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王中磊[微博]提出华谊经纪已经进入了在个性化管理基础上专业化运作的3.0时代,他将之称为最好的时代。可是一年之后的2013,公司年报显示经纪业务大幅锐减;两年之后的此时此刻,11月6日,华谊前经纪人郭红波[微博]在微博发表《致王中军先生的一封信》,将华谊经纪的签艺人难、留艺人难、体制问题等重重矛盾公之于众,让华谊陷入又一次危机中。
华谊经纪怎么了?
如果从业务内部看,是因为现有的组织构架、利益牵扯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如果从大公司的角度去看,2014年华谊兄弟[微博]集团提出的“去电影化”决策,作品落后难以捧红艺人导致后者大量流失,是华谊经纪业务走下坡的解释之一?如果从中国娱乐产业角度看,各个细分的行业都在进入“小时代”,经纪行业小公司突起,明星个人工作室林立,华谊经纪已难以保持寡头的地位?
无论如何,华谊经纪似乎已经站在了一个分岔口上,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主选择权。新浪娱乐本期有料,逐条解读郭红波信件揭露出的华谊经纪业务存在问题,深度剖析华谊经纪人离职潮背后的原因,并连线行业内多位资深经纪人,解读经纪行业发展方向和大环境,以拨开郭红波发表的信件云雾。
监制、主编:陈弋弋
副主编:钱德勒
采访、主笔:杨晋亚
策划:梵一、王晶
编辑:梵一
郭红波信列出华谊经纪四道伤疤
签艺人难,留艺人难,华谊经纪团队深陷离职潮?
似乎从很久之前开始,与华谊经纪有关的新闻就不再振奋人心。某某大咖离巢的消息远比某某签约华谊更吸引眼球。一批批的大腕离开华谊自立门户,看衰华谊经纪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可直到上周,华谊依旧是外行人心目中很牛的公司,内行人认可的业界老大。从公司签约艺人的级数以及出产作品的质量来看,华谊经纪一直是那么星光熠熠、光彩照人,直到11月6日,华谊前经纪人郭红波在微博上撕开华谊表层的光鲜,将他眼中的伤疤公之于众。
郭红波信件信息一:华谊现在签艺人很难!
在这个明星都想靠电影更上一层楼的时代,众星选择华谊经纪看中的是集团自身的电影制作资源。而华谊想签约一线明显,基本也要给出电影片约的承诺。其中,大导演冯小刚更是成为华谊的金字招牌,是华谊签约艺人的谈判筹码。传言华谊一度想签约两位Z姓女明星,但因为电影片约没谈成,最后都没有签约成功。
华谊一年出产的电影数量毕竟有限,不能满足旗下艺人对电影工作量的需求,且别说近几年电影作品的表现相对不佳,赶不上整体市场的发展,对于那些想通过进华谊转变为一线的艺人来说,如果华谊不能许诺电影和作品,又何必跳槽?
郭红波信件信息二:艺人大量流失,签约到期就走!
