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长江七号》中的细节详解(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19:35  新浪娱乐

  23.“暴龙”。他的出现,就是对《国产凌凌漆》里面对恐龙意思的一个反诠释,这个崇尚武力的“暴龙”就是那个“追着小朋友乱咬的”中国“暴龙”,他并不是那个只是“走来走去”的“暴龙”。看见“暴龙”和“美娇”这两个同一类型但是却又有各自特点的“小巨人”,我就理解了为什么会出现“曹主任”和“四眼崽”两个四眼崽了。这个都要讲究一下对称的。一方面,在这两个小巨人的设计上,还是延续了《功夫》里面“高手又见高手”的剧情推进手段。包括刚开始“蛋挞头”一段精彩绝伦的对白,我都惊叹和《功夫》开场,“包租婆”的那段不是很相似么?所以说周星驰(《长江七号》中的细节详解(4))并不复杂,就是那几招。但是每次都能击中你,不服都不行。

  24.“棒棒糖”。这次“蛋挞头”奖励“暴龙”的是一个棒棒糖,只不过在这里“棒棒糖”被颠覆了,在《功夫》里,棒棒糖和斧头象征着童年的纯真和黑道的暴力与邪恶。虽然仍是那个一样的棒棒糖,但是这里却成了“警善惩良”的奖励品,不再是象征纯洁无瑕的童年和友情,反过来昭示着有些孩童内心“暴戾”的气息。你难道觉察到,周星驰那种处处自嘲和颠覆自我的决心么?

  25.“曹主任呵斥之后的周小狄的表情”。“钢笔事件”之后,“小狄”吐了吐舌头尴尬地笑了笑。这个是一个典型的“喜剧之王(《长江七号》中的细节详解(4))”式的表情,我敢肯定这个表情,周星驰反复跟徐娇说戏,并且以身试法多次,才能有这样的效果。这个表情简简单单,但是我们从这个简单的表情里面,看到一个儿童脸上流露出来并不绝望的辛酸和无奈,而且显得那么的皮实。作为一个成年人,能够看出这样的信息,这也是周星驰在电影里面照顾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细节。我相信,影院里面的孩子很少有注意这个细节的。这个细节是我很喜欢的的一个细节,能够做出这样表情的演员不多,但是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候表现最恰当而且含义复杂表情的演员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周星驰,有此传人不易,你如此清纯同样不易。

  26.“爆皮”。周星驰本身是很白的,我们回忆刚刚开工的周星驰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拍摄电影的,刚开始他在拍摄孩子戏,他自己赤膊上身,我们以为他太热太忙了了,现在才知道暴晒,是为了让自己更加贴合影片中的角色。我相信他脸上爆皮有一定的化妆效果,但是至少晒到爆皮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我看过《落叶归根》,里面赵本山的表演,有一段在车顶上的“诗意化”的独白,张扬(blog)的导演,问题不小,角色抽离严重。很明显,演农民,周星驰的体验感和整体神采都要逊于赵本山,但是不同的是周星驰代表的是一种市民文化,而赵本山代表的是一种农民文化。周星驰第一次向农民这边迈出一步,我以为会有疏离感,周星驰令我意外,而且演出了难得的诗意,这种诗意并不是用对白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镜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试想要是反过来,赵本山来演市民,他同样要做很多功课,要做到如此熨帖却不失精髓的确很有难度。

  27.“金链子,金表,金笔还有跨在皮带上的手机”。这在剧照里面我就看出来了。一直忘了在这里说,这个在《喜剧之王》里面,天仇对“甜筒辉”说的,“那,带条金链子就很符合黑社会的角色身份”。这次这个“包工头”真是到家了,按理说真是一个嘴恶心善的老板,总是在工地上守着,晒得黝黑。而且“四金合一”,还挎一个手机在皮带上,歪嘴叼着香烟,这个包工头的行头一下子就改变了了肥仔聪这个浓烈的香港编剧气质,相比于《功夫》来讲,他真的是有一点进步了。大家细心一点不难发现他那根“金笔”别再上衣口袋里是不用的,这是一个装饰,平常拿一个本子带根圆珠笔在那比划。(印象当中应该是这样,不知道记错没有)

