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传基教授给昔日弟子、北京电影学院新院长张会军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公开信,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两位著名教授在网上以公开信形式,“坦诚而真挚”地探讨了学院建设、社会办学以及影视教育等诸多尖锐问题。其中,周教授对“现在各大学纷纷在办那些能赚钱的电影系”现象提出批评。他发出疑问:“师资呢?没有师资,这是最可怕的,教出来全是误人子弟的。”
周教授所批评的这种现象,目前已经十分严重,随着名利双收的影视明星“先富起来”,本来并不怎么钟爱表演艺术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地选择表演作为终身职业。于是,每年2月份,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校门前,就从四面八方聚拢着无数怀揣明星梦的学生们。
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的各地考生,来到北京后就两个学校同时报考,以期加大录取的概率。但是,鉴于报考与招收的比例悬殊,这些疲惫、可怜的落榜生,绝大多数垂头丧气地含泪坐上了离京的火车……
于是,就有人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除了各正规大学纷纷增办的“电影系”外,名目繁多的“影视表演学校”、“艺术表演培训班”,套用一句被用滥的比喻——如同雨后春笋,呈现在那些焦急、渴求的孩子面前。这些家境往往并不宽裕的学生,偏偏往往会轻信这些“影视艺术培训学校”的广告宣传。他们跋山涉水奔赴北京,不仅怀揣着几万元的报名费、培训费,而是还怀揣着一个美好的幻想。
以去年10月在北京远郊怀柔开学的“某××影视艺术培训学校”为例。这个刚刚在《还珠格格》里饰演一个丫鬟的外地女孩子,不过碰巧搭乘了琼瑶的影视成名快车,居然也开办了影视艺术学校!
这类既不能提供毕业证书、更不能负责毕业分配的影视学校,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提供“资深”的教师。鉴于办校人在影视圈小荷才露尖尖角,充当校长的母亲更是在女儿成名前,远离北京、更远离影视圈。她们与影视圈资深人士的交往相当有限。而如果没有交情、面子、关系,又不想支付高昂的聘请费用,师资靠什么来保证呢?
然而,这类学校却总是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有一流的办学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创一流的名牌的影视学校。
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流的办学环境和一流的师资队伍的“影视艺术学校”,绝不是怀柔这一家,也绝不是去年才刚刚开始出现。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类“影视艺术学校”生源总能细水长流、绵延不断。究其原因,某办校人得意地透露:中国人太多了,哪怕愿者上钩的仅十万分之一,也足够我赚一笔了。
当然,周教授考虑得还不只是学生们停留在被骗走钱财的层面上,而是担忧最终误人子弟。现在,经过公开、透明的讨论,“电影系”或“影视艺术学校”的潘多拉魔盒想必也难继续封存了。一腔热血要投奔艺术殿堂或一门心思要改变命运的学子们,在来到这些高雅的地方时,或许最需要掌握的就是识别什么是作戏、表演。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