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六六把电视剧当成了微博

2013年05月23日15:42  北京青年报

  ◎评家:梅子笑  剧名:《宝贝》 导演: 梦继

  主演: 雷佳音[微博]、张萌[微博]、张铎[微博]、牛莉[微博]、佟瑞欣

  时间:2013年5月14日江苏卫视[微博]

  推荐指数:★★★★☆

  点评:充足的市民气息、以生活为基准的价值和是非判断体系、精准而麻辣的生活认知,是六六所长。

  《宝贝》开播后,不论是片方还是媒体,都深抓着“重口味台词”这一关键点不放。出现这种热点聚焦实际上很好理解,《宝贝》的编剧六六,与微博红人六六是完全重叠的。《宝贝》中有她在微博上同样传达的、对生活切肤的认知,同时也有絮叨、零散、构不成工整连贯跌宕起伏的故事。

  近年来,都市伦理剧与抗战剧分庭抗礼,几乎扛起了中国电视剧的播出市场。但大量的都市伦理剧,都陷入了社会热点话题“模型演绎”的怪圈:电视剧的初衷和主旨都是为探讨一个或若干个热点社会话题;角色基本上是某一种社会声音的“代言人”;情节与人物的个性、职业、生活背景关联不大,充满网络化痕迹的台词,多是社会某类群体的“发声器”。在这些作品中,都市生活是玻璃厅里的展示品,看上去活色生香,实际上毫无烟火气息。

  六六早年混迹于网络论坛,近些年一直活跃于微博。充足的市民气息、以生活为基准的价值和是非判断体系、精准而麻辣的生活认知,是其之所长。六六是直接的,在微博和电视剧中思维模式是共同的,所以能够凭借强烈的个人气质,在一堆滥俗的、模式化的、模型化的家庭题材中做得有声有色。

  《宝贝》并不是第一部育儿题材电视剧,其讨论的热点话题包括:70后、80后、90后对于育儿的不同态度;中年危机、出轨、小三、养老负重、性别焦虑,其实并不新鲜。但在《宝贝》中,这些话题不是被挂在嘴边、生硬推动、泛泛探讨、必须有是非曲直判断的,而是由大量的生活细节和矛盾冲突引入。剧中的每个人物有着世俗的生活情趣,他们没有大是大非,没有致命的缺陷也没有特别过人的长处,以自己的方式与现实水乳交融,突如其来的事件(张嘉平遭遇小三、陈qq一夜情后得知当上爸爸、冯莹遭遇婚姻背叛)具备一定的戏剧性,但它是既往生活方式必然的后果,造成的困境也符合人性本身。

  弱化戏剧性,冲突和矛盾充满真实感,这是《宝贝》最大的特点。因此,除开人物和剧情贴近真实生活外,剧中的角色不是操着网络上滥俗的台词对白,而是都市群体真实、洋气、富有情趣、活色生香的生活对白,其中避免不了出现类似“太太排卵了”等这样充满性暗示的台词。

  可以说,微博上六六在说什么,《宝贝》就在讲什么,微博中的六六与作为《宝贝》编剧的六六区别并不大。这一方面让“对不接地气儿的台词形成审美惯性”的大众直呼“太重口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宝贝》叙事的碎片化、零乱没有主线。这些同样挑战了“习惯于从电视剧中看到跌宕起伏故事和波折横生情节”大众的观剧体验。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