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终于还是走了。10月18日晚11时15分,香港乐坛的天王级人物罗文最终告别人世。生老病老本是常事,尤其对于一个不幸身患癌症,并且与病魔艰难抗争一年多之久的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由于死者是罗文,是曾经的歌星,所以他的死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这也是正常的事实。但是,当有人在罗文去世前几天就发出“怎么还不死?”的声音以及提前预报其死讯时,却怎么都让人觉得不是滋味。最起码对于传媒而言,这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
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罗文离世是迟早的事,但10月18日中午,在他走之前10个小时,关于他的死讯就已经通过网络和电台传遍了华人世界,而许多报纸已经开始准备关于他去世报道的版面。可是就在当晚许多报纸的娱乐版面签字付印之前,又有消息传来罗文还没过世,所以不少报纸又只好将已经准备好的悼念文章暂时放置一边,纷纷加上“罗文病逝尚未证实”的字句,以显示新闻的真“实”性。
在罗文去世前就提前预报他的死讯,一方面体现了传媒所追求的新闻即时性和职业精神,一方面却又暴露了作为传媒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闻大战面前,已经日渐扭曲的心态。第一时间传递消息,符合传统新闻理念,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所传递的消息,只是为了追求速度,不是真“实”,而是真“伪”,那么不论谁的死,其悲痛感都将荡然无存,所余留的只有记者们发出的“他终于死了”的一口长气。
联想到不久前高枫离世之前,各路娱记险些将协和医院变成庙会,并且炮制各种猛料以及发出“他怎么还不快点死”的声音,让我们悲哀地看到,他们只是等待着一个死讯,以此为一盘大餐添加猛料,却没人关心在这个死亡事实背后的隐患。这一次罗文终于死了,至少在他的身后没有那么多隐秘的猛料可供挖掘,因此似乎他可以“托体同山阿”。可是当那么多的歌星一个个纷纷离我们而去时,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是继续蜂拥而上、揣度不休,还是炮制猛料、掘地三尺?这些无非会印证“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古训,可是“死去何所道”又跑到哪里去了?一个人的死,但凡沾了点非同寻常的味道,就会引发那么多的猜度,或许只能说是人心不古。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忽然找出了“四兄弟”的唱片来听。当古老的《Try to Remember》的旋律和美妙的和声在房间里飘荡,心情随之变得轻盈起来——我想,这才是音乐真正应该带给我们的东西,而其他一切乌七八糟不得要领的玩意儿,并不值得我们耗费精力去关心。文/王磊[原载于《北京青年周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