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巨星荟萃,其光芒掩盖了一个尴尬的事实:意大利本国电影已经衰落多年,这就像你愣让一个足球小国办起了“世界杯”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大诺、实习记者及金子、驻罗马记者杨爱国报道 对本次威尼斯电影节,整个世界的评价是:前所未有的风光、前所未有的星光灿烂。包括汤姆-克鲁斯、斯皮尔伯格、昆汀-塔伦蒂诺、汤姆-汉克斯、丹泽尔-华盛顿等好莱坞巨星纷纷出席。一时
间,其受关注程度甚至让人觉得超过了戛纳。
但这些都掩盖了一些尴尬的事实。
“足球小国办世界杯”
实际上,意大利本国电影已经衰落多年。
比如,贝尔托卢齐和索菲亚.罗兰这样的国际级大导演和演员已经多年不见;过去几年,大部分意大利电影制片人要完全依赖政府拨款,才有机会拍一部电影,市场投入极度萎缩。近十年来,意大利几乎没有引人注目的票房佳作。
更让人遗憾的是,即使这样,每年都会有30至50部已拍成的影片连上映机会都没有。即使是这次电影节,意大利国内媒体的关注也不多,只有对几部热门影片的常规介绍。
本国电影走向衰落,电影节再风光也只是表象,这就像让足球小国办世界杯、让体育小国办奥运会,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早晚会大打折扣。
与好莱坞“斗法”几十年
威尼斯电影节的创办是在1932年,那时一战已过,二战未起,威尼斯用电影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人文宣战。而好莱坞羽翼未丰,电影更接近于电影本源。
后来的事实则证明威尼斯电影节在与好莱坞的战斗中落于下风。
意大利电影曾以史诗式历史故事为主,如《暴君尼禄》、《战国雄师》等大制作都有荷马史诗式的气魄。后来它的史诗风格和大制作被好莱坞“剽窃”。从20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四亿美元拍摄的《埃及艳后》,到耗资逾千万美元的影片《耶稣传》,直到2000年那部《角斗士》的推出,经济实力的不足让意大利退出大片时代。
20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意大利以新现实主义电影轰动世界。其电影的纪录性、实景拍摄、以及起用非专业演员和使用地方方言,不但在当时是一场革命,而且也使得后来许多“创意”电影也不那么有独创性(比如《秋菊打官司》)。
最重要的是,其革命的彻底性让人敬佩。
导演德-西卡在拍摄《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时,一个美国制片商曾提供他数百万美元来拍摄,还提出让一位明星主演,但他拒绝了,坚持用低成本完成了影片,并用一个真正失业的炼钢工人扮演了那个绝望的父亲。评论家麦斯特说他:“宁肯要现实而不是浪漫故事,要世俗而不是闪闪发光,要普通人而不是偶像。”
这也算是对好莱坞的一次小小的胜利。
少数的胜利。
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意大利电影淡出世界主流舞台。
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意大利电影何以走了下坡路?这一过程对中国有何启示?带着这些问题,《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史论教研室副教授潘若简,潘教授是国内研究意大利电影史的专家。
潘教授告诉记者,“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所谓“全球化”大背景下,全世界的银幕都在一个接一个地上映以大投入、大场面、明星云集的好莱坞电影,大多数的观众被淹没在一股股强烈的视觉冲击下,耀眼的明星,令人目眩的大制作麻痹了观众们的神经,渐渐的,观众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个“娱乐消费、简单粗暴”的时代。即使是以艺术电影闻名的欧洲,即使是有着悠久电影文化历史的意大利,也难以挡住这股洪流,艺术电影不可避免地成为小众,在意大利众多电影院中零落分布着一些艺术电影院,依靠着几乎恒定的一小群观众,惨淡经营。
她说,如果说法国还有一些为了支持民族电影的机制和资金投入,那么意大利根本没有这样的经济优势,他们的很多电影人与我们国内导演面临着同样问题——缺乏资金。近些年来,意大利的大制作电影都是由多国合作完成的。意大利著名的“带泪的喜剧”已经很难见到,反而是一些闹剧充斥市场。
另外,七八十年代以来意大利类型片盛行,比如能吸引票房的都是些惊悚片、动作片,把原来意大利的电影市场毁了。虽然也有些秉承传统,强调跟现实距离拉近的片子,但是很难形成规模,基本上意大利电影就是这么“不死不活”的现状。
而中国现在也有些地方与意大利相似:有几位天才导演,类型片已经出现,普遍的缺少资金,所有这些都让人警惕意大利电影的教训。至于电影节,倒不必特别看重,因为选片人的标准无非是两个,视角是否新鲜独特;对电影艺术技术是否有贡献。说白了,一个是手段,一个是艺术感觉。像本次入围的贾璋柯的《世界》就讲述了一个比较边缘的故事,反映了边缘状态。关键一点还是:国内电影人特别专业,认真、用心地出作品,用中国式的表达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
意大利电影在“突围”
现在,意大利已经意识到电影的困境,该国文化部长就公开呼吁:政府再多给电影一些钱。电影人则希望政府能在电影业上减税。并希望政府帮电影人寻找发行渠道。最直接的举措就是准备和法国、英国、荷兰联合制作,联合发行,并进入这些国家市场。
好在意大利人对电影的热爱是由衷的。除了威尼斯电影节外,还有许多小电影节,比如:都灵电影节,军人电影节等等,由此可见其电影基础。
而意大利两名立法者近日表示,他们希望政府通过一项法案,缩减政府对电影制作领域的投资。他们希望藉此机会,逼着意大利的电影制作者们向商业化电影靠拢,吸引更多票房收益,逼他们在市场中寻找突围之路。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才能明白威尼斯电影节找了那么多好莱坞巨星的真正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