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锤炼栏目的DNA,在我看来一个栏目更像生产产品的工厂,保证产品畅销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产品,这种设计本身就包含了产品的理念、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外观和价格。传播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一样,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在DNA的打造决定一个栏目走多远,需要栏目必须锤炼自己独特的DNA。第一处于竞争的需要。经济学家张维迎曾经说过,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利润差距远远大于行业之间的差距,同样生产冰箱的产品,海尔和另外一个牌子,他的利润差距远远大于生产海尔的空调和生产电视机的利润差距,企业的存亡取决于
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偷不走买不来拆不开溜不走的企业资源,企业具备上述五个资源和能力,意味着在市场占领先机,一个栏目也是这样的,如果有栏目独家的DNA,如果是有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有了生存的前提。
第二个,为什么需要栏目的DNA,处于观众约会的需要。每个栏目千差万别,观众不可能坐在电视机前固定等一个栏目,除非是特别忠实,除了固定的栏目播出时间,观众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辨认和记忆读懂这个栏目的特征,对栏目形成持续的约会意识,栏目的DNA不应该面目模糊犹豫不定的,栏目容易被张冠李戴,哭笑不得。以前社会专题部的《社会经纬》栏目主持人崔志钢,我所在《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是张绍钢,有一次他们搞送书下乡活动,崔志钢就跟队长喝酒,当时的《社会经纬》每天晚上九点多钟,央视已经取消了这个栏目,《今日说法》是中午十二点半播,这两个栏目完全不同的,《今日说法》是日播,《社会经纬》是周播,崔志钢对队长说,我节目看不看,队长说,体这个节目我天天看,我每天十二点半等着看你,结果崔志钢特别郁闷,因为他也戴眼镜,大队长完全当成《今日说法》的张绍钢,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栏目,竟然还把我当成别的栏目,觉得特别没有成就感,因为主持人的个人标识不是特别清楚,另外栏目的标识,把晚上的一个黄金时间的节目和中午混在一块,对于我们来说制片人压力特别大,观众怎样读懂一个栏目的标识,记住这个栏目,栏目的DNA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节目做出来,节目定位如何,节目选材与受众收视期待收视需求习惯是否吻合,是否受欢迎,目前存在的问题怎通过什么办法解决,通过观众相应的反馈获得,如果栏目没有特有的DNA成为无源之水,做这些调查也比较困难,处于约会的需要,锻炼自己的自身独特的DNA。第三栏目自身建设的需要。栏目眼花缭乱,因此具有凝聚力较高操作能力的队伍实现栏目稳定发展的前提,没有这样一只队伍再好的创意是空中楼阁,培养建立这样一支队伍把自己栏目的DNA深入每个成员血液中和创造中,便于栏目的运行开发管理和推广。很难想象一群编导不知道自己的栏目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落实节目操作中怎么出奇制胜。就电视播出和制作整体观察,电视是按照流程化系列化安排生产的过程,如果栏目的DNA不清楚的话,生产者的行为就是盲目的,栏目离成功越来越远。下一步我想讲一下,锤炼DNA两个误区。
就我们观察,昨天有一些同仁在探讨,从宏观定位上各个频道各个栏目的定位,不是完全区别开的,有一些栏目成功了,可能会把栏目成功中最成功元素抽取成另外一个栏目,这样引起很多栏目之间的撞车,从锤炼DNA中,可以总结一些大到一家媒体小到一个栏目,寻找与众不同的核心理念,就寻找是这个的DNA,核心理念越是精炼和独特栏目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锤炼DNA有两大误区是随意改版和盲目克隆。第一误区是随意改版。经常听说那个栏目改版,收视率不灵就在改版,每过一年就要改版,改版是一改就灵,改版对栏目已有的理念万变不离其宗的,不是说不同意改版,对已经认识到出现的问题必须坚决纠正,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看到这样的改版,栏目包装换了主持人换了,栏目内部的设置换了,就不能给人达到全新的感觉,为什么,最根本的地方有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栏目的理念就是栏目的DNA,罐没换、汤没换,只要药没有换,效果不会有变化,如果栏目有问题,首先想到栏目的理念没有问题,思考这种问题不会很轻松,作思想领域动脑筋不是说我们的畅想,在《今日说法》做了三年的主编,点滴记录中国的法治进程,对栏目不追求轰动,重视普法实际效果的概括,对轻巧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样式的概括,有了独家的栏目理念不够,还要有独家的加工方式,面对大家共享的信息资源,如果没有独家的加工方式,一个栏目成败关键所在,以案说法的方式就是坚决的武功,三年终也经历了很多的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坚决贯彻这个才是它的核心。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我们应该怎么样改版。
