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关于Syd Barrett生平的介绍还是真伪难辨。“……1967年后半年,天才的Syd Barrett由于精神崩溃和吸毒问题永远的离开了乐队,不久死于糖尿病……”在网上,类似这样的文字很容易搜索到,然而我却又确切地记得,不久前见过一张Syd Barrett拍摄于2005年的照片。
我宁愿相信Syd Barrett还活着。
还有这样一则消息说:2005年7月3日,伦敦现场20万观众和全世界亿万 Pink Floyd的乐迷欣赏了一次二十多年来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乐团同台演出。在经历了多次流言的“欺骗”后,乐团四位成员在伦敦举行的“live8”慈善义演上终于走到一起。
我对这则消息里提到的“完整意义”颇不以为然。或许,大家都忘记了,Pink Floyd成长历史中还有一位成员是不能忽略的,尽管他过往匆匆,像拂过湖面的一抹微风。
喜欢Pink Floyd,然后喜欢它当中的每一位。认识Syd Barrett,最先是因为《Wish You Were Here》,这张乐队专门向他献礼的专辑是我的最爱,然后,通过《The Piper At Gartes Of Dawn》和《Relics》,我亲聆了Syd Barrett的歌声。拥有Syd Barrett的Pink Floyd,音乐里面充满了孩子式的单纯幻想,色调纯粹而斑斓。相比较而言,后来的Roger Waters总是让音乐复杂化,试图以此去解释哲学都解释不了的问题,而Dave Gilmour则走向另一面,让音乐简单成听觉的娱乐盛宴,迷失了艺术立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很欣赏有人这么说:如果有人问我月球逃生或者荒岛流放之类5张必带专辑的话,Syd Barrett是一定会有的。
不过,除了音乐,Syd Barrett还有更吸引我的东西,那就是他消失在剑桥乡下后的谜一样的隐秘生活。
若干年前,他说:“我正在慢慢消失,避开繁杂世事。”
这,恰好是我的梦想,想做,却无法做到。
sanmon/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