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近尾声 约半年后播出

2013年09月03日18:44  新浪娱乐 微博
李晓东、李文举与陈晓卿 李晓东、李文举与陈晓卿
三位主创 三位主创

  众主创谈《丝路》拍摄所遇困难

  主持人王莹:晓东介绍一下,您拍什么不让您拍?

  李晓东:意大利的设计师是我们提前就设计好的,因为在丝绸之路这条线上,可能丝绸的终点就在那儿,是一个顶级时尚的场合,是使用丝绸的。这个联系好了,但是比如说我们起码要看到,在他的工作室看到丝绸的质感,就要去他裁剪办公室那些地方,去厂房,但是他都不希望去。我们唯一能拍到的就是他马上就要开始的一场时装秀。这就很崩溃,因为我们设计了3、4分钟的段落,我们拍到的内容特别少。但是特别巧,我们在拍他试模特的时候,来了一个中国模特儿。

  主持人王莹:诗晴吗?预告片里看到的。

  陈晓卿[微博]:对,这完全是碰到了。她来了以后也很友好,冲我们点点头,等她试完衣服我们就追出去跟她聊,她也特别爽快,这完全是捡来的,但也特别出彩。

  主持人王莹:这算是意外之喜。

  陈晓卿:对我们来说整个拍摄的过程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沮丧,充满了绝望,同时又充满了意外之喜。

  主持人王莹:我明白,预期设想的可能没有拍到,但是没有想到的可能来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素材。

  陈晓卿:你刚才说拍纪录片的人要守得住寂寞,其实我觉得拍纪录片是挺幸福的一件事。

  主持人王莹:您刚才说的这个多纠结,您还说幸福,幸福在哪儿?

  陈晓卿:让他们说说,他们比我幸福。

  李文举:他幸福是因为他可以折磨我们。

  主持人王莹:这个我信,晓东的儿子都说打倒陈晓卿。这是你的幸福来源之一,怎么回事,晓东导演?

  李晓东:其实我们很多工作是在家里做,包括剪片子,因为我孩子小,我在家里工作。他小,睡觉让我哄,我说爸爸哄,他说妈妈哄。他爸爸就说,你让妈妈哄,李文举、陈晓卿就来抓妈妈了。这样他就放我走了。

  主持人王莹:原来在孩子的心目中,两个人是这样一个形象。

  陈晓卿:那个孩子一直挺好的,后来参加我们另外一个摄影师的婚礼的时候,他孩子正在那吹牛呢,然后他妈妈说,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陈晓卿。那孩子就是,用迅雷不及掩耳到凌之势,一下子到他妈妈身后,一下子找不见了,孩子呢?

  主持人王莹:瞧你们俩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把老妈都折磨成什么样。

  陈晓卿:经常教育孩子,你要不听妈妈的话,李文举就把你们抓走了。

  主持人王莹:文举导演,他还幸福在哪里?你不觉得这个过程对你们来说也很折磨吗?拍了那么多好的东西被他砍掉。

  李文举:痛并快乐着,我们在国外拍,经常感觉兵荒马乱,因为你每天要做很多临时决定,每天都在变化。

  主持人王莹:你们团队多少人。

  李文举:我们在国外也出不起太多钱,一个队伍一般就4个人左右,在当地要有一些配合的人员。又是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很多语言我们完全听不懂。比方说中亚、俄语、吉尔吉斯语、中东阿拉伯语,我们完全听不懂,他们只有说英语我们才听得懂。

  主持人王莹:作为一个普通游客到陌生地方我都觉得找不着北,我可能找导游。你们要拍摄当地的人情风土文化,你们怎么能够做到快速的融入进去?

  李文举:主要是当地很多人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接触的人都非常友好。我们很多拍摄对象都变成了我们的工作人员。

  主持人王莹:成为你们同事、伙伴、帮手。

  李文举:给我们做翻译,有些联络工作,因为每个国家对拍摄的管理规定也不一样,每个国家申请拍摄许可的程序也不一样,都是需要很多当地人给我们帮忙。

  主持人王莹:这一百多个人物,我们最后留下的这些人物,您觉得为什么?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原因?

