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汤姆·克鲁斯力作《碟中谍3》专题 >正文

毕成功:《碟中谍3》依然可口但相当油腻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9:39 新浪娱乐
毕成功:《碟中谍3》依然可口但相当油腻

《碟中谍3》:第三款海报形象表征了尴尬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毕成功:《碟中谍3》依然可口但相当油腻
《碟中谍3》:冷峻真切的特效属上乘之笔

  小毕的个人评分:B-

  首先感谢导演J.J.艾伯拉姆斯。在制作《迷失》、《双面女间谍》等剧集的百忙之中,料理出这样一部暑期大作--事前,我生怕他日理万机,分身乏术。

  其次感谢男一号汤姆·克鲁斯。即使作为妮可的死忠,对此君无甚好感,仍为其在《
碟中谍3》里的表现鼓掌--事前,我生怕他年事已高,力不从心。

  最后感谢大反派的扮演者--“奥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他的表演真不含糊,傲慢、冷冽、凶残,每次亮相均有十足的“存在感”,全场空气凝滞。

  《碟中谍3》绝对是诚意十足的影片,虽有“处女座影迷”披露数处穿帮的小道消息,但精细的制作环节、卖力的群像表演、真实的视效特技,均掷地有声地证明《碟3》班底的用心良苦。对于动作迷来说,本片可谓《波恩的霸权》以来最出色的同类作品(我也别得罪人,仅指纯动作片,科幻色彩的《我,机器人》和《星战前传3》、超级英雄的《蜘蛛侠2》和《蝙蝠侠5》、打情骂俏的《史密斯夫妇》和《佐罗传奇》不在比较之列)。

  但是,《碟中谍3》的观影经历并不使人愉悦(没错,要开始吹毛求疵了)。伊森·亨特在电影里疲于奔命,观众看得同样精疲力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导演--作品的节奏严重有悖一张一弛的传统,且貌似有意为之。打个比方,一般工匠出品的动作片仿佛射击比赛,每枪均是令人屏息的精彩卖点,但间隔的休憩同样明显;高明的导演则会把电影做成足球赛(不算中场休息哈……),高潮突如其来却不生涩,跌宕起伏构成有机的整体。

毕成功:《碟中谍3》依然可口但相当油腻
《碟中谍3》:被删的反追车俯身狙击镜头

  而《碟3》恰似刘翔跨栏,大量动作戏此起彼伏,紧凑如栏间距离。枪声一响,瞬间提档,越跑越快……,撞线之后,勉强抽空留个影。这样的流程,放在12.88秒里,让人血脉喷张;但若2个钟头一直冲刺,恐怕谁都难以消受。

  看得出,触电大银幕的J.J.艾伯拉姆斯,有使不尽的点子、秀不完的桥段,然而“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严重影响了他对行进步调的掌控。乍听之下,我这番论调与评价沃尔夫冈·彼德森那艘尽态极妍的《海神号》区别不大,但不得不佩服的是,艾伯拉姆斯的智慧确实高人一等(强烈推荐大家看两季《迷失》)。

  风力发电机在“追车加强版”直升飞机戏里的“巧妙运用”、梵蒂冈绑架的缜密计划(也仅此一段,让人想起10年前的《碟1》)、接听手机到撂倒对手再到摆脱困境的一气呵成,这些亮色为本片注入相当的活力。而布莱瑟怒斥“老爹是总统的球友,你也休想顶撞我!”、小珍的靓车美腿秀、伊森惊异于爱侣的特工潜能等娱乐元素,亦从始至终形影相伴。

  不过,如能将鸡肋蛇足斩断,影片的段位还有望提升。长桥的人机对垒不妨简化,从情报局脱身的“电梯内小空间腾挪搏击”则完全可以删除。我能理解有关部门因动作场面过多而审美疲劳,可惜他们偏偏剪了南京路追车段落“最是那一低头的狙击”,以至回家下载清晰版,才补上点睛之笔(那场戏按现在的剪法,不如全砍了痛快)。

  以上是关于节奏把握方面的牢骚,下面探讨另一个问题。

  由于《碟3》本土收益不佳(投资1.5亿$,北美票房1.35亿$),传闻本集将成为该系列的绝笔。窃以为,票房不是要因--《碟中谍》系列的定位模糊,才是伊森·亨特在21世纪混饭艰难的症结。

  除去《碟中谍》,另有两位特工横行,即《007》与《波恩》。《007》系列芳醇如红酒、优雅如盛装舞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波恩》系列鲜烈似白干、干练似轻舟激流、“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反观《碟中谍》系列,未能形成统一的风格可谓致命伤。

毕成功:《碟中谍3》依然可口但相当油腻
《碟中谍3》:致敬第一集的桥段比比皆是

  第一,整体与个体关系的处置失当。区别于《007》和《波恩》的单兵作战,《碟》系列组队出击。但讽刺的是,男一号阿汤哥的明星牌却从头打到尾,形成巨大的悖论。一方面,编剧绞尽脑汁展示队伍中的每位个体;另一方面,追光聚焦的靓汤一登台,他们的煞费苦心便无疾而终,队员们瞬间黯淡,化作昙花。

  如果说,第一部的上述倾向尚不明朗,那么,《碟中谍2》则彻底沦为独角戏。尽管本集导演试图扭转局面,无奈惯性使然。汤姆·克鲁斯虽不算100%无辜(他是制片人,是影片的灵魂,该砍的冗余戏不砍,很可能是因为他割舍不下),但他依旧矫健、依旧投入,四张的人还坚持上窜下跳,十分敬业。怪就怪“集团军理念”与“明星秀操作”格格不入。

  第二,三朝导演忽冷忽热。《碟1》在10年前大获成功,开国元勋莫过布莱恩·德·帕尔玛。他为影片注入冷峻、炫目的个性,剥茧抽丝,机关算尽。在此斗胆冒天下之大不韪,尽管我敬爱他,尽管他老人家创造了三部曲中最高的北美票房,但吴宇森先生是《碟中谍》系列的罪人。虽然张扬暴戾,但《碟2》不是美学,而是挥霍——很多升格、高调的处理,都能用《出师表》的最后一句来形容。

  导演显然想让《碟中谍3》回归本性。这甚至可以从三款海报窥知端倪:灰色的明显膜拜《碟1》;红色的在致敬《碟2》;主人公踉跄前倾那张,则不自觉地形象表征了《碟3》的左右为难。过分追求写实主义,使本片略显沉重,缺乏飘逸。还拿体育运动打比方,《碟1》是花样滑冰,四周跳惊险而漂亮,选手始终游刃有余地滑翔;《碟2》突变为斗牛,场地更大、观众更多,激情狂野、黄埃散漫,但东突西撞,难免有些失控。

  试图重归老路的《碟3》则是自由体操。虽与滑冰异曲同工,也翻腾、也旋转,但每一步都实实在在的双脚落地,未能再现《碟1》流动的韵律,不可不谓遗憾。更遗憾的是,杰森·波恩抓准伊森·亨特休假6年的时机,顺利入主动作领域。两部《波恩》甚至比本片更精准地继承了《碟1》的衣钵,于是定位模糊、风格波动的伊森·亨特痛失市场。

  感谢《碟中谍3》这部华丽终章,感谢J.J.与Tom联袂奉献的饕餮大餐——水陆八珍,依然可口,但荤腥漫溢,相当油腻。毕成功(blog)/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