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长江七号》: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19:35 新浪娱乐
(二)简单的情节能不能制胜? (1)非同一般的简单 绝大部分反对声音都在诟病这部电影的情节简单,仓促,铺垫不足。这些声音和《功夫》上映之后几乎是一样的。其实,电影表现主题的方式非常多,有通过丰富复杂的情节表现的、有通过完美的画面表现的、有通过交叉的线索表现的。电影界唯独缺乏依靠简单制胜的案例。要说有也只有之前的《功夫》和《少林足球()》。说道情节的铺陈和设计,大家可能忽略了周星驰()的电影史。在周星驰自己作者化的作品里面(《国产零零漆》、《破坏王》、《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他只中意简单的东西,他玩深沉么,玩概念么,玩花活么?而好莱坞电影工业也昭示着超级商业片的成功模式与周星驰的电影主张殊途同归。在台湾,周星驰接收访问的时候曾经说过:“《长江7号》比以往的电影困难许多,因为想要搞笑却又不能教坏小朋友,要让他们看得懂又要好笑,还得兼顾到大人,不能让大人觉得太过幼稚却也要觉得好笑。给小朋友看的,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一直想拍简单的电影。可能是年纪大了,往往是最简单的电影,越觉得好看。其实,越简单的剧本越难拍。”我把这个称之为“简单主义”,而且相信简单主义才是一个电影创作人认真研究的事情。 早在三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周星驰电影和京剧艺术》,其中有一段文字应该较好的阐述了“简单主义”为什么胜出的原因:“戏剧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常见和熟知的桥段下表现不寻常的多样的角色经历。也就是说受众对情节和人物背景烂熟于胸,他们期待的不是故事而是演员的演绎过程,这样的表演才是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大家明明知道这是个梦,但是都非常投入地和这个造梦人一起分享这个梦想。这就是娱乐,也是我们需要艺术的最大理由。任何一个剧种的核心魅力不是剧情、技术而是演员的表演。他们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桥段进行无数次的演绎,不同演员的表演都有不同的视听感受和艺术效果,这就是我们很多戏剧爱好者为什么喜欢反复揣摩同一出戏的缘故。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戏剧形式吸引受众的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周星驰的表演已经绝对凌驾于电影本身之上,因为周星驰电影其实一直在重复相同或者相似的桥段,但是每一次他的表演都让人过目不忘,都能引起每一个市井小民的共鸣。受众对周星驰的期待已经绝对超越的电影本身,大家都在等待他以同一种姿态出现让自己找到自我解嘲的理由和实现梦想的期待。所以他的电影我们反复观摩,但却每次都能乐在其中、屡试不爽、高潮迭起、念念不忘。但是,最近几年周星驰的作品中,他把自己进行了分解,把一切交给了其他角色(这在《看电影》的一篇专题里面可以得到明显的验证),来表现大家喜欢的那个“周星驰”。因此,大家纷纷抱怨星爷表演无突破,没劲极了。其实,真正研究周星驰的人应该发现,这个人的表演基本上已经羽化成仙了,相信学表演的人应该深有体会,这一点我下面的段落再和大家慢慢分享。 我们再说回“情节简单”上来,简单意味着通俗,在通俗的题材上做文章,可能是目前大部分电影创作人所回避的,我们可以回望这些年的“商业大片”无一不是冠以“生死情仇”等等大得不能再大,复杂到不能在复杂的主题,而结果是什么,他们给华语电影工业的发展贡献了什么真正有分量的价值?高票房并不是治愈百姓审美疲劳的良药。有人评价《集结号》是一部有“人味”的电影,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只有“喜剧导演”才能真正静下心来关心人。“大片”导演把“人味”都消灭掉了,剩下了一堆暴力、情色以及无聊的阴谋斗争。说到底一部电影的魅力根本是来自对那个核心“人”的关心,有这一点铺底的作品才有资格称之为好作品。著名学者魏明伦说:“周星驰的戏自成体系、简约精辟、一针见血,他一定能把更多电影人带进更为高尚的人文境界。”我想这“自成体系、简约精辟、一针见血”三个词基本上点明了两个奇才内心默默相通的部分。那么我想看过《长江七号》的观众应该明白了,简单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要简单。这部糅合了励志、儿童、科幻、温情的作品,让那么多成年人失望,让那么多期待复杂搞笑情节和人失望,让那么多期待展现全新世界观、宇宙观的科幻迷失望,其实、科幻特效和搞笑情节只是一个造梦的载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充满了对“人”的关怀,它饱含悲悯之心,有了这些加上周星驰这些年的积淀,一定会让你在简单之外领略到《长江七号》可以照进很多人的梦想与人生的力量。 (2)与部分影评人商榷 我一直在期待一份属于《新京报》自己形式独特的观影报告,在北京的各大报纸当中,《新京报》评论的水准是众多报纸中最令人欣赏的。但是,早晨我打开报箱看到的却是几篇令人失望的评论,譬如《胜在导演,败在编剧》。所幸的这几篇文章并不是出自我一向敬仰的星迷师兄谷峪之手。原来一直以为只有他们还不会让我觉得孤单,现在我只能扼腕,痛失“良师益友”了。文中列出了两座高峰:李安和杜琪峰,并且指出周星驰不能和他们并列。我斗胆从这“李杜”二人对周星驰的评价当中猜测一点线索,那就是在他们心目中周星驰的能力都高过了自己,虽然有一点点谦虚的成分,但至少应该并不是这篇文章中周星驰低人几等的结论吧。 另外,一个在编剧上毫无造诣的人,在这里评价编剧。不是我对你有偏见,也不是说我就做过编剧。