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歌手来说,选歌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不过,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挺要命。
我认识的一个女歌手,唱民族的,据说已经录了至少200首歌,MV也拍了二三十个,投资不可谓不大,但是,至今,她的名字仍然没人记住,她的歌,也没有一首能拿得上台面。
歌手似乎很不服气:“这些都是我请某某老师写的,很好的歌。”于是我在她车里听了一下,很遗憾,我只能说,那些歌的词曲都不敢恭维。
200多首歌当中,没有一首能拿得出手、没有一首能成为自己的代表作,这是歌手的悲哀,其实也是词曲创作者的悲哀。
很多歌词,甚至一些名作者的歌词,都有一个致命的毛病,那就是不说人话,全是假大空那一套,一开篇,就写到云彩上边去了,真不知道词作者平时是怎么样与人交流的。
一些曲子也是,怎么听,都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让人以为时光凝滞了,当然,在上个世纪里,他这样的产物也是最劣等的。
平庸的思维,加上平庸的创作,造就了无数平庸的民歌,怪不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代表作绝对不会是这样的平庸之作,其实,每个成功的歌手背后,都有至少一首代表作,代表作对于歌手来说,其实就是一个脸面,一张名片。
《春天的故事》之于董文华,《走进新时代》之于张也,其重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是高水平的代表作,成就了歌手的辉煌。同时,歌手的代表作,已经不仅是歌手本人的名片,更因为高屋建瓴、紧扣时代脉搏而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名片。
歌手祖海的一首曝光率很高的《和谐中国》,眼下已经成为她的新代表作,从5月开始,这首歌在中央电视台、各个卫星电视台的荧屏上一直热度不减,甚至于打开电视机,时不时就能和这首歌碰上,较之98年那首《为了谁》,这首歌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祖海的第一首代表作《为了谁》,起到了让她一夜成名天下知的作用的话,那么,她的新代表作《和谐中国》则让她一跃成为唱响时代最强音的先行者和代表者,从而再次在歌坛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祖式旋风”。
这首高屋建瓴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和谐中国》,实在给人气旺盛的祖海加分不少。
据说,从拿到歌词,到拍摄MV并在全国各个电视台播出,祖海只用了二十多天时间。
这是真正的拚抢意识,拚抢好歌,拚抢时间,拚抢观众的眼球。
怎样找歌,找好歌,找代表作?祖海给歌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课。 邓鲁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