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合作的百位明星:张歆艺想红得改名

2014年07月01日18:09   娱乐专栏  作者:潘冠   我有话说

  和我合作的一百位当红明星(连载中)

  明星教父深度解读娱乐现象

  文/潘冠 

  很开心在新浪娱乐开通个人专栏,今后将分享更多有乐趣、有营养、有深度的内容给大家。我希望大家穿过浮华纱幕后,能看到娱乐圈有文化有内涵的一面。

  首先把专栏的名称和大家介绍一下,“明星教父深度解读娱乐现象”,这是笔者大言不谗的自立的,但自信觉得在今后的文字中会让大家心悦诚服。亲自操刀推广张歆艺、金巧巧、杨坤、苍井空等一众明星,而后创办新媒体杂志《STAR!》(《明星微杂志》)接触和合作更多艺人,不需谈及对娱乐规则熟悉,更看重和明星朋友间的沟通相处,为什么有些艺人在繁花丛中姹紫嫣红,为什么有些明星却渐渐淡出人们视线,也许你会在这个专栏里一点一点找到完整的答案,我把和百位明星的合作这些经历和大家分享,但如果是你希望能在我的专栏中看到八卦爆料,劝君莫求失望,实不精彩。

  想红:靠作品和包装,话题只是点睛之笔

  我从大学未毕业就开始涉足娱乐相关的工作,但真正踏入娱乐圈是2010年。

  很不幸的是我刚开始在北京差点签约了一个带资艺人的娱乐公司,这样的公司有很多,也被称之为“骗子文化公司”,10万块打造一个新人,通过培训、出专辑、走通告、见剧组,有的还包括炒作新闻。这样的模式还是会让很多想在大众面前一展才华,想出名想成为明星的人趋之若鹜。其实这样的公司真正要做成这些工作那就不是骗子了,唯一能说明的就是梦想是有代价的,幸运之神不会在每个人身旁降临。我还确实有个别艺人朋友是在这样的模式成功为大众熟知,并成为真正的明星的。但这些少数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勤奋、有才华、有修养、有贵人相助。之后会重点说一下在这个模式下成功了的艺人,是一位非常有人缘有人气的明星,先卖个关子。

  带资艺人毕竟是小本经营,或是一些“骗子文化公司”的敛财工具,真正的艺人要成为明星,还是得靠自己的团队和经纪公司。很幸运的是当我看清带资公司的状况后,很快被影评人的宣传公司、唱片经纪公司、艺人工作室纷纷吸纳前往,其中经历颇为深刻受用终身并将不断和大家分享,这些累积的经验对分析娱乐现象也颇有裨益。

  近几年开始盛行明星创办自己的工作室,跨过经济上的考虑,对于艺人本身百利无一害,自己的团队更贴心,拥有主动权,且有为自己拼命的团队成员,拧成一股绳事半功倍,像李冰冰、范冰冰、黄晓明、李宇春就是首先尝到了自主团队的甜头,也让自己在娱乐圈步步登高。

  经纪公司在规模和资源上有更多的优势,动辄百万、千万巨资打造艺人实属正常,并非夸张谣传。艺人挤破门槛想加入到一些大型娱乐公司,也十足是因为“树大好乘凉”,这些资金花在了打造作品上就能成功,但现在更多的艺人希望用在话题炒作上,这样的艺人很多,特别是二线艺人,得不到好作品的垂青,只能通过话题吸睛,实属无奈。而一线明星拥有好作品的主动选择权,但依然对话题不离不弃,全因作品是正餐,话题是小食,大众茶余饭后依然可以咀嚼一番。

  举个例子,在我印象当中最深刻的艺人是张歆艺,我觉得张歆艺至今都不是大红的明星,但肯定是一颗红星,她的名字是一个Bug(缺陷),不太利于传播,因此会在红与不红中摇摆。刚刚接触她的时候张歆艺的经纪人颇为心急,“一个戏好相貌好的女演员怎么会出不来(红不起来)呢?”在我的印象中张歆艺还是一个人品很好的艺人。在早期她并无绯闻,《给我一支烟》等一些经典作品中诸如“叶子”等形象已经给一些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但时代不同了,好作品还得有好话题。有一段时间在推广上我们愁于如何制造话题,因张歆艺主演的电视剧《风声传奇》和周迅电影版的《风声》极有可比性,也曾给她挂上“小周迅”等头衔,但效果不佳,也全因《风声传奇》这部戏看点薄弱实在没能让观众为其买单。直到《北京爱情故事》“林夏”一角,个性独特讨喜,甚至煲足了心灵鸡汤,语录段子在微博上也广为传播,好作品是成就明星最好的途径,但这些并不够,而后她的分手和结婚的新闻就像及时雨一样,陪伴她一再登上头条,这个戏好人好的女演员终于出来了!但如果张歆艺想要更红,我劝她改个名字……

  未完待续,果断关注,下回更精彩。

  (新浪娱乐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张歆艺 明星 周迅 百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