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西游》:至尊宝长大了 我们还没有

2013年02月22日18:4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李丽

  鉴定对象:《西游·降魔篇》

  上映日期:2月10日

  鉴定结果:★★★★

  第一次看《西游·降魔篇》,浑身都是失望。但为什么失望,却一时想不明白。

  论表演,早知星爷无可替代,观影之前已放低标准。且实事求是,这次的文章[微博]、舒淇[微博]、黄渤[微博]都真心不错。论设计,“无定飞环”和《儿歌三百首》已足具匠心,且比当年的“月光宝盒”更具哲学符号意味。到底哪里不喜欢呢?想来想去,答案或许只能在情感和主题了——这个故事就是无法打动我。

  《大话西游》,当年我看了一次又一次。正如网友评论所说:“开始看一次笑一次,后来看一次哭一次。”笑是因为它真的很好笑,哭是因为明白了它的每一个角色和桥段背后诉说的同一主题——执念。至尊宝因为执念于承诺,无视甚至伤害紫霞,非要回到五百年前去救白晶晶;紫霞因为执念于一个“谁能拔出宝剑,谁就是我的如意郎君”的誓言,苦苦爱着至尊宝;青霞跟紫霞从天上缠斗到地上,亦是为了执念;就连菩提老祖一次次的转世,又何尝不是上天安排的一种执念……最后,至尊宝终于决定戴上金箍变成孙悟空,这究竟是放下执念,抑或是选择了一种更深的执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大话西游》用了上下两集的长度,未曾提及一句执念,却完整讲述了一个关于执念的寓言。这个故事打动了许多人,因为我们都曾是甚至至今仍是戏中人——苦苦执念于某件事、某个人、某种理念,但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再看《西游》,虽然这次星爷通过唐僧的嘴巴明确无误地说出了“大爱包含小爱”的主题,但整个故事对主题的证明过程却相当苍白。我想:真正有话要说的导演,其实不需要把他想说的话真正说出口。

  写到这里,有一个转折。当我把我对《西游》和《大话西游》的看法,告诉一个比我大11岁的女朋友的时候,她表示:我明白你所说的,但我还是更喜欢《西游》。这位女朋友之前就跟我探讨过好几次《西游》和《大话西游》谁更上乘的问题,始终跟我持相反态度。她说:我一直很疑惑自己的看法为何跟你相左,现在终于明白了原因,我不喜欢《大话西游》是因为我讨厌那种“对不起,我爱你”的感觉,太矫情。她说,《西游》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符合她现阶段对爱情和人生的看法:简单就是最好,现在就是永远。

  原来如此。刘镇伟[微博]在18年前拍了《大话西游》,当时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赞许,因为他的观众是10年之后刚刚长成大人的我们。现在,我们这批人带着当时的激动心情去看《西游》,大感失望,因为周星驰的观众同样不是现在的我们。再过10年,当我们这些困惑青年早已作出并接受人生的种种选择,甚至体验到真正的“永失我爱”,或许才能真正明白51岁的星爷今天通过《西游》所说的一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