我记得“周家班”成员林子聪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说道:“作为一个观众或者影评人,你要评论的就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不是导演功力和编剧的问题,你一天都没干过,有什么水准保证你发言的客观性?”的确,不了解或者研究不够的情况发言很容易影响你的判断。下面我谈谈关于“剧情张力,情感紧张度”的一点自己个人的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我非常惊叹周星驰怎么又能想出这样一个剧情模式,在超现实主义题材的基础上附着了太多想象力的东西。超现实主义需要精炼简约,需要深入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想象力除了那只“太空垃圾狗”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人,就是一群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各自的精神属性。如果没有想象力的灵魂,特技做得再入微、再细腻也只是技术,做出来的外星生物也同样没有生命,没有感情,没有爱,而周星驰赋予了这个外星生物完整的感情、性格和灵魂。一个可爱的外星动物,它不为恶、不滥用能力、善解人意、给你快乐和希望,温暖你的心,电影最给观众欣慰的是他还化解了那些怪兽学童们的戾气。 在这部电影里面有太多反差,幻想与现实的反差,男孩和女孩的反差,快乐和忧伤的反差,穷和富的反差,美与丑的反差,得意与落魄的反差,善良与恶毒的反差,破败与整洁的反差、善良与势利的反差、高与低的反差、大与小的反差,古典与现代的反差周星驰把每一个地方的反差用到极致,这就是戏剧性,又是超现实主义,整部戏的所有的剧情转折衔接、情感张力都是在一个个反差中精准的表现出来。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电影里面令人心碎的场景和情节:建筑工地工头在时下造城运动中所表现的老乡式对白与肢体语言是最典型的“建设者嘴脸”和底层草根沉寂善良的反差对比;新闻媒体对所谓飞碟事件目击者采访时所表现出来的急切表情和那个“无厘头”大叔的漫不经心的反差对比;富家同学那种“暴发户”子女在校园种种飞扬跋扈的表现和诚实本分富有爱心的“穷孩子”的反差对比;“精英知识阶层”善恶的反差对比;周铁的住所是一座已拆但并未拆完却又随时可能被拆掉的贫民窟与远处高楼大厦的对比;周小狄所表现出“小强”式的对白与时下儿童那成人般的心境的反差对比;一个“太空超人狗”和“太空垃圾狗”的反差对比,一段欢快的音乐与一个充满悲情的画面的反差对比……都是时下这个时代的多棱镜,似万花筒般地在片中展现开来,我想,如果你看不到周星驰的心,你就等于没有看过《长江七号》。这部电影用父子情感线、小人物内心渴望实现被时代社会所尊重以及那种心怀传递梦想的愿望,将一切反差对比串接起来,使整部片子尽显出小人物在时代背景下命运的无根与飘泊,狠狠地楔入了影迷那颗善良的心,实现了星爷在片中所宣扬的人间温情与奋发图强的文化主题。 很多评论者喜欢将自己不喜欢的故事归结为“编剧有问题”,因为故事不是他所想看到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编剧是有问题的,除非绝大多数人都这么看。但即便绝大多数人都这么看,也要看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因此没有可能只言片语就可以否定掉一个编剧的能力的。其实只有故事的整体才是编剧的表现,而看到的电影始终不是编剧一个人打造出来的。那么有人要说导演这个角色的不是了,你导演了一部我不爱看的片子,就是你的不是,这种说法很主观,完全是萝卜青菜的问题,丝毫没有可探讨性的。而对于《长江七号》的故事,编剧做到了让故事顺利发展,笑泪参合又完整动人,有亮点也不乏新意。情节简单,当然不能跟那种有着离奇曲折的线索的影片相比,因为这是一个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他们没有那许多夸张的经历,没有受过特殊的教育,没有显赫的背景更没有过多值得炫耀和夸张的地方。然而周星驰能从这个“小”处切入,挖掘深层的含义,小中见大,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或许以他一个亿万富翁的角度去理解这个现状,有人始终觉得会有出入,但他之所以受到大众追捧那么多年,就是因为他这种关注小人物的精神。所以简单中看出不简单,平凡中见证非凡,他做到了。 有影评人说《长江七号》就是一个真人版《哆啦A梦》或者宠物版的《宝葫芦》,其实我不明白如果你们是周星驰,你们会怎么面对这两部作品?这样的俗套,你花钱请周星驰来帮你实现,他也未必愿意,别说他自己出钱投资的电影了。以你们的智商和诚意,我想你们也不会这么敷衍。何况是刻真、较苛、偏执到“恶贯满盈”的周星驰,而且我相信他的智商应当不必这些评论者低。说实在的,部分“科幻”的场面的确和三十年的斯皮尔伯格比没什么长进。但是科幻只是周星驰的一个元素,或者是一个梦幻般的元素,甚至可以说“幌子”,很多人抱着幌子较劲并且失望,大家也不必要安慰你或者和你争论一番了。更有人大呼“上当受骗”并且指责“烂片”,作为一个观众,你可以不喜欢这样的周星驰电影,但绝对没有理由说这电影是烂片。何况你并没有看出《长江七号》是一部非常精致的电影,大到立意框架、小到细枝末节都是经过精心雕琢的。 周星驰的高明就是他避开了那些依靠奇幻或者近乎常理的度桥手法,找到了在这部电影里面既能推动情节发展又不至于落入思维俗套的编剧手法。或许评论者也并不知道周星驰在编剧上付出了什么,他们的工作方法又是怎样?因此不知哪位评家斗胆判断,“王惠玲、詹姆斯·夏木斯以及游乃海、韦家辉”的水准高过了“周家班”团队。很显然在华语商业片领域,“周家班”的商业号召力要远远高过以上两位,当然,这个团队不是没有不足。只是“我想”“我认为”,编剧导演这些我们都不熟悉的领域,我们还是不要“我想”的好。周星驰说:你想?什么时候轮到我想啊?
【长江七号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