谈签约的时候,华谊以电影片约作为利诱条件;而在演员约满之际,华谊又会再度出此招留住人才。据称,前段时间某男演员想离开华谊,华谊也是靠承诺了三部电影的片约才暂时稳住军心。
不过华谊的高层心中也有一杆秤,有些旗下艺人只能常年做电视剧咖,分不到电影这杯羹。郭红波在长微博里就披露了公司因为不能给某艺人提供继续发展电影的平台而直接导致他未续约。
回望过去,鼎盛时期的华谊经纪曾有100多位艺人,一线大咖云集,但如今大牌们纷纷出走,留守的也以个人工作室的方式和华谊合作,郭红波信件透露,这种合作方式非常松散,更倾向于一种人情合作。
郭红波信件信息三:艺人合约到期不续约,但依然沿用华谊经纪人帮其打理业务,成为公司乱象
据郭红波的描述,自己因为私自带了某位曾经和华谊有约的艺人,而导致被辞退。他强调这一行为在华谊经纪内部非他一人所为,而且该行为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据新浪娱乐了解,经纪人私自带艺人的确是一种公开的行业秘密,有消息称华谊内部一位经纪人,除了在做旗下一位人气男星的经纪事务,同时也负责该男星的女朋友的演艺工作,该女星和华谊并无关系。
以私自合作的方式继续跟着华谊的经纪人,自然也会享用到经纪人甚至华谊的一部分资源。考虑经纪人本身就要负责与华谊有约的三到四位艺人的演艺事务,如果再分身带“计划外”的艺人,难免会厚此薄彼导致不公平。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不合管理制度的行业乱象,而这样的乱象却成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如郭红波所言得到了领导的许可,看起来更像一种“体制问题”。
有数据为佐证:经纪公司严重缩水,留不住艺人于是留不住经纪人
郭红波透露王中军曾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强调艺人对公司的核心价值,但一个接一个的大咖离开华谊却是明面上的事实,而如果分析华谊在经纪业务方面的数据,则可以从量化的指标看出华谊经纪业务在萎缩。
在2011年前,华谊兄弟的经纪事务一直由成立于2007年9月4日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注册资产为100万元。2011年8月,华谊兄弟为了进一步发展经纪业务,以5000万的注册资产创立了华谊兄弟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成立让华谊经纪事务在2010-2012年间有较大的提升,但到了2013年,不但总业务收入直线下降7000万,旧公司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更是首次出现负值,新公司的利润指标也出现下降。而2014半年报的结果也显示,艺人经济相关业务比2013年又下滑了近15%。
华谊兄弟有意拓展经纪业务,但是数据却显示结果不尽如人意。下降的不止是营业利润这些硬性指标,艺人经纪人的数量也从2012年的158人下降到2013年的115人,华谊留不住的不仅是艺人,还有经纪人。
深度八卦:信件背后,华谊经纪为何遇冬
内部混乱利益牵扯,专业化经纪之路难逆袭?
郭红波令华谊经纪置于又一次危机中,回顾华谊经纪的历史,可以发现从2005年至今,各种大小危机一直四处埋伏,也曾爆发,华谊经纪一直在被动中摸索改革之路,在改革中挺过一次次危机。但此次危机再度爆发,似乎说明新一轮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体制架构抑制经纪人积极性?
华谊经纪的第一次大危机在2005年。那一年之前,华谊经纪作为业界的先行者,网罗一众大腕,星光熠熠成为无可争议的业界老大。2005年,著名经纪人王京花计划从华谊跳槽橙天娱乐,她带领的陈道明、胡军[微博]、夏雨[微博]等一线艺人都决定随她一起过档,外界都惊呼“华谊要被掏空了”。
王京花的出走令华谊损失多员大将,却也成为华谊经纪迅猛发展的一个契机。王京花的时代结束后,华谊迎来了一个人才济济的鼎盛时代。为了与橙天娱乐打人才战,华谊大手笔网罗了周迅、李冰冰[微博]、范冰冰[微博]、黄晓明[微博]、邓超[微博],星光度不输从前。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大明星阵容背后的经纪人联盟。王京花的出走迫使华谊经纪被动改革,2006年4月,华谊经纪进行改制,为了防止下一个王京花的出现,华谊从大团队规模化经营管理改成大组责任制,将权利下放给几大联席总经理,鼎盛时期的大组组长是费麒、宗帅、周嗣伟[微博]、李雪、刘韬[微博]、诗曼[微博]等联席总经理。之后,几大联席总经理相继出走,如今只有刘韬一人还留守华谊,负责目前华谊经纪最大的工作组,除刘韬之外还有五个大组组长,每人负责约三名艺人。
从制度上来看,华谊已经走得超前,这种大组管理制类似于美国著名经纪公司CAA的合伙人制度。不过,一位前华谊经纪人向新浪娱乐透露,这种制度形似神不似,经纪人拥有的只是期权而并非股权,所以本质上还是为他人打工做嫁衣裳,并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
从资源分散和权力分散的角度来看,大组管理拥有先进性。但在这个经纪人纷纷倾向于单飞赚钱的年代,这样的制度已经成为华谊经纪的一大发展瓶颈。
文章关键词: 华谊兄弟华谊兄弟旗下艺人周迅李冰冰范冰冰华谊娱乐有料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