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长江七号》: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19:35  新浪娱乐

  (四)新型“周家班”团队的表演

  (1)独一无二的“群戏”的模式

  周星驰(《长江七号》: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7))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人人都是食神,或者根本就没有食神。如果我们把他后面的潜台词说出来,加以改编,就变成了:人人都是主角,或者根本就没有主角。主角和配角,是相对来说的,是就一部戏而言的。两者只是人们对于不同角色地位的一个区分,而实际上他们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在一部戏中主角的出场率和受关注度都要比配角高一些,但没有配角的映衬,何来主角?我们不妨回忆周星驰导演的电影里面《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里面有多少个虽然戏份很少,但是却非常经典的所谓“配角”:唐牛、田鸡、甜筒辉、基哥、洪爷、浆爆、如花、包租公、包租婆、裁缝、苦力强、曹主任、美娇、蛋挞头、暴龙、小芬、甚至是那个UFO大叔……数不胜数,很多影迷说只有周星驰才能打造出这么多令人过目难忘的经典“黄金配角”,其实倒不如说,他的电影就是一个群戏电影,看似没有绝对的主角,但是每一个配角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回忆从《少林足球》和《功夫》功夫开始,周星驰就逐渐的把自己分解成N个角色分别交给不同的人来演绎了。2年前,周星驰接受英国杂志《Film Review》专访时说:“虽有人将我跟李连杰(《长江七号》: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7) blog)成龙(《长江七号》:华语商业电影史上的典范(7) 听歌 blog)比较,但是我有好多东西不及成龙和李连杰,我不是偶像派,也没有Fans追捧,而且我三年只拍一部戏,没有人会记得我。”星爷自觉不像演员,而且他说他的下一部电影会一手包办编、导及制作工作,但令人惊讶的是,他表示他将退出做幕前演出,退居幕后。《长江七号》险些实现他退出表演的目标。看《长江七号》的人都为之欢笑,因为片中依然随处可见那个在表演上和我们说再见的星爷痕迹:笑声、台词、夸张的表演,加上又有一个小“七仔”上阵煽风点火,徐娇的表现很难用语言说明,只能说,她真的太像周星驰了,那个爱模仿李小龙、状况百出、胆小怕事、爱出风头却心地善良的周星驰。尤其是徐娇两场出彩万分的戏令人惊艳:一是发现衣柜里面的“七仔”变身,但是又不敢说话同时又充满紧张、恐惧和兴奋的表情以及肢体语言……惊为天人的表演。二是在破屋里将老师赶走,自己念叨说“我累了,我想睡觉了,老爸不会不理我的……”自己却躺在床上抽泣那段戏,催人泪下,绝对堪称经典。“七仔”的表演根本就完全是一个周星驰和一条狗的结合体。没有一颗爱狗之心的人,也绝对没有能力创造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爱心又异常可爱的“外星垃圾狗”。像“周星驰”这样的天才,一次出来一个也就够了,何况还买一赠一,能不刺激么?

  《长江七号》仍旧是“群戏缤纷”的作品,我们不难从 “美娇”身上看到了那个童年版的“如花”;从曹主任和体育老师身上看到了少林足球里面的“斯文败类”;我们从肥仔工头身上看到了那个嘴恶心善的“包租婆”;我们从袁老师身上看到了那个周星驰所憧憬的完美知性女子的形象……这一个个角色不仅声情并茂,而且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极富特色,但是却又一个个都带上了周星驰的烙印。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过目不忘的经典角色,在整个华语电影圈能够打造如此深入人心角色的导演,非周星驰莫属了。《功夫》的成功似乎验证了“群戏”的魅力,这次《长江七号》能不能一样无往不利,值得我们期待。

  (2)周星驰表演是进是退?

  一个演员对于表演的理解始终都会经历不断成长的过程。周星驰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更长久。他试图尝试的任何一种元素都是属于他作为演员力保和主流人群的一致性和超前性所做出的努力。尽管在他的内心隐藏着太多的孤傲,但是他并没有在这么多次的赞赏和肯定中迷失自己,我们始终都只看到一个头发花白、清瘦、疲倦并且谦和大度的男人、那个在银幕上嬉笑怒骂、癫狂灿烂、嚣张跋扈、恶搞卖弄、隐忍凄惨、自怨自艾、自我陶醉、自作自受、自欺欺人、自以为是的家伙不见了,他去了哪里?很多人说《长江七号》是周星驰的华丽转身。如果说是表演上的转身,其实早在《国产凌凌漆》当中已经悄悄的探索表演上的转型了。早就经历过演什么像什么和癫狂无羁的“无厘头”时代的周星驰,在这部影片里周星驰已经从一个夸张的喜剧表演者向一个伟大的喜剧表演艺术家转变。一个内敛的“冷面笑匠”诞生了,那一刻他越过了查理·卓别林,默默地向巴斯特·基顿靠近。他其实没有迷失,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电影里的那个人,忽隐忽现地在生活的某个角落。而他在演员和角色之间游走,他现在几乎是每一天都在思考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面对他充满期待的人,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种专业的用心的甚至苛刻的创作态度,这一定是个痛苦的过程。周星驰这十多年来在表演上的锻造,凭借在《长江七号》里面的精湛表演,终于让泉下有知的基顿对着他这个最出色的弟子浅浅一笑了。

