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民族唱法决赛:同质化引忧

2013年05月23日14:25  京华时报 微博

  在各大卫视选秀、歌手比拼节目风起云涌的今天,央视青歌赛无疑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从今年青歌赛的整个赛程安排来看,许多地方都做了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甚至在每位选手出场前也加了一些个人资料的短片介绍,但一切都点到为止,并没有过多地去渲染外围的东西,现场也没有过分的煽情环节,而是把重点仍然放在歌手的比赛上,保住了30年来的一贯风格,把持了比赛的品质,也让青歌赛以无可替代的专业性稳稳地拿下了观众的口碑。

  但在今年赛事规则所做的一些调整中,我们仍然看到了一些潜在问题的存在。在民族唱法的决赛中增加了歌剧作品演唱这一环节,这是极其考验演员功力的设置,彰显了组委会的良苦用心。对于演员来说,用声音塑造人物远比完成一首独立作品难度大得多,问题也由此出现。五位女选手抽到的作品分别是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红珊瑚》《党的女儿》和《小二黑结婚》选段,除《党的女儿》改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其它四部歌剧全部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时代的巨大变化和欠缺民族歌剧表演的经验,五位选手的演唱不约而同地暴露出了情感能量不足的问题,缺少人物的塑造感,戏剧化表现能力微弱,缺乏对歌剧作品的驾驭能力,听来吃力,也很难打动人心。以至于单拿出某一片段来唱,只能完成声音的要求,却不能对人物有更多的理解。

  其次在唱法方面,中国民族声乐的同质化倾向问题也尤为凸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民族声乐一直处于一种发展和变革状态,将科学的发声方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吐字归腔加以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质的声乐表现形式。但纵观近几届歌手的表现不难发现,在民族唱法的演唱中,歌者的声音大都缺乏个性,辨识度极低,就好像一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模具一样乏善可陈。这些同质化的倾向甚至也凸显在了她们的形体表演中。能够做到独树一帜的歌者凤毛麟角,少之又少,难有不可复制的特质。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说,个性鲜明和百花齐放都尤为重要。艺术的发展在于差异性的光辉闪现,趋同是阻碍发展最致命的门坎。    (东小北)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