  28.“想死难道不让你死,贱骨头!”这句话在一开始就暗示了最后周铁的意外身亡。而且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是“咚”的一声,榔头重重地砸在水泥地面上,其实是砸中了一个卑微民工的内心,砸到了所有人的心里。紧接着榔头声声,这如同古典戏剧里面一些表达内心情绪的鼓点或者锣声一样,表达了复杂的人物内心情绪,一丝丝悲切、一丝丝忧虑、一丝丝欣喜、一丝丝期待、一丝丝隐忍……。夕阳下,一堆民工挥汗如雨,挥动榔头的身影。悠扬又有点欢快的音乐,在此时表达出来的情感确实百感交集。

  29. “知道了,我尽力吧”。之前,小狄说,我的运动鞋又破了,要不然就要罚站,赶紧给我去捡一双好点的。周铁说:“知道了,我尽力吧”,继续吃饭。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在回答那些对他期待特别高的影迷的一个回答,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而已。一个贫寒的父亲在人声鼎沸之后的夜晚,推着自行车在垃圾堆里认真地捡鞋。在他的内心虽然不恐惧贫穷,但是还是要碍于颜面,不会在白天去捡鞋子。这就是为什么要设计在夜晚捡鞋子,才会遭遇UFO。神情严肃,细致翻检,真是贫穷卑微到令人心碎。人们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这个可怜人,自己奋力生活,包含希望,但是为什么还是可怜?

  30. “红绿灯”。这个街边的红绿灯很精巧的设计。第一次是绿灯变红灯,但是并不没有正面拍摄那个“小人儿”。暗示着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个贫穷的家庭即将发生冲突和意外的事情。果然,打架被骂,七仔现身,都表现出了紧张刺激的奇异遭遇。第二次这个红绿灯是从正面拍摄的。由令人心碎的红灯一个“小人儿”立在那儿,变成了绿灯,“小人儿”开始走路了,其实暗示了一个良好的转折点。果然,小狄醒来之后,周生起死回生。这样明显的细节,我在这就不多说了。

  31.“他们笑你什么?……”是啊,穷值得被人笑么?是啊,为什么小狄不愿意说出来?这里面真是设计得太好了,孩子并没有被大声的呵斥赶到多么难受,他非常体谅爸爸的自尊。因为遭到嘲笑的是他自己的父亲,笑的就是穷。天下会有这么懂事的孩子么?只是因为爱,他们虽然在很多方面有冲突有对立,但是心里的爱让他们知道呵护对方,周星驰梦想营造的就是那种“贫穷的快乐世界”。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被大人骂的时候,小孩子从来是不敢对视的,通常都喜欢自己抠抠这儿,摸摸那。小狄,因此开启了“七仔”的激活开关。

  32.“破败的家具。”我们每个人回忆童年,能够记住的往往不是什么具体的事情,很多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那些年久却难以抹去的旧家具。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家具是和人是有感情的。很多时候,肯买古董都未必愿意卖家具。我想,周星驰为什么选择那样的衣柜,那样的饭桌,那样的床,那样的草席。这个不是对民工家庭的简单模仿。在他的内心一定对这些非常香港化的“家具”,这种嫁接现实了周星驰对于自己内心的忠实,他不会把自己的回忆和感受建立在陌生的内地情境之上。因此,设计躲在衣柜里面的那场戏,无疑来自年少的一些独特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历。

  33.“我就是因为小时候没读过书”。关于“读书”这个词在电影里面提到过很多次。其实,两方面的原因吧,一是对自己一直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一种自嘲,他再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着,教育也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只要用心,努力,奇迹时能创造出来的。二是希望更多人接收教育。之前田启文和林子聪在台湾接收访问的时候,曾经恶搞过星爷不会实用电脑,也不懂得年轻人的心理,不会拍爱情片了,甚至不懂得开电视。至少从一方面反映了周星驰的偏执,他在华语电影界对现代科技是运用得最好的一个导演,却时常要慨叹自己跟不上时代了,真是一种反讽。的确,他始终在探索“人”的终极情感诉求,而不是靠一些流行因素来表现这些中级诉求。可以说一方面星爷的生活的确如同李力持说的“清心寡欲”,爱好简单,生活简约。不会有所谓新潮的“网恋”云云的故事,他说自己打字很慢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