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IP改编影视剧的雷区千万别碰?

2016年06月21日09:25   娱乐专栏  作者:影艺独舌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影艺独舌 jin

  最近,影视业界动荡不断,先是上海电视节期间编剧汪海林的“声讨文”掀起一片声浪,后李安在电影节期间又给中国电影“泼冷水”,呼吁从业者慢下来。

  一时间,关于影视业泡沫的言论充斥各处,首当其冲的就是IP改编作品。仿佛为了印证这一说法,先是号称国内首部全真人CG电影《爵迹》“精心”制作的预告片被业界和观众骂出翔,后传出电影《三体》跳票,虽片方已“辟谣”,但含糊不清的说辞并未打消大家的疑虑。

  《爵迹》人物形象

  电视剧领域关于IP改编作品更是一直与“骂声”相连。去年,大家看到2016年剧目时都被吓了一跳,因为大多数都是所谓的“大IP改编作品”,也因此2016年在当时被称为IP作品的大年。但如今,2016年过去一半,在上半年播出的大IP改编作品中,鲜有口碑不错者。

  近来,剧版《余罪》第二部由于逻辑不通、人物改编纸片化等硬伤问题被原著作者常书欣炮轰,更是把这一问题推向高潮。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从业者“拼死拼活”的抢夺大IP版权?改编到底可为吗?有哪些得失呢?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梳理。

  改编剧不受粉丝待见,原作者为什么还要把版权卖出去?

  大IP改编依托于“粉丝文化”,而“粉丝文化”玩的最好的莫过于郭敬明了,从《小时代》到《幻城》再到《爵迹》,无一例外。这对于影视市场来说本无可厚非,毕竟任何一部作品都需要观众。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第一,优秀作品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快餐式”写作永远不会出好作品;第二,优秀作品的衡量标准太过单一,基本上靠数据支撑;第三,陷入盲目的好莱坞、日韩崇拜,学习到的只是皮毛,或是连皮毛都懒得学习,只靠照搬或是只作为噱头;第四,对大制作的宣传太过简单粗暴,一谈费用具体分配就说不出个所以然。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些手握IP版权的人对他/她所持有的作品并不了解、热爱,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IP版权运作”,既然已经是运作行为了,还指望有情怀就是奢望了。

  IP改编刚兴起时,很多粉丝去呼唤制作方好好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很抱歉,有的人就是做不到。可能有人会问了,那原作者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作品,任人“糟蹋”呢?

  首先,这不可否认是一个商业行为,说的难听点,大家都需要吃饭。你有能换粮食的粮票,还能攥着只喝水?其次,这是文创行业知识产权价值的具体体现,会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创作行列,进而有产生更多优秀作品的可能。最后,这是一个作者对自己作品由文字到影像化的殷切期待,这是任何一个作者都不能拒绝的诱惑。

  这些改编剧为什么“人人喊打”?

  然而,与IP版权交易如火如荼的现象相反,近几年的IP改编作品大多遭人诟病,比如《华胥引》《盗墓笔记》《清宫绝恋》等等,数不胜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从本质上来说,小说的文字化和影视作品的视频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媒介,且影视化是由创作者的个人趣味决定的,肯定不会符合每一个书粉的期望,因此不论怎么改都会被骂;同时,IP之所以成为IP,是因为这些作品中总有那么一点或是几点吸引读者,但这就意味着会有数不清的作品利用同一点来吸引读者,出现的多了,看点也变成了雷点,让人唯恐避之不及,这样也就失去了作品的独特价值;接下来就是审查的原因了,众所周知的事就不赘述了。

  还有几点不得不提:改编编剧水平有限,这是无法回避的硬伤,虽然现在的电视剧动辄采取美剧的叙事方法、创作方式,但写出来的东西却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制作水平有限。这一点主要针对奇幻类题材,还是《三体》书粉的那句话:“宁愿过10年,等中国影视制作水平达到的时候再拍”;急功近利的市场属性驱使,现在的很多影视制作公司争着登陆新三板,抢着要上市,有了业绩要求,谁还能安安静静的等着你做长期准备?股东们就不会答应....。。

  改编的雷区都有哪些?

  当然,在目前的这个势头下,改编不会慢下来,毕竟抢到的版权还需要消化。那就简单以一个书粉的角度,说说改编大IP的时候要避开的雷区吧。

  拿已发布消息但还未见作品的项目来说吧,《如果蜗牛有爱情》《美人为馅》同属于丁墨创作的推理小说,其中涉及罪案、血腥、暴力的情节,但依据总局的审查标准,这些元素的痕迹需要弱化,那这一类改编就需要以情感为主、破案推理为辅,主要塑造男女主角间的爱情,也能吸引大票粉丝,前提是一定要让男女主角“像个人”;《微微一笑很倾城》讲述的是男女主角从游戏中的虚拟关系到现实世界的相爱,涉及到游戏的改编一向是“雷区”,扑街的不在少数。像这部小说游戏与现实相结合的作品倒是少见,重点是能否保证这两个元素配合相当,既不要舍弃游戏元素直接改成校园爱情剧,也不要抛弃现实改成二次元画风。这几部都属于现代都市题材,用心做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接下来要说的是古代玄幻、架空、权谋等类型,这些题材的挑战性相对来说更大。《诛仙青云志》《幻城》《择天记》都属于东方玄幻,就之前的同类型国产电视剧来说,特效是一大心病,上海电视节期间有论坛观点“中国特效的问题不在技术在审美”,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说,特效总监一定要选好,不要求审美多好起码要正常。其次,幼稚的人物关系设定和丧失逻辑的剧情走向也是这类型剧的通病,改编的时候还是找靠谱点的编剧吧,否则只能出雷剧。

  《东宫》《扶摇皇后》《孤芳不自赏》《凰权》基本都可以归为女性传奇权谋剧,这类型最怕的是玛丽苏,就是那种男一到男n全爱女主,而且爱的毫无理由。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女性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其实没有太大的自由和权力,请千万不要出现类似“女皇”的那种设定:朝堂上可以力战群臣,战场上可以以一敌百,爱情里无往不胜。如果一定要这么“全能”,那就给女主角安排惨一点的身世或是被其他角色欺负的戏份吧,至少可以平衡一些。

  最后,还是奉劝一些想钻空子的人,同性题材尽量不要碰,否则下架不只会毁了所有人的心血,更侵犯了只想安静YY的书粉们的梦(白眼)。

  盲目的粉丝少了,大IP改编作品前景堪忧

  其实,改编作品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像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李安的《卧虎藏龙》等都是电影帮助原作影响力无限扩大的作品,而我们现在所谓的大IP改编,往往是形似而神不似,有的甚至只要名字和人物关系,完全是另一部作品的创作,但又因水平有限而止步佳作,讨得两嫌。这其中,最受伤害的就是付出真切感情的书粉。

  《三体》曝出“跳票”消息时,兴奋的恰恰是其书粉,很多人都直呼“松了口气”“喜大普奔”,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绝对值得每一个从业者深思:当依托于粉丝文化的大IP改编行为遭遇粉丝的唱衰后,离大家认清IP泡沫的真相还有多远呢?到时候,是不是还有创作者在坚持“内容为王”呢?

  如今的影视项目,好像不提用好莱坞特效团队、美剧叙事结构都不好意思叫大制作一样,关键是能不能拿出作品说话呢?可千万别再甩出《爵迹》一样的效果来吓人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爵迹 余罪 东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