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大盗》的戏服造诣与时尚影响

2015年03月30日18:22   娱乐专栏  作者:Archie   我有话说

  1967年的美国电影《雌雄大盗》(Bonnie andClyde,又译“邦尼与克莱德”、“我俩没有明天”)中的时尚元素在1960年代后半期成为流行文化,电影中的细条纹套装、半长裙、贝雷帽、薄毛衫带动了服饰流行的现象,其审美核心将1930年代的时尚精髓与1960年代的自由主义与叛逆精神相与为一,经典潮流又富有新亮点,毫无悬念的引领了时尚圈的风潮,树立了融合时代特征的“邦妮风”(BonnieLook)。“邦妮风”的深远影响一直持续至今,从未间断。

 图:《雌雄大盗》的两位主演——费·唐纳薇与沃伦·比蒂

  当电影《雌雄大盗》于1967年8月13日在美国上映后,评论界通同一气的予以贬斥与责难。电影中的暴力场面在当时仍属骇然听闻。在电影末尾,这对在1930年代犯下多宗抢劫与谋杀案,且多次冲破警察围剿的鸳鸯大盗——邦妮与克莱德,遭遇早已严阵以待的警方伏击,在骤然而发的枪林弹雨中,这对情侣还来不及喘息就已被射成了筛子状。影评人斥责电影的高潮段落极尽所能的渲染杀戮、满屏幕飞溅的血浆更让他们作呕吐饭。1967年8月的“纽约时报”撰文称‘《雌雄大盗》是一部赤裸廉价的闹剧,这对低能痴蠢的情侣经由电影可憎的歪曲,就像是“摩登蜜莉”(*注:美国音乐剧)中爵士乐时代的丑角,肆意尽情的嬉闹狂欢。’

图:《雌雄大盗》剧照、宣传照

  虽然起初在美国备受冷遇,在英国《雌雄大盗》却获得空前成功。1960年代,文化现象“摇摆伦敦”在英国发扬光大,影响范畴波及面广泛,时装界首当其冲。在当时,伦敦已然成为国际时尚界的焦点,《雌雄大盗》中女主角邦妮长及小腿的粗花呢紧身窄裙、V领毛衣、系在脖间的印花真丝丝巾、贝雷帽下时髦的齐肩短发——马上被冠以新名号“邦妮风”(Bonnie Look)。“邦妮风”很凑巧的迎合了新的审美与穿衣态度,迅疾刮起了热潮。接下来美国《时代》(Time)杂志将“雌雄大盜”选为1967年12月7日的封面,预示着电影即将在美国掀起的一连串文化震动。不知不觉间,“雌雄大盜”再次走进了美国公众与评论界的视野。

 左图:《雌雄大盗》的贴印照片;右图:“邦妮风”

  1960年代,美国原有的大制片厂制度体系开始没落瓦解,而欧洲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对美国电影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独立电影愈来愈受到主流认可;电影审查制度的力量也日趋衰落,电影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表达了。1968年2月,“雌雄大盜”于美国的再度公映适逢其时,导演亚瑟·佩恩(ArthurPenn)将现实、性与暴力运掉自如的相交融,不仅冲击了社会旧习与道德标尺,电影中洒脱叛逆的时髦与自由主义,更是意外的挥洒出非凡魅力。

 左图:《雌雄大盗》的贴印照片;右图:“邦妮风”

  邦妮与克莱德这对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民间传奇,带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走上银幕,在光影璀璨中折射出非同凡响的吸引力。在反战(越战)思潮与自由表达的呼声下,美国青年很自然的将电影中邦妮与克莱德反传统、对抗社会的情绪,对自由的追求,产生了共鸣。1960年代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投入社会,她们像男人一样拥有事业,还在性生活上绝对的掌控。“邦妮风”犹如一剂强心剂,鼓励女性不再受制于1950年代的唯唯传统,将紧身褡、衬裙、纹丝不乱的柔发全部拒之门外。编剧大卫·纽曼(David Newman)与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道“如果邦妮与克莱德生在今天(*注:指1960年代),毫无疑问他们将属于嬉皮士一族。这部电影实说了流行风潮与自身时髦的一簇人。无惧挑战的时尚感让这群人脱离了他们的时代与背景,叛逆古怪的风格让他们行走于既定的社会之外。”

图:《雌雄大盗》剧照、宣传照

  好莱坞的传奇戏服设计师多萝西·杰金斯(Dorothy Jeakins)原本是电影制作人的首选,但她当时另有邀约,于是推荐了还在I.Magnin精品百货公司任职于时尚插画师的新人西奥多拉·范·朗克尔(Theadora Van Runkle)。朗克尔回忆道‘我告诉多萝西“我对电影行业一窍不通,您真认为我行?”多萝西莞尔而笑,说道“鼓起勇气,你可以做到!”’后来,当朗克尔拿到剧本时,她恍然“读了第一页,我已经对设计方向了然于胸。我知道我的设计将会不同凡响。”谈到《雌雄大盗》的戏服设计,朗克尔道“他们(*注:指邦妮与克莱德)的衣着实际是人们在真实生活、工作中会穿上身的。”只不过电影软化了现实,让这些戏服与现实对比,显得更为光鲜与性感。