从物种起源到今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我们的栏目也是如此,《讲述》栏目在三年没有经过改版,包括有很多人问到我们,栏目到第三年,你们是不是要考虑改版,今年和明年没有这样的打算,在十套比较乐观,收视率和综合排名,《讲述》和《周末讲述》的《周末讲述》收视率第一,《讲述》收视率第二,收视率和综合排名市场份额都在前两名,成功有成功的道理,我们只是需要在栏目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微调,大的改版也不需要,我们感觉不是反对改版,对于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思想和样式当然要改掉,改版取决于社会生活的深刻的体察,只有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把思想的DNA和艺术的DNA完满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独家栏目的DNA,才能获得成功。改并不是一个法宝。这是一个误区。
第二个误区,盲目克隆。因为现在包括娱乐节目包括很多我们一开始从国外吸取一些先进的节目理念,这是没错的,国际上和国内有一些新的表现样式过不久,跟它相似的差不多的栏目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种克隆并不是不好,我们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如果考虑了理解了吸收了,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变化和把握,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样式。但是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不少没有经过任何整合就完全照搬别人样式的克隆栏目,这样的结果只能越做越糟,而且从思想道德上,克隆技术是对生物丰富性的扼杀,克隆技术对生活的遗传基因DNA的复制,是这个区别于那个规律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有了物种的丰富性世界上才如此的精彩夺目精彩纷呈,从这个角度来说,物种克隆实际上扼杀丰富,在道德也站不住,电视栏目的克隆道理是一样的,研制出自己的DNA,在克隆基础上研制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立足于不败之地,实际上我认为任何电视表现手法的后面都有一个思想基础问题,就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如果我们过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电视手段,表现样式,忽略为什么会这样而不那样的思想基础,我们思考的深度停留在皮毛上,内容决定样式,不要具体小看具体的一招一式,主持人的设计里面也有思想,栏目的包装也有思想,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也有思想,整个栏目的表现形式应该以它深刻的思想基础作为整个的基础的。
制片人的压力这么大,整个电视用专家的话说已经进入电视的战国时代,下半年省级推出上星的频道,我到四川有一次旅游的例子作为我的结语。有一次我到四川去玩,去上山采花,我和小孩一起去的,我让每个小孩采的花收到我这儿来,基本上没有相同的草和花,一方面惊叹物种的丰富,让我跟世界感觉到特别美丽,栏目和屏幕就是这样的,每一个栏目,每一个小小的节目有自己的作用,给我们提供那么丰富的世界的面貌。试想一下所有的题材发生以后,所有的新闻发生以后,所有报道是千篇一律的报道,像一个脑袋思考出来的,我想这个世界多么单调和枯燥。如果一个栏目能够不找到自己独特的反应世界和生活的方式,研制出自己独家的DNA,不能在众多栏目争奇斗艳的百花园争夺自己的一席之地,一个优秀的栏目只要找到自己的精确的DNA所在,再加上日常对栏目理念在运营中的坚决贯彻,就一定能够成功,所以这也是我在做《讲述》栏目三年中的体会,谢谢大家的倾听。
主持人:
马老师在创建过程当中,他们对观众进行非常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电视观众主要是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不是特别高的中下层的人,而且中下层中女性多于男性。第二个,观众特别喜欢看比较真实一些实际一些,而且比较贴近自己的节目。所以,他们就特别早地创办了讲重庆话,而且能够让观众走上屏幕,演自己,再现自己生活的节目。后来被电视界称为电视方言的栏目,《雾都夜话》创办了十年,马老师亲自做编导的,而且拍摄50多期的节目,《雾都夜话》可以称作重庆电视台唯一首创节目形态,而且具有比较浓郁的地方色彩,被称为收视奇迹,作为一种现象研究和讨论的。《雾都夜话》曾经获得杰诚杯,98年观众评为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而且是第一名。马老师得到很多的荣誉,比如说被评为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先进工作者,2004年评为第四届百佳艺术工作者等等。
