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落幕,又到评说时。有趣的是,记者致电圈里一些导演,大家均表示没看过这些奥斯卡影片。青年导演陆川代表了一种态度:“我想看,但没处看去,你总不能让我看盗版吧。”顾长卫则代表了更为普遍的另一种想法:“我没工夫看。当然我不是排斥它。不过奥斯卡也没那么受关注吧,毕竟它是美国本土奖,不是国际电影节。”两人对美国影片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同。这也正代表了圈里对美国电影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向奥斯卡学习
-代表陆川:
一个提名孤掌难鸣
今年奥斯卡和我们直接关系最大的一件事是:《十面埋伏》的摄影师赵小丁入围角逐最佳摄影单项奖,这也是今年入围奥斯卡的唯一一位华人。很可惜,他落败了。不过,虽败犹荣。至于为何没能拿奖,导演陆川认为:“孤掌难鸣。《十面埋伏》只有这一项。单项奖也跟影片整体实力有关。”
从历年经验来看,几乎没有影片只获得一个单项技术奖提名,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呼声,单项奖能拿奖的。因此,赵小丁的失意,似乎也在意料之中。记者询问陆川,中国电影人这么使劲往奥斯卡“够”,有多大意义,陆川谈道:“入围了就有意义,这对中国电影是一种宣传,它是个窗口,让更多人知道中国还有电影人在努力耕耘,在做有意思的电影。当然,单项技术奖跟影片整体也很有关系,历史上技术奖都要靠影片整体实力烘托,不是单纯靠技术,你曝光一次,我曝光两次,技术上没有那么大差别。电影整个获得认可了,技术奖就能拿。”
另一位美国独立制片人安地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飞行者》用了传统的洗印技术,拍的时候技术上面是超前和复杂的,其他几位,包括《十面埋伏》,还用了传统的拍摄方法,没有什么特殊。但是还有一点,马丁这位老导演,他确实是很出色的导演,他会编画面,因为电影这个东西是一整个故事,有演员,有剧本,用影像呈现。一组镜头怎样进入,怎样移动,怎样剪辑,整体都掌握得非常好,马丁确实是会用摄影机讲故事。”但陆川补充道,“今年大家都觉得马丁能得,估计对他打击挺大的,也冲了那么多年了。《飞行者》能得那么多提名,肯定有过人之处,为什么落败,得看了电影认真分析。至于莱昂纳多,我看过他以前的一些片子,包括都说不错的《纽约黑帮》,我也觉得一般。他显得有些稚嫩,火候还欠缺。”
看淡奥斯卡
-代表顾长卫:奥斯卡没那么受关注
似乎对好莱坞、奥斯卡不太“感冒”的,就是顾长卫这样的导演了。顾长卫正在全国为公映的《孔雀》做巡回宣传,他在转场影院的车上接受记者电话采访。对赵小丁失利一事,摄影师出身享誉国际摄影界的顾长卫明显不愿意多说。记者请他讲讲什么是摄影获奖的必然因素,他说:“我没在奥斯卡得过奖呀。”记者提醒他在其他国际电影节获奖无数,顾长卫又道:“那赵小丁也在国际电影节得过奖呀。”看来,顾长卫导演的口才已让人刮目相看。同样,顾长卫也谈到单项奖跟电影整体关系很大,摄影依赖于导演、美术等方方面面。无论如何,能入围就已经很不错了。
顾长卫导演也没有看过获奖影片,他的理由是:“没工夫看呀,当然我不是排斥它,但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记者询问奥斯卡跟中国电影有多大关系,顾长卫想了一会表示,没太大关系,言语中流露出来,对奥斯卡不是太感冒的意思。他说“奥斯卡是美国的奖,就像内地的金鸡百花,香港的金像,台湾的金马之类,是一个本地的电影奖,它不同于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节是敞开大门,各国都来。奥斯卡评的就是美国自己的电影,外语片也要求在美国上映过,它看重的是市场,不像电影节注重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内容。而且,奥斯卡的评奖方式我也不怎么喜欢,它有点类似我们的百花奖,选票发到电影学会下面五六千人手里,那么多人无记名投票,你根本没法组织观看,也没法影响他们。甚至说不定一个评委他没在家,家里人就帮着填了呢。所以我觉得我们把奥斯卡也别太当回事。”晨报记者 侯柠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