正当主角的角色就是个反派,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能有这个角色也是符合了这三个要素。我当时是替身,本来剧组根本就不敢让我担任这么重要的角色,但是为了配合“审判四人帮”的时间,这个戏不能等,这就有了机会。我也凭着我的天赋,我的形象,我的个头,加上舞台化妆,和人物接近了。再加上我个人的努力,我之前有业余宣传队的经验,如果这是个电影,我那个表演风格也不行,落不到我头上,接任何角色都是有基本条件的。《渴望》中宋大成这个角色也是如此,也是我没想到。当时是导演的父亲,那个老导演给他儿子推荐的我,因为年龄、经历、时代环境方方面面,老人家觉得我合适,和那个角色有共鸣。没想到那个戏能那么轰动,其实都是一个缘分。

  演员是分性格化演员和性格演员,性格化演员说俗气点就是偶像派,我是属于性格演员,所以在挑选角色的时候,就会希望这个角色与上个角色跨度大一点的,不同的形象。演过多少个人,就像多少个人物一样,活了一把。

  东方早报:2000年你在拍《中国轨道》时就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当时为什么还要坚持拍戏,与病魔抗争的时候是什么支撑你坚持下来?

  李雪健:我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我的今天都是我的身边人,包括广大观众给予我的,这个当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的爱人,还有代表性的是每次我创造角色时给予我关注、给予我支持的观众,我才有今天,所以我很珍惜。当时在知道得病(鼻咽癌)后,我就想要把那个戏演完,同时也开始接受放疗,需要在脸上划线,医生知道以后,天天给我在脸上打点,给我打了一个月的点。打点的话,在拍戏的时候化妆,用粉可以盖掉,如果划线就不行了,弄不下来了,影响拍戏。包括这些人,我爱人,周围人对我的情感,让我有了今天,一点一滴,关系到了一个人的生命,这种压力和责任,没有他们,我早就……

  东方早报:你现在还在坚持出作品,频率是怎么样的?如何挑戏?

  李雪健:我现在争取每年一个大戏,一个小戏。年轻的时候,一年四季都在外头,现在不能了。有选择的,我讲究成功率,到了这个年龄,争取演一个都能成一个,能有更多的(角色)留在观众心中。

  东方早报:你怎么看现在的演艺制作环境?

  李雪健:要珍惜,我们要提高每个文艺作品的品质,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干这行的这些人,都要更加强责任心。文联提出八个字,爱国、为民、崇德、尚艺,要加强这方面,创作人员加强这方面的提高,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

  小心眼的老小孩

  东方早报:你现在平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李雪健:不演戏的时候也不参加大型活动,平时首先是学习。看书看电视,热点的戏剧、影视、小说,我都会注意。平时溜溜弯,也有自己的爱好,经常写写字,画点画,画儿童画,艺不压身,这种东西也能修身养性,增加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我还下下围棋,但主要是看得多,和熟人,比如田壮壮,还有剧组会下棋的,约一下。现在还有机顶盒,可以选择频道看,我爱看里面下棋,看得很投入。我喜欢两样体育运动,一个是静中有动的围棋,两个人静静的,其实是智慧的碰撞;另一个是动中有静的拳击,特别激烈,但是里面有很多学问,很多讲究,打的过程,分出胜负,都特别有意思,这两个不同形式的都非常有意思的。

  东方早报:听说有媒体问你什么时候退休令你不愉快,为什么你很讨厌别人跟你谈论“退休”的话题?

  李雪健:我一直有一种期待,演的角色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喜欢,为了演技提高也需要听听观众评论,我不会上网,但是重要的东西,我爱人都会给我摘抄下来。而我在想,问我什么时候退休的人,心里是不是有一些埋怨,我到现在还没明白,因为已经不是一个,是有两三个,我现在也没明白。

  东方早报:他们应该没有埋怨的意思。

  李雪健:那可能我是小心眼了,我这人有时候很小心眼,很狭隘的。我看到日本人欺负人,美国人站在他们这边,我特别的气愤;看到中国奥运火炬手在国外保护火炬(指2008年金晶保护火炬一事),会为那些年轻人流泪、激动。我是不是到了老小孩的年龄了?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