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的一个阴谋论:一些外国制片人,尤其那些能与影展挂钩兼有发行能力的片商,最爱诱惑中国的第六代、第七代导演,给予机会,给他们很低的制作成本,让他们拍成一些另类作品,再透过影展的吹捧,给一些有名无利的虚衔奖项,使他们误以为,这就是西方世界喜爱的东方电影。
台湾电影就是这样慢慢地被挤干,现在还剩谁在拍片?不就是蔡明亮,他用的钱,
正是西方制片人所支援,这几年的蔡氏作品,请问是拍给谁看的?
仍然有很多初出茅庐的新导演趋之若鹜。去年娄烨执导他的第二部电影《紫蝴蝶》,资金据说来自法国,但我们敢说《紫蝴蝶》是成功的吗?
阴谋论背后的解释是,就怕你们中国人学懂拍商业片,和好莱坞的真正商业片争一日之长短。美国人现在除了好莱坞大片之外,已数不出还有哪些东西能霸占世界市场。正如中国已被他们视为经济上的主要对手,中国人拍的电影(尤其有香港这个孕育人才的摇篮),也早被西方制片家视为可怕的竞争对手。所以熏陶一下后起之秀,迷惑一下他们的眼睛,未必尽是无稽之谈。
中国人就是聪明,所以张艺谋、陈凯歌在清醒之后连忙改搭拍商业片的列车,连侯孝贤都说要拍武侠片。因为大家终于明白,影展上得奖,比不上在世界市场上取得票房的成功。
中国既是一个大市场,又有那么多人才,自然引来美国公司的虎视眈眈。用“定金”买版权“套牢”了彼此的关系,亦等于告诉其他同业,对不起,这个停车场的这些车位,我已占用了。
更何况,某些美国人习惯财大气粗,带着几个马仔(跟班)翻译到中国走一转,你们这些什么大导演大明星,把他当神一样膜拜,多风光多过瘾!即使真的将那百分之十的定金“挞订”不要,也值回票价。
我的劝告是:不要过分迷信美国市场,先拍好我们东方人的东方电影,先讨好我们自己的观众,提升我们自己的水平,我们一样有我们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