马及人(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栏目制片人):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今天来自祖国西部大西南重庆,来自新兴的直辖市,我先说点轻松的。我感觉创意、创新、2004主题非常好,很遗憾,这个活动要是十年前,那就好了,那电视的状态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样。即便是这样的,这也是非常可喜可贺的事。关系到今后的电视事业,获得飞跃的发展。电视事情像一个汽车,领导是司机,其它各方面像弹簧,制片人像什么,轮胎?领导的意图,电视业往那边走,全靠轮胎转,我提议,我们今天在座的三十多个轮胎,贯彻领导意识的轮胎的作用,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雾都夜话》是重庆人创办十年的栏目,它创办于1994年9月16号,我记忆当中,它好像比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还稍微早一点,十年了。以前没上星,现在上星了,到现在每天晚上重庆卫视十点,如果打开重庆卫视,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真人真事,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自己演员自己的故事。这个片头全国都没有的,是独创的,这个栏目是我十年前,全国没有的,独创的,叫什么呢?以前叫四不象,没有这样的形式,前不久在上海,2004年国际情景剧研讨会上,我做了发言,我取了一个名叫栏目剧。因为电视、电视史、电视分类没有这个说法,很多人把电视剧、电视方言剧、情景剧混为一谈,创办这个栏目是向电视剧挑战的,因为总的来说,电视剧讲收视率的,要干一个栏目,比电视剧更贴近生活更好看,这是很难的事,怎么区别于电视剧?电视剧要说很多,没有时间。电视剧是以受众的心理区分,观众怀着看他人的经历,怀着看稀奇、看古怪的心理享受时间和空间,是这样的。
两个心态审美这是和电视剧主要的区别。
什么叫情景剧呢?为什么和情景剧不一样呢?英达先生也做了发言,情景剧,做电视剧的人,很多人对这个概念还很模糊,情景剧最先来自美国,把复杂的事一句话说了,创造什么样的情景,情景剧首先是喜剧,这是第一,不是喜剧,也不是情景剧。第二,情景剧必须是室内戏,一般不用外景,情景剧创造什么情景呢?像卓别林,早期一个人、几个人,在一个小戏园子里演,很多人坐那儿看,边看边笑,边看边演边笑,乐呵呵的情景这叫情景剧,广播介入了,广播转播,后来电视发明了,根据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把它拍下来,这就很难了。舞台上演的,下边人笑怎么办,办不到,把笑声作为后期添上去,观摩笑声。这是情景剧。后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做这个所谓的情景剧,但是都没有做像,不标准,电视手段、片头、外景,什么都用上了,它就不是正宗的情景剧了。
做出这些电视剧,它有一个共同的共性是什么呢?就是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长度,以栏目的形式加以发布。所以,我根据这个共性,我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电视栏目剧,喜剧也可以做,悲剧也可以做,正剧也可以做,室内室外都可以做,而且都以栏目的形式加以发布,所以叫栏目剧,《雾都夜话》不是情景剧,不是喜剧,它是正剧,带悲剧色彩的悲剧,所以叫栏目剧,把《雾都夜话》在理论上的区分。
为什么用方言呢?这并不是我反对说普通话,虽然我自己普通话说不好,但是我不反对普通话,这是逼出来的,当时没想这么多,后来感觉这里边有很多可行的东西。当时做这个栏目的时候,上面只给我两千块钱,什么都没有,我要是请所谓的腕、演员再现,这两千块钱给谁啊,给谁都嫌少,一个演员出来三万四万一集,不行。所以,没办法,我就黔驴技穷,我只有用业余演员,到了北京嫌官小,到深圳嫌钱少,到了重庆嫌结婚太早,重庆有的是女孩,漂亮,男孩也多,当然没有女孩多,女孩都做演员梦,我就利用这个,有很多有天赋的演员,卧虎藏龙,喜欢做这个梦,钱给得很少,两百,四百,最多五百就行了,《雾都夜话》一个戏三四个演员,加上其它,廉价劳动,十年之后加了一千块钱,三千块钱,用群众演员当中,有很多很好的,演出来比专业演员还真实,不但害了演员按错误的方式接受表演,而且害了受众按错误的误区接受表演,原生台本体非常自然,通过迅速演员扮演自己的生活,最真实最淳的表演,播出之后,很多事已经有编撰的痕迹,生活化使很多观众发生误解,打电话,有业余演员演,这个演员是谁,我给他们钱,让她到我这儿,实际上是假的,以假乱真,群众演员又便宜又真实,而且面孔翻新。张艺谋做十面埋伏,章子怡、刘德华、金城武,这多少卡,这些人谈天以栏目的形式做,谁看,都不看,群众演员不,即便是不怎么样,今天是他,明天是那个,他感觉新,面孔新带来真实感,真实感就击溃了观众心理的防卫,就接受你,进而产生收视率,不是编导自我意识到的,最早还是群众是广告商,是钱,我们做节目的人自恋情节,总认为自己怎么样,最终搞得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