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歌手多数唱功不加 音乐节车祸太多

2013年03月23日19:35  南都娱乐周刊 微博
  论题4

  “摇滚是态度”是坏品位

  梁欢:中国现在玩乐队的,多数都认为“唱功不重要、摇滚是态度”,他们一水儿的“坏品位”,无能力分辨好与坏,无法向坏的部分(也即溜冰、戏果这些他们认为“酷”的部分)说不。他们认为窦唯高旗吴彤这些人唱得好全是天赋,保不齐还得吐槽两句高旗吴彤是伪摇。希望他们有生之年能用态度完整唱一首高旗的歌。

  李皖[微博]:歌唱需要灵魂,唱歌离不开唱功。灵魂的歌唱才是真正好的歌唱,它是超越唱功的,也自然包括了唱功,却不以唱功论。以唱功为核心认识歌唱问题,是歌曲艺术的歧途。我的这个观点,可以歪曲地以庄子的话概括,叫做“神人无功”。

  洛兵:他们唱得好,最重要的就是天赋。练声的多了去了,大都事倍功半。随便拉出一天赋好的,两嗓子就是他们一辈子赶不上的。搞音乐的通过练就能练好,就能唱准,但不可能唱出天赋来。我觉得,摇滚就是一种态度。溜冰戏果这部分,溜冰不好,但是戏果是无数行业都有的现象,并不为摇滚独有。

  蒋明:“摇滚是种态度”有可能被有些个体演变成了一种可笑的行为,但不能说这句话有问题。正是因为中国音乐近十年当中丢失了它的态度,所以现在被很多人看低;有些词年轻人听起来觉得很老土,很过时,但说的是硬道理。技术只是附在灵魂上的一层皮而已,摇滚也好,民谣也好,它最注重的不是唱功,唱功应该放在创作的后面。

  耳东:完全不认同这个观点。对于摇滚乐来说,它不像R&B,只有具备了很高水平的唱功,才能把这个作品演绎好,需要在唱功上花很多的精力去磨练。对于摇滚来说唱功并不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他的唱功就是他能把两个小时撑下来就够了,至于他要唱多高的音或者怎么着,我觉得是完全没有必要去讨论的。

  卢中强[微博]:这个观点我特别同意,一次一些地下乐队用特别恶毒的方式说汪峰[微博],我当时跟他们说你们去听一下汪峰的现场,不管你说你摇滚也好,他伪摇也好,归根到底都要通过声音呈现出音乐给大家。不管怎么说,我想任何一个当今中国地下乐队的一个主唱,跟汪峰相比,单从唱歌能力来说这都有天壤之别的。我觉得“摇滚是一种态度”是一个特别傻逼的托词。

  论题5

  民谣歌手多数唱功不佳

  梁欢:“民谣”一直是唱功不佳者的避难所。仿佛唱了民谣就不需锻炼嗓音,只需文艺的歌词、分解的和弦、口琴手风琴非洲手鼓一样。如果器乐演奏水准的提高能为歌曲增色,“人声演奏”水准的提高为何不能呢?以我个人听的民谣歌手来说,一水儿的 10-15 分档,老狼[微博]有点头声加上音域,35 分档就是他们的至高神了。

  李皖:好的民谣,显然需要嗓音魅力。若只从唱功考察,就会忽视其他方面,这些方面与唱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另外,唱功也不等同于高音能力。从音域上说,有音域很窄的民谣歌手,也有音域极宽的民谣歌手,民谣界向来是人才辈出、大歌手辈出的领域。

  蒋明:和央视晚会上的作对比的话,确实民谣歌手的嗓子是直白的。但是民谣比较奇特的一点是,它是一种较淳朴化的展示。如果它的嗓音是经过太多修饰,反而就失去了那种力量。民谣也要求唱功,我有个朋友要出第二张民谣专辑,他们制作要求乐队全部一起一次录完,像现场一样。这对人声的要求,对乐器精准度的要求,对歌者情感的要求,那就是唱功。但民谣是从来没有秀唱功这一说。应该看看写出来的歌曲适不适合用这种嗓音去表现,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卢中强:这一点我是完全不同意。在这里我们要谈到音乐的另外一个特质:辨识度。辨识度有好有坏,而且是建立在你的差异化和你自有的音乐体系当中,拿民谣音乐家的唱功来说,我觉得万晓利[微博]那是大师级的,小河那种极戏剧性的、带实验性的演绎方式也是没法用梁欢这套体系来进行评估的。民谣和唱功很难做对接的。苏阳[微博]每次唱破了,音准不对的地方很多,但是他那套东西换成其他人唱的话,没法唱。这些用唱功是没法去涵盖和解释的。

