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的。今年朴树的第一张创作专辑《我去2000年》出版之后,便有那么多通体剔透的阳光少年高唱着《NEW BOY》在大街上跋扈,炫耀着他们令人艳羡的大好青春;那么多的小女生听着《白桦林》里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下了纯真的眼泪,感叹着历经战乱硝烟考验的爱情才最珍贵;那么多像我一样情感与记忆在钢铁丛林边缘徘徊不知去向的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在《那些花儿》的无邪笑声中追忆一幕幕逝去的岁月、无眠的夜晚、纵酒高歌的张扬和曾经喜欢过的女孩,我们因内心敏感而读出了朴树的那份苍
白的感伤,有太多的心情在我们曾经走过的青春岁月里都没有来得及绽放,那就只好散落天涯吧……
如果作为听者的你认为那首用轻快的电子舞曲包装着的《NEW BOY》挥洒的只是青春和欢乐的话,那么你就错了。揭开这首歌的阳光外衣,你应该能够看到一个真正的朴树:真挚率直而朴素自然的四溢才气、内心深处的迷惘、无法回避的苦涩以及带有一些悲愤的对现实的嘲讽。你如果能用耳朵去谛听、用心灵去感受的话,你还能在《活着》、《旅途》、《别,千万别》、《妈妈,我…》里读出朴树的尴尬与无奈,在阴郁的音墙中撞行,朴树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叛逆者,他在现实都市的精神困境中挣扎煎熬,他在沉湎于过去时总是“艰难而感动,幸福并且疼痛”。
在我看来,朴树是一个特别难以很轻易地跟陌生人交流的人——所以我总觉得,谁要是说朴树的作品能够代言别人的话,那将是十分可笑的说法。我眼里的朴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感性、自控力低下、敏锐得人格有点矛盾甚至分裂的都市行吟诗人,他从没想过要借助于他的音乐作品给别人提供些什么,他只是需要寻找和表达他真正敏感的那些东西。
都市里没有森林,只有钢筋水泥的摩天大厦,你永远无法听见并且读懂擦肩而过的路人的思想,朴树是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里如稻草人一般执拗地守望着青春的一棵清新的树。朴树的身上交汇着对往昔的怀恋、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抗拒,生活于他而言,总是死气沉沉、总是没有新鲜的思想、总是平淡、总是不快乐,他内敛、忧郁、伤感,甚至有点自闭。朴树也曾经想过要在早晨起床以后穿上New Balance休闲鞋把自己打扮成一个New Boy,他看到所有的人在现在这个新的时代都过得非常高兴——无论大家是真的高兴还是装出来的——朴树也想让自己真的从心里告别他或许并不喜欢但他至少已经习惯的他成长过程中的那个时代,然而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你必须得去并且必须在新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对朴树来说真的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他确实不太能够接受迎面而来的这个新的时代。
如果朴树不反对的话,我想应该在这里提一下村上春树,村上笔下的青春也总是属于过去时的,优美而感伤。朴树说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在今天都是被新新人类们嘲笑的,如果你突然间发现你是那么无条件地喜欢上了朴树和他的歌,那么你一定也会和我们一样,在属于过去时的那一片永远都不会被遗忘的天空下流泪流汗流浪流离流连忘返——我们也曾经不是没有想过不再固守这一片天空抽身而逃,可是谁又能真的逃掉呢?!……文/王磊[原载于《南方都市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