左图:西奥多拉·范·朗克尔的戏服设计手稿;右图:《雌雄大盗》宣传照

  当朗克尔将设计草稿带到片场,交予沃伦·比蒂(WarrenBeatty,*注:《雌雄大盗》的电影制片人兼男主角克莱德的饰演者)过目时。据朗克尔回忆‘他忙得不可开交,翻阅草稿时,左右手的两通电话都在线上,他唯一的回应就是“行”。接下来,导演亚瑟·佩恩捧着手稿,细密研究,反复思考。然后他站起身,将我揽住,兴奋得抓着我在房间里转圈跳舞。他说“如果电影的品质像你的手稿一样妙逸生动,我们必将成功!”’

 图:沃伦·比蒂

  邦妮的饰演者——女主角费·唐娜薇(Faye Dunaway)在电影开拍前,在沃伦·比蒂的勒令下开始强迫式的减肥,以期于银幕上写实诠释大萧条时期因营养不良带来的憔悴羸弱。费忌口主食,为自己定下目标减去25磅重(最后她成功减掉了30磅)。她回忆道‘我花了数周时间在公寓里不停的踱步,还戴上负重12磅的腰带不懈的锻炼。我所有的腕关节同时绑上了小负重,好帮助快速燃烧脂肪。除了睡觉和洗浴,从不取下它们。当我赶到德州“雌雄大盜”的外景地,整个人几近骨瘦形销。’朗克尔对费的敬业精神也赞不绝口,她由衷叹说“费简直是疯狂的完美主义者,她把减肥药丸当饭食。沃伦找不到比她更合适的戏服模型了。”

  图:摄影师米尔顿·H·格里尼(Milton H.Greene)镜头下的费·唐纳薇

  起初,费·唐娜薇以为自己将在电影中穿着男性化的长裤或牛仔裤,因为电影角色在抢劫银行,这样的装扮更方便逃路。但导演亚瑟·佩恩与沃伦·比蒂却不以为然,他们信心满满、目标一致,借由朗克尔别出心裁的设计,让邦妮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风格。

左图:西奥多拉·范·朗克尔的戏服设计手稿;右图:《雌雄大盗》剧照

  电影《雌雄大盗》中,邦妮的角色从美国中西部的女招待演化为抢劫银行的女贼匪,与之相配的戏服也在潜移默化中衔接过渡。一开始,邦妮穿着宽松褶皱、带纽扣的米色家居连衣裙和一双平底芭蕾舞鞋,甩着牛皮小手包,踏在灰沙扑面的乡镇小道上。(*注:沃伦·比蒂身高6英尺4英寸,费·唐娜薇身高则是5英尺7英寸,由于担忧被费抢去风头,比蒂特别交代戏服设计师朗克尔让自己的身高保持优势,于是费在电影中多数时间踩着平底鞋。)

左图:邦妮的米色连身裙;右图:贝雷帽搭配薄毛衫(邦妮)、斜条纹西装(克莱德)

  而当邦妮跨入匪行,她的服饰也愈来愈职业化。这对鸳鸯大盗第一次结伴抢劫银行时,邦妮已换上浅灰色的薄毛衫、脖间系着印花方巾、戴着一顶黑色贝雷帽;而紧张的克莱德不禁渗出汗渍,他身穿细条纹西装、头上挂着一顶报童帽,向观众传达了一种暗示:作为劫匪的男孩希望获得另眼相待。《纽约时报》(TheNew YorkTimes)认为细条纹套装的受众群不仅仅是男性,男装的设计素材同样可以运用于女装。据其观察:白色细条纹、底色牛津灰或黑色的套装,收腰的设计与略呈喇叭型的长裤,显而易见的,它们不仅适用于年轻男性,同样受到年轻女性欢迎。

  左图:西奥多拉·范·朗克尔的戏服设计手稿;右图:身穿细条纹西装的克莱德

  电影中还有一幕,克莱德只身裹着一件纯白的紧身背心,裸露了他坚实有力的臂膀,宛然成为“男人中的男人”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注:美国男演员)的化身(有趣的是,真实生活中的克莱德是双性恋者)。这对情侣游走于美国中西部,与大萧条时期穿着污渍斑斑的衬衫、破旧磨损的粗布工作裤、戴着褪色草帽的贫农们对比,邦妮与克莱德的穿着打扮(半长裙、贝雷帽、细条纹西装)简直不战而胜。

