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严肃的命题作文,严肃到几乎只适合于三五个半醉的落魄男人在小酒馆里谈论。为了显示对这个命题“科学性”的尊重,我准备仿效某些经济学模型的建立方式,在论证之前先装模作样罗列出几个前提条件,诸如“A,市场信息的完备性”,“B,消费者完全理性”之类。经济学的模型大都是智力游戏,谈不上什么实际用处——这点倒和我下面的“理论”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我的前提条件完全是真实存在的,不比“信息完备性”那样骗人,而且我的前提条件对于显示论点的合理性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辅证作用。我实在是太高明了。
在描述哈尔滨女人之前,我一定要先说明三点:
A、我是个女人。
B、我是个哈尔滨女人。
C、我是个不算难看但怎么说也算不上好看的其貌不扬的哈尔滨女人。
我的结论是:
1、哈尔滨女人长得真是太——太——太——漂亮了!(此处省略五个惊叹号)
从小到大,我见过的“每百人平均美女指数”最高的地方就是哈尔滨。(当然了,大连人可以不同意)我何其幸福生为一个哈尔滨人,小时候有漂亮阿姨、漂亮姐姐,长大了以后身边全是漂亮女同学,有的像洋娃娃,五官精致,皮肤白皙;有的像大明星,气质非凡,仿佛天生下来就是为了给人仰慕崇拜。我虽是个女人,亦是个有大众性取向的女人,但“爱美之心”总是有的,“美人之美”的道理还是懂的,所以我要大声赞美我身边那些美丽的哈尔滨女人,她们都是美女中的极品,她们的绝色令我至今赞叹怀念不已。
就像不能把哈尔滨菜和东北菜划等号一样(哈尔滨菜受到俄式西餐的影响,和东北其他地区的菜有所不同),你不能把哈尔滨女人和东北女人完全等同。哈尔滨女人既有东北女人的高挑身材以及饱满的五官,还有北方姑娘不太常见的精致。由于白俄侨民一度占人口比例极高,不少哈尔滨姑娘还因为多多少少的混血有着西洋人更立体的轮廊。走过一条中央大街(两边都是教堂等西式建筑,十分美丽),凡是喜欢看美女的人,脖子必扭得酸麻。
2、哈尔滨女人爱打扮。
有个笑话,说哈尔滨女人摔一跤,全副的身家都在地上。分明的四季义正严辞地增添了购置行头的必要性,尤其是冬衣,动辄上万,居然人守一件。当然,女人爱美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事,但哈尔滨女人有一点是比较难以琢磨,就是爱花钱买和别人(确切地说是和很多人)一模一样的衣服。再好看的颜色款式都经不起这样的穿法:有一年流行黑色连身长裙,只见光天化日之下,哈尔滨满大街都是身穿晚礼服的女人,蔚为壮观。
当然这也是前几年的事了,现在情况好了不知多少。哈尔滨女人不比上海女人,质素并不平均,会打扮的也有,而且一旦好就好得出奇。记忆中我的女同学中不少是极有型款的,小小年纪已经对形式美颇有识见,对流行元素的把握亦有分寸。她们卓越的品味至今令我惊佩。
3、哈尔滨女人有大气的才情。
各地的女人都有自己聪明的地方,只是地方稍稍不同,上海女人善生存,广东女人善生活,哈尔滨女人则是比较理想主义,比较学院气的那种。这可能和我的生活圈子有关,我一直在哈尔滨最好的学校读书,所以有幸认识很多天资极高的女生。某女,超女也,天天上课拿着一张俄罗斯草原的风景明信片盯着看,考试必拿第一,且必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数学必拿117或118分(满分120),因为总能一眼找出一道又难又不占分数的题目或答案先放弃掉。大学进北大俄语系,毕业后留学俄罗斯,硕士论文答辩时全体俄国人起立鼓掌,以示“对一个中国人能对俄罗斯的语言、文化、艺术、哲学有如此深刻的了解惊叹不已”。这个女同学现在是外交部首席俄语翻译,新闻联播里经常见她坐在两国元首的中间。
她只是其中之一。
4、总结:“××地方的女人”是个武断命题,一样米养百样人,同一地方的人大不相同,所以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小马过河,谁说的都只是个说法。概率当然是有的,但我也不见得就概括得好。和经济学的模型相比,人家那叫“智力”,我这个只是个“游戏”。窦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