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你是为生活所迫 我是喜欢干这行

2014年03月24日06:50  新闻晨报 收藏本文     
廖凡廖凡

  柏林电影节影帝那只“银熊”,对一名40岁的演员来说,是个感叹号,远谈不上句号。

  从影19年,一朝扬名。数不清的各种采访中,廖凡[微博]不愿用“过往多惨”的人为戏剧化对比,来扮演舆论想象中的“励志”角色,他更愿意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中的台词“我和你不一样的地方是,你是为生活所迫,我是喜欢干这行”来回答。虚名赞誉的环境与自我膨胀的威胁之外,廖凡不想戴着“影帝”帽子框定文艺戏路,更想有机会能演一回商业片男一号,就像《白日焰火》中的台词,“不是要赢得人生,而是不想输得太快”。如今正南北巡回宣传的廖凡表示,不想被人牵着走,“获奖会让别人看我的视角发生改变,但我还是我,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上戏读书最幸福

  冰冰拍广告,他磨小品

  算起来,廖凡的影帝之路似乎可以从其演艺家庭出身,以及上海戏剧学院的求学经历说起。廖凡的父亲廖丙炎是国家一级演员,曾参演《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众多电视剧和经典话剧;廖凡还有位年长他很多的哥哥。可以说,廖凡是趴在戏台边上长大的,“我父亲是一名舞台演员,母亲也曾是演员,所以小时候就对舞台特别痴迷。看到大人在上面表演,我就会想,如果是我来演这个角色,我会演得更好。好在我成年之后,父母没有对我做什么限制,考上海戏剧学院和国家话剧院都比较顺利”。

  玩心大的廖凡,是以自费生身份考进上海戏剧学院的。这件事让廖凡很放在心上,“当时公费生学费几百元,自费的要上千,1993年上千元是不小的数目,我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不能浪费这钱,浪费这机会,必须得学点什么。”毕竟底子好,加上勤奋,廖凡专业课全优,刚上大二就获得全国戏剧院校小品大赛一等奖。廖凡对成名、挣钱这些事不那么开窍,沉浸在纯粹的表演艺术中,而当时,同班的李冰冰[微博]、任泉[微博]出去拍广告赚得第一桶金,廖凡还是寝室、教室、排练室三点一线,排练一个小品也反复琢磨。有次上表演课,廖凡选了迪伦马特的作品,表现出强大的爆发力,把大家都给震住了,“学习的时候,对欧美和现代的戏剧尝试得很少。到了一定阶段,老师会推荐一些片段让我们选择,我们选择了这个片段,叫《傍晚发生的小事》,是一部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一幕剧。相对来说很新鲜,现代戏,风格可以随心所欲探索,当时非常愉悦,和海一天排了很久”。

  因为担心出了校门在社会上吃不开,表演系老师何雁曾打算让廖凡留校当老师;可时年23岁的廖凡还是希望能出去闯荡一下,他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和导演孟京辉[微博]成了同事,“我觉得我还没能力教学生,不能误人子弟”。

  廖凡表示,现在回头看,学校经历对他的事业帮助很多,最重要的是有种成为艺术家的自信感,“工作之后,回想起这段时期,肯定是最幸福的,虽然当时压力很大,学业很重。从这样的学校走出来,进入社会,信心满满的,觉得自己是最棒的。毕业以后进的是话剧院,一排戏,马上就感觉到和成熟演员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是巨大的”。

  享受表演最本源

  文艺片拿手,也想商业

  从1995年第一部戏《北京深秋的故事》到2014年《白日焰火》登顶柏林电影节,整整19年,廖凡在观众中混了个“脸熟”。而在业内,廖凡主要通过小众文艺片,证明演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应该是廖凡最卖力的一部作品,让他得以提名金马奖影帝,他饰演一个坏到极致的皮条客,拉上自己的女朋友搞仙人跳。未删减版中有五六场激情戏和暴力戏,有一场戏,女友赌气摔门进屋,廖凡急了,疯狂踢门,非要把女友揪出来揍一顿不可。这场戏演得歇斯底里,导演刘奋斗几次喊停,廖凡的脚却停不下来。一场戏下来,他的脚踢麻了,脱下袜子一看血肉模糊,脚趾甲掉了一半。片中的一句台词,廖凡至今记得,还能拿来拒绝一些媒体对他“凄惨闯荡演艺圈”的猜想,“我和你不一样的地方是,你是为生活所迫,我是喜欢干这行”。《好奇害死猫》中,廖凡饰演一个内心偏执的小保安,爱上了遥不可及的女人。这部电影,廖凡遇到了早在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时就认识的编剧霍昕,聊天中,廖凡得知霍昕结束了和导演张扬的10年恋情,两人越走越近,最终走在了一起。

  除了主演几部文艺片,廖凡近年来轮番与冯小刚、姜文、成龙[微博]等业界大腕合作,频频出现在《集结号》、《建党伟业》、《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十二生肖》等商业大片中,累计票房超过30亿元。可惜,他的名字都不在“领衔主演”一栏,而是主角身边的配角或客串,“如果只算票房,我确实是沾了很多光,当然我也想做商业片的尝试,开拓一下,先去排个座,慢慢排吧”。

  诚然,廖凡的演技得到了业界认可,但他的形象并不为片商认可,这不能不说是个尴尬。廖凡主演的文艺片,片酬极少甚至没片酬,商业片自然也因为戏份少而拿不到多少钱。有报道称,导演滕华涛总结廖凡是“演了戏,却没挣着钱”的演员,“有时候我会说他,这是中国演员挣钱的最好时机,你放着这么好的演技老去演话剧和不给钱的艺术片,图什么?”

  浸淫表演的廖凡,收获了“柏林影帝”的大名,名和利的转换,目前还只是将来时。从柏林回国后的各种采访中,廖凡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片酬会不会涨”,还有就是被引导讲述封“帝”前怀才不遇等凄惨往事。也有人说,如潮美誉面前,廖凡无可避免地陷入了自我膨胀。虽然一贯“硬汉”形象示人,但廖凡有着艺术工作者相当敏感的一面,有报道称,媒体记者在他“擒熊”前后的态度,被他不动声色地记住了。比如,某网站在闭幕颁奖之前并没有给他安排视频采访,廖凡获奖之后要求采访,廖凡开口第一句话就说:“你们之前为什么没拍我的视频,原来是要等到现在才拍。”现场尴尬数秒。

  廖凡表示,“影帝”实在不好当,自己很想静一静,不想被人牵着走,不想排得那么满,不想扮演别人眼中的廖凡,“不管怎么说,还是谢谢大家吧。我也想通了,这些事情其实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对于未来,廖凡坦言,自己很想有个机会主演商业片,而这或许可以通过和新导演的合作来实现,“希望能有更多新导演出现,他们会有一种新的力量,可能不是真正的大制作,但他们的故事足够精彩”。而他接戏的底线,是能继续享受表演最本源的乐趣,“表演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像一场游戏,应该用最轻松的心态去完成,但有时候欲望会让你的目的变得不纯粹。无论拍什么戏,我的底线是,千万别毁了我的爱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