卢中强认为,好的民谣音乐家的演绎方式用梁欢所说的“唱功”是无法涵盖和解释的。卢中强认为,好的民谣音乐家的演绎方式用梁欢所说的“唱功”是无法涵盖和解释的。

  论题6

  音乐节上唱的没法听

  梁欢:如果你对中国摇滚/民谣歌手的唱功还存有幻想的话,随便去个什么音乐节吧。回来之后你会跟朋友谈及演出的阵容、现场的气氛、姑娘的质量,至于“唱”的部分,你多半会选择以后只听听他们的专辑。

  洛兵:只能说他去的音乐节太少了。他的整个观点,基本上建立在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手身上,他不知道摇滚的精神,可能是没有这种情怀。

  蒋明:这个是完全没有依据的,完全是信口开河。反而是很多人听了专辑之后就特别希望听现场。但我不否认有这样的例子在,他可以举例呀。

  卢中强:在现阶段中国所谓独立音乐行业来说,从专辑和现场的差距来说,比所谓的唱片工业生产出来的、唱片公司所拥有的流行歌手,要好一些。因为你要把一个烂东西通过后期的技术修整和各种方式把它做得有一定的可听性,其实是需要钱的。

梁欢认为随便去一个国内的音乐节就能发现中国摇滚/民谣歌手唱功不行。梁欢认为随便去一个国内的音乐节就能发现中国摇滚/民谣歌手唱功不行。

  论题7

  先技术后艺术

  梁欢:Sebastian Bach也是“玩摇滚的”,在唱歌这件事上,他能分辨好与坏,选择了用卓越的技术把要传达给听众的感情传达出来,而非“用破音和走音传达感情”,更非“用语言把听众绑架,将异己意见者视为“不懂艺术”。艺术在成为艺术之前,首先是技术活儿。

  李皖: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简单说,艺术需要技术,又不唯技术。比如,用不卓越的技术,也可能成就卓越的艺术。“艺术在成为艺术之前,首先是技术活儿。”这话大体不错。需要在这里提醒一下:艺术不是体育,艺术品不是高科技。艺术的高下,与竞技体育、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下,不是一回事。电视秀场等节目,容易对此产生误导。

  洛兵:艺术永远都是艺术。技术永远都是技术。这是两码事。工匠在所有地方都是工匠,当然有可能技术很好的,能成为很卓绝的艺术家,艺术的划分不是靠着技术来划分的。关于摇滚破音走音,这一句我不能理解。没有破音,那叫摇滚么?

  蒋明:在现在的流行文化和摇滚文化当中,像巴赫、迈克尔·杰克逊这样的人,确实像他说的,他们用卓越的技术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了。而他观点里提到的非破音和走音,就等于选了两个极端,等于把中间的东西抹掉了,不是好就是坏。世界上那么多歌手,都是用卓越的技术把情感表现出来的,有些人用唱法,有些人用内心。

  卢中强:这个我不同意,如果你能用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把音乐打造得非常完美,但是这个完美的方式当中就有可能包括破音和走音,只不过你形成的这套东西非常独特,在完全没有破坏音乐基本美感的情况下形成你独特的一套辨识度和独特的体系,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结语

  与其将梁欢的微博表现看作对音乐的探讨,不如看作是他的自我辩论训练,只不过辩论主题与音乐有关,该主题为:论歌手进行唱功训练的重要性。在辩论过程中,梁欢聪明地将范围牢牢限定在“唱功”上,即便他多次强调“唱功好坏不是定义音乐好坏的唯一标准”,但他仍然坚守唱功阵地,绝不将话题展开,去谈好音乐之所以好,光有好唱功够不够。梁欢将“唱功”具化为一系列条目,在此大旗之下,梁欢断绝了他所具体化了的唱歌与创作、才华、态度、灵魂等一切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发生关系的可能。

  梁欢认为唱功是基础,注重提升唱功是尊重听众的耳朵。不消说,这是当下大众最普遍接受的流行音乐审美观念。然而这一基本观念是否存在偏颇与谬误,事实上值得更多思索,比如,参与此次辩论的洛兵先生认为,“尊重听众的耳朵,是你用自己的才华,自身的气场,自身的魅力,去感动观众,并让他们感到愉悦。”但梁欢引发此次讨论的意义也正在于其科普、扫盲性质,至少在客观上敦促了人们对自身的流行音乐基础审美进行思考与反省。只要有所思,我们就能有所进步。在此意义上,梁欢值得感谢。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