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式微观众痛心 盘点内地火过的港剧

2013年11月28日12:17  金羊网-新快报
《大侠霍元甲》
《射雕英雄传》(1983版)

  新快报记者易哲整理报道

  港剧日渐式微,最痛心的可算是珠三角地区的忠实观众了。1983年,广东电视台成为了第一家引进港剧到内地播出的电视台,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港剧的收视率居高不下,用一位广东电视台老员工的话来说就是:“播一部火一部,每天到了电视剧播出时,街上都没什么人,都在家看电视。”

  【那些年内地火过的港剧】

  经典1:《大侠霍元甲》

  由黄元申、米雪[微博]和梁小龙主演的《大侠霍元甲》(以下简称《霍元甲》)是内地引进的第一部港剧,摄于1981年,由亚视制作,共20集。它进入内地观众的视线,颇有些“歪打正着”。最初,亚视将剧集送给央视,作为宣传和文化交流之用。中央台在审查之后,认为不宜在全国播放。正赶上广东电视台为了办好自己的电视节目,到中央台求援。他们看到这样一部电视剧摆在那里,很感兴趣,免费拿了回来。广东省里的领导集体收看后,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认为全剧的核心还是“爱国主义”,可以在广州播放。时任广东电视台副台长的钮祖印记得,修改《霍元甲》最重要的一点是:霍元甲有两个妻子,这个情节要被淡化。

  当时,广东台已经有粤语和普通话两个频道。1983年《霍元甲》先在广州播放了粤语版本;后来,广东台为电视剧配音,也播放了普通话版本。看到收视效果不错,各地电视台争相要求重播。这就牵涉到版权问题,当时的价格是一集500美元,一共20集,一万美元,由全国要求播放这部片子的电视台平摊。

  鉴于《霍元甲》在地方台播出反响甚好,1984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了《霍元甲》。那时候,人们为了看《霍元甲》,可以饭不吃、觉不睡、什么家务也顾不得做。据说,长春一家卷烟厂有36名工人因为顶班时候看《霍元甲》,结果被厂里“通报批评”。下一次又放《霍元甲》的时候,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和团委书记都去跟班,防止工人溜号去看电视。

  经典2:《射雕英雄传》(1983版)

  TVB1983年拍摄的《射雕英雄传》,两年后在内地首播,受欢迎程度在电视剧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罗文和甄妮合唱的主题曲《铁血丹心》也流行开来。该剧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具有非凡的魅力。黄日华[微博]的“靖哥哥”和翁美玲的“蓉儿”形象深入人心,当时女生管自己爱慕的男生叫“×哥哥”,男生管漂亮女生叫“×儿”。那时候,学校门口总有成排的小贩推销着《射雕英雄传》的剧照贴画。操场上也热闹得不得了,这个练“降龙十八掌”,那个拿根棍子当洪七公,恨不得能穿越时空来个真正的“华山论剑”。

  经典3:《流氓大亨》

  已经离世的广东电视台前副台长张木桂曾回忆,1986年广东电视台引进播放TVB剧集《流氓大亨》时,收视率高达76%。据说当时有一个个体户抱怨,在播放这部连续剧的大结局时,整晚就只做了五块钱的生意,可见港产电视剧已有让广州万人空巷的魅力了。

  该剧是刘嘉玲[微博]的成名之作,当时她刚从无线艺员培训班毕业,从没演过女主角。剧中她和女一号郑裕玲[微博]有一段对手戏,对白很长,刘嘉玲因为紧张屡屡忘词,而已是当时TVB“台柱子”的郑裕玲毫不客气地当众“修理”了她,一句“回家看完剧本再来拍”,给刘嘉玲戴上了“花瓶”的大帽子。很多年过去,刘嘉玲在访谈节目《康熙来了》中提到这部充满回忆的电视剧时,依然对“花瓶”的批评耿耿于怀。

  【内地电视剧发展有港剧的一份功劳】

  《情满珠江》开创广东影视“黄金年代”

  “所有的往事都刻在心里,所有的真情都给了你……”广东电视台原副台长董智勇至今仍深深记得,1994年初当《所有的往事》的音乐声弥漫在广州街头时,“整条街似乎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边吃饭边紧盯着电视机,连议论声都没有,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那时候一天只播一集,观众们掐着钟点守候在电视机旁,大街上、公共汽车上、报纸杂志娱乐版的头条话题都指向同一部电视剧——《情满珠江》。

  1994年,广东电视剧《情满珠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收视达到4亿人次,横扫“飞天奖”、“金鹰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创下了中国电视剧历史上获奖最多的辉煌纪录。《情满珠江》的成功不仅在于惊人的收视数字,还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时代与困惑”的全民辩论。例如,剧中的一个情节曾经引起热烈争议:农民企业家麦坚和港商代理人林必成在酒桌上“谈妥”了两个订单,没想到当时醉醺醺的林必成事后却反悔了。麦坚气愤地指责林必成不守信用,林必成反而理直气壮地问他:“你同我签订合同了么?酒席上的话能算数么?”赤裸裸地挑明“生意场上无父子”的道理,在当时对于习惯了“情”字当头的观众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该剧播出后,在北京、上海,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片中“下海”、“跳槽”等新鲜词汇;而在广东,曾有许多不同行业和背景的人士,握着总制片人董智勇的手感叹整部电视剧看得人心潮澎湃,甚至泪流满面,“把我们多少年积攒在心里的话全都掏出来了。从来没有哪部片子那样反映过我们的烦恼、苦闷和力不从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情满珠江》本身也是广东电视与境外电视,尤其是与香港电视激烈竞争求生存的极具说服力的例子。在港剧红透半边天的那段时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广东涌现出一系列具有岭南文化特色而又反映广东历史与现实的优秀电视剧。1987年,长篇连续剧《公关小姐》的收视率,最高曾达90.99%,并荣获“飞天奖”和“金鹰奖”;《外来妹》、《商界》等作品,为中国影视界第一次引入了“商战”这个充满锐气的理念,高峰时期最多有26家电视台争相播放《外来妹》。《情满珠江》的问世,预示着一个广东影视界“黄金年代”的到来:随后,《农民的儿子》、《英雄无悔》、《和平年代》又连续3年获国家级最高大奖,并创下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收视率的最高纪录,震动视坛,从而使广东电视剧与京沪电视剧成三足鼎立之势。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