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偶感之作《刘德华该在演技上下功夫啦》发表以后,没想到竟会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有编辑告知近日连接收到几篇反驳文章,其中有署名安迪儿的读者在报上发表了《请还刘德华一个公道》的呼吁,看来,刘德华的演技是好是差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这里有一点要特别声明,本人看刘德华并没什么不顺眼的地方,也不是成心想跟他过不去。本人之所以对刘天王的演技多加挑剔,是“恨铁不成钢”,希望他在表演上精益
求精,在电影圈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王”,而绝无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意思。
安迪儿的文章中谈论到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在这篇短文中我想进一步阐述一下我的看法。其中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电影评奖的问题:我也反对完全以“奖项论英雄”,卓别林、葛丽泰-嘉宝就从未登上奥斯卡颁奖典礼,但谁又能否认他们是第一流的表演艺术家呢?可安迪儿在否认颁奖的重要性时,又走入另一个极端,即把票房的好坏视作一部影片成败优劣的唯一标准,这实在很片面。比如说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是1994年香港十大卖座片冠军,但是它的粗俗、无聊乃至哗众取宠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观众的垂青,相反被“群起而攻之 ”。所以票房高未必是上佳之作。另外《烈火战车》在香港创下三千万的票房佳绩,并非完全是刘德华的魅力不可抵挡,导演尔冬升这个“金字招牌”实际上更有号召力:他的上部戏《新不了情》不是轻而易举地跨过了三千万大关吗?尔冬升也一度被香港电影观众选为最受欢迎导演。所以,这次电影院门庭若市的热闹场面,不能忽视尔冬升的影响力。
其实,对刘德华演技不佳的批判并非始于本人,近几年来,香港报刊和影评人对刘的表演亦多有微词:一是认为他戏路较窄,演来演去都是演自己,缺少质的变化,这就好比是一个学艺欠精的枪手,如果射程较近,尚能百发百中,一旦射程较远,就未免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在《五亿探长雷洛传》中,刘的表演更是捉襟见肘,在此片中,刘德华扮演的是香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总华探长雷洛——而且是从年轻小伙子一直演到老年,前半部分由于角色的年龄、气质同刘本人较靠近,演起来尚可圈可点,可后半部分刘德华完全捕捉不到中老年人特有的神态、气韵,所以银幕上刘德华虽然在化妆师的“巧装改扮”下已是“两鬓染白霜”,可一举手一投足依然是“毛头小伙子”式的血气方刚,以至于后半段戏给人一种错觉:雷洛不是老了,而是患了“少白头症”。
另外不少行家指出,一脸正气的刘德华身上似乎缺少“幽默细胞”,演起喜剧人物来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尤其在《赌神》、《最佳损友》几部戏剧片中,他的表演显得夸张、做作、毫无神采,据说连香港许多刘的忠实歌迷也不喜欢自己拥戴的天王在这几部戏中一付傻里傻气的怪样子。
当然,刘德华的表演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旺角卡门》、《天若有情》、《天长地久》中,由于角色“正对路”,刘天王还是充分显示了其潇洒不凡的魅力,然而,这毕竟是凤毛麟角,眼下,刘德华最渴望在影坛“打个翻身仗”,那么深钻演技仍是当务之急。
最初发表在1996年8月广州《新舞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