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花絮之间风起云涌
生闯新闻界的大门,冷漠和热情同样是激励。“当一名记者”的理想渐渐清晰并且成为可能。我的文章渐露锋芒,接二连三的批评,最终惹上官司。
寻找“战斗阵地”
有了李强的推荐,我不必考虑如何接近影视圈名人的问题。他以自己的人格与名誉,在他的朋友圈内为我做着担保。我顺利地先后采访了吴子牛、何群、江浩、侯咏以及当时尚未成腕儿的葛优等许多导演、编剧和演员。我有了足够下笔的素材和潜在的更多的被采访对象,吴子牛、何群等也愿意为我采访他人穿针引线。
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在哪里发表我采写的一篇篇文章?这时的我,就像全副武装好的一名战士,却不知该进入哪个阵地开始战斗。
我在工厂的人事档案,由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暂存在她管辖的部门了。这时,我把那个束缚我的牛皮纸带还看得挺当回事儿。为了排除这个隐患的干扰,她亲自为我取走,从此与工厂结束了法律和行政的一切联系。
1991年下半年,我开始专心攻克新闻界的大门了。
炎热的夏季,我骑破旧的自行车奔波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我按照知道的中央和北京主要大报地址,就纷纷去“生磕”。
《光明日报》一位编辑接到我冒失的电话,便下楼来到传达室。在那里听了我简短的自我介绍后,问我采写了哪些人物?当时李强介绍的人物还没出场,我写了几个武打演员。这位编辑部主任沉吟片刻,称:“你所说的这几个人物,知名度都不太高,我们报纸不能用。当然,假如你是一个有名的人士,那还可以。总之,要么你写的是名人,要么是名人写。”
这个主任的话没有错,特别是在我两年后做了记者,更体味到他的意思。
为了推销我手里的文章,也为了推销我,第二天,迎着朝阳,我又骑车奔向第二个目标。
《中国青年报》的编辑正忙于划版,无暇接待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一面计算着字数和用尺子划来划去,一面埋头说:“我们约固定的作者写稿,所以不需要外稿了……”
第三天上午,我先看看《中国妇女报》有关版面的有关文章。看后我信心大增。超过这样的“本报记者”水平,实在是太容易了。但下午当我冒着酷暑赶到编辑部的时候,却是一瓢冷水泼过来。这位编辑正与人聊天,见我一头热汗闯来打断他的兴致,没容我细说,便一句“你先把写的稿子拿来看看吧”,就心不在焉地打发了我。(伊夫)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短信世界杯站:新闻、游戏、动感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