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抗战剧火热荧屏,在收视大热的同时也引来了种种争议,比如有些“另类抗战剧”,甚至让英雄徒手把敌人撕成两半。在很多编剧看来,如此另类的抗战剧诞生的原因,是很多编剧都在“闭门造怪”。日前,正在东方电影频道热播的《上海森林》的编剧们就集体反思,对当下的“另类抗战剧”提出自己的理解。
《上海森林》由深圳喜多瑞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苏州福纳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是“喜多瑞”旗下的国内精英团队编剧,它讲述了1931年的上海,王学兵扮演的神偷萧恩一步步揭开日本人盗窃故宫国宝秘密的故事。作为一部具有悬疑元素的抗战剧,《上海森林》的抗战元素及人物听起来也颇为“另类”。不过,编剧闫刚和刘毅认为,《上海森林》没有生硬地强调国仇家恨,也没有刻意丑化敌人,而是从一个特别的视角,与观众分享一个独特的小人物、大时代的传奇故事,“在创作上,我们高度尊重史实,沿着史料缝隙,把握了大时代的脉动”。
对于如今荧屏上那些 “手撕鬼子”、“甩镖射箭以一敌百”等等“猛辣”的抗战剧,两位编剧也有所反思。在他们看来,抛出 “猛料”,虽然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创作者关注观众的口味、喜好、诉求,但“闭门造怪”是编剧大忌,这伤害的是故事本身及观众对编剧的信任,结果一定是 “死路一条”,“观众要求并不难猜,他们只要看好戏。 ‘好’有什么标准?四个字,感人、可信。 ”
(记者 曾索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