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电视剧《北平战与和》第二次研讨会(6)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16:27  新浪娱乐

  历史剧不好写,给历史剧起名都不好起,比如在《战北平》,北平谁都知道是和平解放了,所以《北平战与和》》立即打动我。《南京决战》,什么时候南京决战过?《狼烟北平》,如果人民是北平主体的话,这个“狼烟”指谁?当然我无意去抨击他们,我只是说历史剧不好写,从起名开始。

  这部戏究竟给我启迪了什么?李主任,你就得告诉我,要是我做人的话,我应该想到一个问题,人是被历史改变的,但是人也能改变历史。历史选择了傅作义,傅作义又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这是相辅相成的。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历史符号、历史史诗、历史画面的问题,要划好自己的人生句号。如果傅作义在北平解放前那一个标点符号划成(删节号),谁还写他。关于林彪,林彪不好处理,我写林彪永远是(删节号),因为他的句号划的不圆满。江青还出来,也不好写。所以说一个剧也好,一个大的历史人物也好,现在就知道要划好自己的人生的句号。

  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是因为戏剧、电视剧,包括影视的文化心态结合,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我不会参加这个座谈会。傅作义的选择和国共双方谈判的焦点就是北京不能夷为平地,北京的历史不能从此消失,几千年的文明不能在我们炮火下变为灰烬。所以毛泽东才伟大,共同结合点就是这些。反过来今天这个戏如果有现实意义的话,它的意义就是海峡两岸,全世界各国华人一个文化的心态。我们别的找不到,你有故宫,他也有故宫,你有国宝,他们也有,你有清华大学,他们也有清华大学,这些文化心态的认同,是我们决定每个人,甚至是每个单位,大至一个国家的主线,所以才能成为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同时我也呼吁和建议,真想有一天把主会场变到那帮孩子那儿去,全听你们的观点。反过来真希望曾主席搞一个传媒大典。就是要独立思考,不迷信,科学的思维、独立的思考、自尊的人格,谢谢大家!

  主持人(仲呈祥):如果我们的历史都被拿来戏说,拿来消费,那非常可怕。不懂得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大学里面读研究生,要做人、做学问。我再三反对,外面搞超女,大学里面研究超女,很没有价值。外面说小沈阳,大学里面就说小沈阳是什么农民智慧,小沈阳是高大全。我觉得这样的大学就不要办,没有意义。

  阎延文:今天所有影视大腕,评论家荟萃云集,首先我对这部电视剧从看第一集看开始就心存敬畏。我刚听到这个电视剧要公映的消息,我就特别的期待,也为它涅一把汗,今年是献礼片云集,那么多扎堆的电视片,这部电视剧没有过亿的投资,用大制作来取胜,还没有走青春偶像或者情感戏的录用,它从片名开始到它的艺术路线都是一种毫不取巧,非常朴素和扎实的一种录用,就是要用这样一个深刻在历史市郊和戏剧功力上的比拼再现60年前北平战与和的诠释。这么高难度的剧作怎么写,当时看第一集的时候就有一种敬畏。

  我觉得它特别让我震撼的第一点,当时觉得这个片名是毫不取巧,就是《北平战与和》,好像陈述性的,而且有的评论还说它比较土,甚至土的掉渣,但是恰巧最震撼我的就是北平战与和,因为历史就像一个迷宫一样,编剧李汀先生应该是历史专业毕业,他对历史有独到的把握和了解,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从不同角度去切入,有不同的展示。

  我曾经和台湾老兵面对面,我们曾经讨论过当时战争结局的多种可能性。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视角,不同立场可以看到不同的表达,所以这部电视剧最让我震撼的是它紧紧扣住这样战与和,深深挖下去,挖出了历史的深意。围绕当时北平古城,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历史的设置,北平、南京、西柏坡,还包括北平城下解放军指挥部,实际上是一种前途命运的三方博弈,三方中无论是西柏坡的中共中央,还是解放军的前期指挥部,还是在傅作义集团,乃至蒋介石夫子代表国民党在南京的一方,每一方都有战与和的博弈和抉择。我觉得电视剧设置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框架,是尊重历史的独到性,它的成功就是从容不迫在34集剧情中,把同一个历史事件多重视角在三方之间互展开来。每一方在自己立场上都有自己的最佳利益选择。傅作义集团、中共中央等等,这些都有。像傅作义内部的战与和两股力量在剧情中是正面出现的。