 左图:克莱德的套装装束;右图:裹着紧身背心的克莱德

  虽然电影的背景时间设置在1930年代,但朗克尔并不打算追随照搬当时的潮流,雪纺布料、高腰裤被她一一否决。在发型设计上,“雌雄大盜”却遭遇了设计界的非议批评。朗克尔建议还原历史真实,但与两位主演意见分歧。据她回忆“我打算让费梳着波浪形的烫卷发,而沃伦的发型则中分,颈后毛发剔高。我想如果这样做简直要了沃伦的命,他无论如何也不答应。”朗克尔认为克莱德这个人物是“既古板拘谨,但又深谙享乐的矛盾体”。斜纹软呢夹克、背心与无袖汗衫——朗克尔为克莱德订制的衣橱既突出了电影人物的特征,实际也是沃伦·比蒂的真实写照。

 图:西奥多拉·范·朗克尔为《雌雄大盗》次角设计的戏服手稿

  为了彰显邦妮无拘无束、随性而为的个性,朗克尔刻意让观众自由揣度邦妮究竟穿没穿内衣?朗克尔道“我认为这大概是珍·哈露(JeanHarlow,*注:1930年代的美国性感女星)之后,美国银幕上再一次出现……戏服里面一丝不挂的角色了。”朗克尔借助斜线剪裁好让裙子更有飘逸感,而抽纱细节和复古配件的加以利用又让造型更趋完整。这样一来,既贴合了1930年代的时代感,又符合当代的审美。费·唐娜薇记得自己对朗克尔设计的诺福克短外套赞不绝口,甚至电影开场邦妮穿的那件可怜巴巴的连身裙穿上身也让她自信“正点”。

 图:《雌雄大盗》剧照、宣传照

  而谈到电影《雌雄大盗》中贝雷帽的大量运用,朗克尔笑说‘当我还是孩童时,非常推崇一个叫莱斯利·吉尔(LeslieGill)的摄影师,他为“魅力”(Glamour)杂志工作,常常外派海外拍摄采稿。他的模特儿永远戴着徽章贝雷帽,这即是创意汲取的源头。’1930年代的美国,大银幕上,贝雷帽女神形象不胜枚举,从琴逑·罗杰丝(GingerRogers,*注:美国女演员)到琼·克劳馥(JoanCrawford,*注:美国女演员),贝雷帽于造型的点睛之笔让它蔓延为全国性的时尚。二战后,人们开始追逐新的时尚,贝雷帽逐渐不再受到青睐。而“雌雄大盜”的热映让贝雷帽热潮再度盛行。1968年1月底,费·唐娜薇来到巴黎出席“雌雄大盜”的法国首映式,当她步出轿车,视野所及一片贝雷帽的海洋,场面叹为观止。她惊喜道“我的上帝,每个人看起來都像我。”之后,费·唐娜薇更回忆‘巴黎首映当晚,我回到乔治五世大街的酒店,一个装满了贝雷帽的邮包安放门口。它寄自法国比利牛斯,那里有法国传统的贝雷帽生产厂。他们告诉我,自从“雌雄大盜”上映后,贝雷帽每周的市场需求量高达5000至12000件,为此他们由衷感激我。’

 图:头戴贝雷帽的费·唐纳薇

  朗克尔对半长裙(低于膝盖的铅笔裙与A字裙)的个人创意与美学意识,也打破了1960年代迷你裙和直筒连衣洋装垄断时尚的专利。约翰·费尔柴尔德(JohnFairchild),这位让“女装日报”(Women’s Wear Daily, WWD)一统江湖的执掌人,预言:受到“雌雄大盜”的影响,半长裙将成为1969年下旬流行趋势的主流。“邦妮风”效应以极速蔓延之势波及世界各个角落,很快这股热潮自伦敦、巴黎后,又席卷了纽约。美国各地,随处可见“邦妮风”的效仿。年轻女孩或是嬉皮士,不约而同的戴上贝雷帽、系上方巾、穿上半长裙。费·唐娜薇冷静洞鉴,认为“邦妮风”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用女性化的方式再塑阳刚风格”。

  左图:费·唐纳薇拍摄的电影宣传照;右图:《星期六晚邮报》(1968年9月7日)封面

  一天,费·唐娜薇走在伦敦的国王大道上,一位没有认出她的时尚摄影师,为她抓拍了几张照片。当时‘我穿着深色的半长裙、束带毛衣、戴着一顶贝雷帽。几天后,一张照片刊载于媒体故事,这篇文章着重分析了“邦妮风”效应的深远影响。没有人,包括摄影师,认出照片中的人就是邦妮正身。’多年后,费·唐娜薇在自传中侃侃訚訚。流行轮回、潮流波动。时隔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在复古、回归这一系列的时尚风潮之下,“雌雄大盜”中的时尚元素、“邦妮风”的经典影像,始终被时尚界参考与复刻、致敬与铭记。(完)

  文字:Archie,图:个人收藏扫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雌雄大盗 戏服 时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