  陈晓卿:实际上我们选取人物不是他个人的故事到底有多精彩,《丝路》的8集还是有8集不同的主题,比如说勇气、坚守、传统,有它自己的主题。所以,更多的人物选取要尊重是不是为主题服务。有的人没有用,并不是说他的故事不好,而是确实是和我们想要的主题有差距,本身的故事和我们想要的主题有差距,在丝路上有各种各样的人。

  主持人王莹: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之前准备了一年半,拍了得有三年时间。

  陈晓卿:真正拍是两年。

  主持人王莹:两年的时间,然后我们选取了一百多位人物,最后就用上了十几个还是几十个?

  陈晓卿:几十个,60个。

  主持人王莹:整个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能问一下我们大概花了多少钱吗?因为现在可以说对于纪录片来说,成本也是非常非常大。

  陈晓卿:三年的时间,每一集用了一百万。

  主持人王莹:这应该不算多吧,因为你们还涉外拍摄。

  陈晓卿:经费的标准是台里的标准,还是按2003年制定的经费标准。

  主持人王莹:有没有会因为经费还相对来说紧张,会对我们拍摄有一些影响?

  李文举:我们会节省。

  主持人王莹:老拍纪录片的就知道有多少,然后用多少。

  李文举:本来一个8个人的队伍我们可以节省到2个人。

  陈晓卿:到时可以让我们的宣传给你们一些片花,可以看到他们当时拍摄的辛苦,确实非常非常辛苦。他们甚至把摇臂。

  李文举:比这个大。

  陈晓卿:比这个大,这是小摇臂,用毛驴运到了海拔5400米的地方,在上面执行拍摄,这个太野蛮了。而且那全是悬崖,特别特别危险。

  主持人王莹:但我看到了效果真的非常非常好看。就应了那句话,你看到越好看的景色,可能你拍摄的环境越艰苦。

  陈晓卿:对。

  主持人王莹:在我们电视上看到那些画面,我怎么从来没看过,那可能是你们深入到一定是最深、最远的地方拍摄的。女导演也是要亲临一线是吗?也要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拍摄是吗?

  李晓东:是,我觉得我还是挺受照顾的,昆仑山就没拍我去。

  陈晓卿:我和她一块儿去的夏特古道。

  李晓东:夏特古道是伊犁翻越天山的丝绸之路的一条古道。

  陈晓卿:晚上住在哈萨克人家的帐篷里,非常非常好,11个人住在一起,男的女的都在,很艰苦。

  李文举:就我被排除了。

  陈晓卿:你睡单间。

  李文举:我睡车里。

  陈晓卿:他睡车里。

  李文举:关键是我打呼噜,没人要我。

  主持人王莹:这也是大家要克服的,整个一个大的工作组遇到一个打呼噜的,第二天大家不用工作了,可以理解文举导演,没记恨吧。

  李文举:我到哪儿都主动申请隔离。

  主持人王莹:晓东导演,拍了这么一个大的纪录片,您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晓东:我个人而言,做这个片子最让我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个团队,大家在一起经历这么一个过程,这个特别好。

  主持人王莹:是真话吗?这俩人真没折磨你。

  李晓东:折磨是真折磨,不是假的。我们这个团队大家都非常简单,在一起非常快乐,这个对我来讲是最大的收获。或者我其实原来没想过会有什么收获,但是这个过程真的是挺好的,挺值得记忆的。

  陈晓卿:大家相处都比较融洽。

  主持人王莹:我觉得这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可能更有利于大家进行创作。

  陈晓卿:其实所有的这个团队,原来我们在一起工作了十几年了,大家什么脾性,相互都比较了解。

  《丝路》评价两极 被与《舌尖上的中国》比较

  主持人王莹:也该出那么多大作。全都感觉大家是做事的好人。刚才您也说了,昨天9月2号,我们的《丝路》已经开始播出,很多朋友都给您打电话,反馈意见吧,都说些什么了?

