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曹禺先生并不太适合被拿来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的确是话剧界少数几位“教科书”级的人物之一。就好像西方的学生不能不学“老莎”一样,曹禺先生的《雷雨》、《日出》、《原野》等也是我们无论如何都躲不开的必修课。在曹禺先生的作品里,不仅有细致传神的角色、丰满复杂的人性、齿颊留香的文字、标准精致的结构冲突,还有深沉浑厚却极为光彩的灵魂———那种对人世虽然有洞彻却不放弃观照的悲天悯人情怀,这才是曹禺先生作品的精髓和精神所在。
今年是曹禺先生《雷雨》剧本发表的第70个年头,也是北京人艺演出《雷雨》50周年,为此,人艺排演“第三代”《雷雨》的工作已经热热闹闹进行了小半年,7月22日,我们就可以在首都剧院看到一个全新版本的《雷雨》了。北京人艺作为中国话剧界的中流砥柱,在专业圈和大众群体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魅力值和关注度。再加上曹禺先生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人艺的“奠基石”,其作品培养了好几代话剧演员,这使得这次重排《雷雨》更加引人关注。
《雷雨》是可以不断翻新,不断重排的作品,因为作品本身就是精品,具备“老树开花”般旺盛的生命力;可是对于话剧团来说,“老树”的状态就值得人们焦虑了。比照近些年北京人艺略显疲惫的创作状态,这次重排难免勾起人们的“伤心事”:为了纪念曹禺先生,轰轰烈烈来一次重排当然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集中众多一流人才的国家一级话剧团体来讲,一连几年都得靠翻新“老戏”来制造业绩,不免让人觉得灰心和尴尬。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每次看起来都很简单,大概就是创作乏力与不够灵活变通的机制。对于观众来说,如果总是看到你这样“吃老本”,总是这样灰心和尴尬,就会渐渐失去兴趣。这样的危害结果是,就算拿来世界上第一流的话剧剧本,也未必真能让它“开花”了。
据悉,这次新版本《雷雨》将要起用优秀的青年演员,呈现一部全新的《雷雨》,目的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要让他们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这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这样一部发生在阴沉古板、令人气闷的大宅子里的故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年轻人的兴趣?第三代《雷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良,多大程度上延续?确实非常令人期待。作为艺术品进入市场,最后改得怎么样,还要由观众和专家进行品评。不管怎样,人艺的风格一贯是兼容大气的,希望这次看到的“老树繁花”,仍然能够香气扑鼻。 本报文娱评论员 王春晖
本版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未经本报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侵权举报电话(传真):010-63039303。来稿请赐寄:xjbwysp@vip.sina.com
新浪网娱乐频道独家提供网络支持,地址:ent.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