  即使在平津战役指挥部对林彪的正面表现也是一个突破,但是我觉得实际上更让我震撼的是对当时那种历史细微之处的把握,林彪的主战和聂荣臻的主和。蒋氏父子在里面的穿插,还有蒋纬国的背景出来,实际上很巧妙,虽然戏份并不是特别重,但是也证明在他这一方也有战与和,将来中国前途向何去的思考。所以做任何一方都是紧紧扣住战与和。所以实在让人觉得这是一种高手对历史的解读。确实从当时北平战场上来说,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正好我的父亲是其中一个亲历者。历史确实有很多的变数,而且当时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都可能一触即发。

  这一点我觉得这个剧情透过林彪和聂荣臻几场戏,虽然画龙点睛之笔,但是非常出彩,尤其对两个统帅不同性格的表现非常强。这个电视剧敢于把历史难题化为自己主题,从选材,切入角度,就是一个相当高难度的作品,60年前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他们最终放弃了自己个人的立场,而选择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使这个古城能够免于战火。在当时历史环境中,这场战与和在三方博弈中如何去表现,我觉得电视剧给了我们一种深刻的启示。所以我觉得这部电视剧是敢啃硬骨头的表达。今天很多影视作品,表现战争革命历史题材,把领袖人物刻画成历史的主角,把历史伟人推进到历史的掌控之中,好像把建国的历史凝结在一些领袖和伟人上,60年前,并不是少数的领袖人物和几个英雄就能够指引江山,而是人民立场的选择。所以我觉得这个电视剧最精彩就是告诉我们所谓的英雄,是在历史关键时刻顺应民意,作出最合乎百姓利益、民族利益的选择。

  第二点让我特别震撼的是它有了这样一段高难度的主题之后,电视剧还用一种更加高难度的对历史的再现,把观众拉回了60年前的历史情境当中。今天我们看待历史,因为我们完全知道历史结局之后,历史的那些变数,那可能和危机都不存在了,但是在当时人看来,历史并不是一目了然,我觉得还原到60年前历史视点上去表现历史人物,是我看到影视的第一次,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历史细节的电视,虽然有电视剧的光彩制作。但是更见功力就是丝丝入扣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北平战与和》版的傅作义可能在近期一段时间内是很难超越的,因为我感觉他确实是还原到历史的原点上去看这样一个中国近代史上一代名将最终在一生最关键时刻的历史抉择,应该说电视剧最真实、最感人的部分就是这个人物。当时对傅作义而言,确实兵临城下,进退维谷,和也难,战也难,对他来说个人生死荣辱,还有将士的生死对他来说特别难选择,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时而准备战争的一种流血的情景,时而为和平去努力,这种历史的换位思考超越了以往比如《大决战》这种作品,打造这样一个确实独一个的傅作义,最终这种抉择更加感人至深。尤其电视剧,最精彩就是没有回避傅作义作为一个军人光彩的方面,因为傅作义在近代历史上不是平庸之辈,他是一个将军,无论西北军、日军都攻不进傅作义的城,傅作义兵团50万大军,它的武器很落后,当时的傅作义并不是战败,如果这样历史就没有变数和激烈的冲突,当时傅作义是弃战取和,这才是在电视剧中最光彩之处。对于傅作义来说,并非不堪一击,对于一个戎马一生的军人,如果把一个献城投降作为自己军人句号的话,这一点上几乎和傅作义的内心的一种无可复制的一种深刻性,深刻表达出来。

  傅作义在当地报病,包括和王克俊讨论北平问题。那么小一个室内,没有大道具、大背景,这场戏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尤其演员台词掷地有声,这个人物完全被放到历史大镜头之中了。这个时候的傅作义面对和、战已经不再是传统军人的视角,而是一个爱国者。在真实历史格局中,经过30集挣扎和反复,达到这样自然的升华,通过这样一场特别精彩的戏,把整个全剧推到一个高潮。北平最终以和平解放,和傅作义自己作为人性最终的一种完美解放划上句号,观众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历史成就感。这样一场战争的结局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是共产党解放军的胜利,也不仅是傅作义作为正义一方的选择的胜利,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文化精神的胜利。就是在历史关头,无论是打江山还是守江山的这些人物,他们都是以江山为重,百姓为重,这就是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也就是我们电视剧界理解历史最深刻的层面。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