  陈晓卿:有的人评价得特别高,有的说不好看。

  主持人王莹:我们想听不好看的,他怎么说,怎么不好看。

  陈晓卿:里边一点吃的都没有。

  主持人王莹:想到《舌尖上的中国》是吗?

  陈晓卿:非常非常不公平,我也没法说,不能什么都拍成吃的。

  主持人王莹:对,解释一下,我们这个不是讲吃的纪录片,我们这是讲文化的,讲现实,讲人的梦想。文举老师,你那边收到反馈信息了吗?

  李文举:我这边基本上大家当着我的面,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尖锐的意见。有的人可能认为会有点儿没反应过来的感觉,就是因为还是节奏比较快,稍微不注意,离开一会儿就接不上看,可能会有点这个感觉。这是我听到最大的意见。

  主持人王莹:您觉得这个是我们拍的稍微有点快,就是为了紧紧抓住观众。

  李文举:对。

  主持人王莹:那这也不算,拍摄方法的问题。

  李文举:因为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非常恶劣的播出时间。

  陈晓卿:不能这么说。

  李文举:各个省台全是娱乐节目,我们要从娱乐节目中争夺观众。

  陈晓卿:能看这个节目的观众得多优秀。

  主持人王莹:讲一下我们的播出时间,目前9月2号到9月9号是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节目,是10:30是吗?

  李文举:昨天晚上是10:37。

  主持人王莹:之后紧接着就是9月10—9月17号在纪录片频道。

  李文举:那时是10点整。

  陈晓卿:重播的时段比较好一些。

  主持人王莹:大家可以这个时段密切关注,如果很困的话,不介意大家在网上收看吧。

  陈晓卿:网上也有。

  李文举:今天应该上了。

  陈晓卿:这个片子最重要还是高清的,现在看,尤其是看CCTV的高清综合频道,北京看是601。

  主持人王莹:效果好是吧。

  陈晓卿:对。

  主持人王莹:不打折扣。

  陈晓卿:立体声的。

  《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近尾声 约半年后播出

  主持人王莹:这是《丝路》的播出时间,我听说《舌尖上的中国2》马上播出。

  陈晓卿:还得有半年吧。现在拍摄已经接近尾声了。

  主持人王莹:我也是听了一个坊间八卦,求证一下陈导,听说在拍《舌尖上的中国1》的时候边拍边找钱,相信拍《舌尖上的中国2》应该更多是很多人来送钱。

  陈晓卿:我们那个频道别的都缺就是不缺钱,从来没找过钱,给钱都不要,《丝路》给钱的多了,西安市政府就要给钱,我们都没要。

  主持人王莹:政府给钱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又没有什么商业的利益。

  陈晓卿:我们没有精力讨论跟钱有关的。

  主持人王莹:我明白了,纪录片频道还是一个财大气粗的频道。

  陈晓卿:人少钱多。

  主持人王莹:这样才能保证提供有品质的片子,因为您也说了,无论是我们的人力还是我们的物力,您想涉外拍摄,还有我们这些机器的成本,没有钱是没有保证的。

  陈晓卿:而且我们现在不仅仅给自己花,可能到今年的11月份,我们会专门拿出来钱给全社会的纪录片人,而且这是非常大的钱,可以提前透露一下,让大家来竞标拍摄。

  主持人王莹:就是有拍纪录片梦想的朋友都可以争取。我相信想拍纪录片的人也是一个鼓舞,大家可以先从《丝路》学习一下,通过这个纪录片了解更多有关于丝绸之路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一些相关的文化,我们也希望这部片子能够得到我们更多观众朋友以及网友朋友的喜爱,也谢谢各位主创,大家非常辛苦,谢谢大家给我们带来这么好、这么优质的纪录片,谢谢各位。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