  很多人或许会非议,什么理论都是扯。要的是“笑果”,但是在这部电影里面“周铁”这个角色就不是一个有“笑果”的人。那么的周星驰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长江七号》最值得再次回味的语言和演出,恐怕也依然是周星驰经历了惊涛骇浪式的表演时代转变成内敛平实冷面笑匠时代所带来的惊艳吧。那些正在奇怪周星驰表情漠然的人,你们根本看不见周星驰的心。所幸,竟然有人被影片开头一幕周星驰的背影感动。我觉得,够了。至少不是所有人都对他的诚意置若罔闻。

  电影一开场,周星驰只用一双指甲里面长满了黑泥正在拙劣地补鞋的手,就交代出了一个穷苦父亲的角色背景。根本无法名状的是那双手后面蕴含的是如何细腻而又的温馨爱。谁告诉你表演一定是面部表情的和精彩对白的?一个伟大的充满爱心的父亲角色基调跃然而出。这一精彩的镜头表现我们似乎分不清是导演功力还是表演功力的超脱。

  他正式出场的时候,在令人炫目的高楼天台边缘,一双穿着解放鞋的脚进入观众视野,镜头向上推移,满头杂乱的华发,古铜色精壮的背影,远处视野旷然,然后他沉静地坐在天台边缘,双腿挂在外面,戴着工装手套捧着一个“铝制古董饭盒”, 安逸的仿佛午后休闲时光一般的坐在顶楼享用微薄的午餐。他的脚下是一个偌大的繁华都市,眼前是有着刺眼阳光的浩瀚天空。同样没有一句台词和一个表情,舒缓甚至有点轻快的背景音乐在那一刻震碎了所有人的心,悲壮和孤独,辛酸和艰苦到习以为常的高空作业经验的民工形象同样令人永世难忘。这时候正午的太阳就仿佛这个平民身上照出了人世间你永远难于寻求的典型,一个穷困潦倒、辛苦劳作、疲于奔命的普通人,对生活、对生命的坚持与热爱性格特征鲜明而震撼。周星驰告别了以往的每一个角色,一个将记入中国电影史上最典型民工的形象不用一句对白、一个表情就做到入木三分。

  发现儿子作弊时候,教育他反而遭到理直气壮的回击,周铁坐在残砖断瓦上,毫无目标地看着远方、眼角湿润,这种隐忍的表演却把痛哭流涕顿足捶胸所隐含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有商场买不起玩具一连串的精准表情平实却又入木三分,既不脱离人物性格又能有独特的效果。还有在工地上与肥仔工头的几场戏,都异常精彩,尤其关于儿子作弊辩驳那段,周星驰对于别人的嘲讽以及蔑视的反驳,他一方面沉浸于快乐之中不顾他人呵斥,一方面又容不下别人指责他儿子作弊的行为,表情的瞬间承转的拿捏,非超级戏骨为不能为之……虽然戏份不多,但太多太多典型细节,都是独具匠心的精彩表演。不过最难得的还是他的表演不仅仅超越了一个跟自己真实生活毫无关联的角色,而且拿捏的分寸非常到位,不矫不假,神形兼备。

  之前看过不知哪位评论界仁兄说这个“周铁”甚至没有那个狡诘的“刘跃进”那么深刻鲜活。我总结了一下:“刘跃进”是一个有名化、独特性的个体,而“周铁”根本就是无名化、标本化的一代含辛茹苦单亲家庭父亲的高度典型。我搞不清要塑造这样两个角色的难度应该孰高孰低。所以非常期待这位仁兄指点迷津。

  周星驰的表演从平实的《霹雳先锋》阶段到《大话西游》的癫狂阶段再到《喜剧之王》的归于平静的表演成长曲线。是进是退,我想也不必多言。卓别林曾经说过,喜剧演员最长的艺术生命不超过4年,而周星驰自从走红以来到今天已经超过了20年,这20年可以说是一直保持着一个巅峰的状态,即便是有过低迷也只是和自我纵向比较。除了他长久以来深入人心的表演和对人们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超常影响之外,他还是作为一个被很多普通百姓眼中“格调低下”的“谐星”而艰难存在的。他的精神气质和京剧艺术里的“丑”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丑角”和“喜剧角色”在很多人眼中有着同等的认知基础,这类角色是戏剧表演里的最难把握也是最难脱颖而出的。要一个喜剧演员和正剧正面人物保持同等长久的艺术生命,是非常困难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周星驰已经不单单是个演员。严格意义上讲2000年以前的周星驰仅仅是一个成熟演员和不成熟的导演,而今天的周星驰,他在保持不断进步和不断严谨自律的前提下已经不自觉地推动了华语电影艺术的快速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确是个电影创作人和电影艺术家。如果说谁可以成为华语电影市场的破冰人,那么他必是不可忽略的角色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