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聊原装和高仿好莱坞大片的中国综合征

2017年04月10日 10:29  娱乐专栏  作者:徐元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徐元

  虽然《金刚》和《极限特工3》都在国内轻松“破10亿”,然而,中国资本参与的好莱坞大片,目前仍然是一桩赔钱买卖。症结出在哪里?下面的深度长文尝试解答。

  1.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一开场,《长城》在美国既不叫座又不叫好的尴尬,就被主持人拿来开涮了:马特·达蒙居然不去演注定拿奖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反而是“梳着辫子”,“演了一个中国电影”——更糟的是,这部中国片还“赔了8000万刀”——段子讲完,包括达蒙自己在内,台上台下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都哄笑了起来。

  没错,遍布美国大街小巷的《长城》海报上,主打的正是“美利坚之子”马特·达蒙那张坚毅英勇的国字脸,可乡亲们除了在首映的那个周末捧了捧场,之后就不再买账了;而一伙“职业”影评人更是送上了一面倒的差评,其毒舌之程度,远比那些“阻碍了国产电影发展”的中国同行要狠多了,比如《洛杉矶时报》影评人Kenneth Turan的这一句:要说有什么电影能体现人傻钱多,那么此片正是典型。

  造价高达1.5亿美元、集结了中国首席导演、美国首席男星、奥斯卡级编剧、世界顶级特效团队的《长城》,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两大任务——1。“中美两地卖座”(经济),2。“输出中国文化”(政治)——现在看来,两个任务都失败了。

  2.近期,同样由景甜主演、同样是怪兽片、同样由万达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传奇影业(Legendary Pictures)出品,《金刚:骷髅岛》的钱景看起来也不够乐观。该片制作成本1.9亿美元,尽管仍在上映,但北美票房基本就要止步于1.5亿。此外,虽然在中国卖座不错,票房已经迈入10亿大关,但其他“海外市场”反响都很平淡,再算上宣传营销费用(好莱坞大片的“规矩”是制作成本的1/3到2/3),以及与影院的分账份额,基本可以判定,该片也会亏损——只是应该不会像《长城》那么严重。

  其实,奥斯卡上大家嘲笑《长城》的重点,不在于是不是“中国电影”——近年在好莱坞成为“灾难”的赔钱货,比如《宾虚》《独行侠》《异星战场》等等,不也都是好莱坞六大制片厂的重头项目?所以,“人傻钱多”绝非中国土豪的专利。只不过,《变形金刚》之流一直在挣钱,所以虽然傻得冒泡,还会不停地拍下去,而《异星战场》的原著,再是一个著名的“大IP”,也不得不束之高阁。

  说到底,好莱坞拍电影只有两条规矩——1。挣钱,2。如果不挣钱,起码成本不能高,而且还要争取拿奥斯卡。第一条规矩是好莱坞存续至今的无上铁律,而第二条,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服务于第一条的:影片获了奖就有了票房,或者至少“成全”了导演演员们,好让他们今后拍出卖座片。

  所以,一部电影傻不傻,完全不重要,只要它能卖座,傻上了天也无妨。《长城》也罢,《金刚》也罢,真正的错误不在于启用了“大甜甜”,更不在于剧情的蹩脚(实则大抵也符合“好莱坞大片”的平均水准了),关键在于它们都不够卖座。特别是,这两部电影明明都有中国老板买单,但却没有学到“中国制造”成本低、生产快的优良品质,反而拖拖拉拉浪费了大笔的资金——不就是违背了上述的那两条规矩嘛。

  换言之,如果《长城》没有蚀本,是不会变成好莱坞的笑话的。相反,哪怕电影拍得像是个笑话,只要能卖座,它就不会真是个笑话。稍早之前的一部奇片《极限特工3》,就是这样的生动例子。

  3.与《长城》在美国高开低走的同时,《极限特工3》在中国则跑成了一匹票房黑马。

  最终,极其巧合,这两部电影的中国内地票房都是11亿人民币,而北美票房都是4000万美元。但是,一样的数据背后,却藏着不一样的道理——首先,《长城》的造价大约是《极限》的两倍,而且,前者作为“国产大片”,宣传攻势几乎可以说是身为“进口片”的后者的100倍,就好比买彩票都中了一万块,但一个花了两万,一个花了五千。

  为什么《长城》事倍功半,而《极限》则事半功倍?问题大概出在这里:尽管《长城》通篇有六成的对白是英语,可骨子里讲的却是年轻人并不感冒的“忠君爱国”“牺牲小我”之类的老八股;相反,讲组织不可靠、规矩不用管、耍酷就能救世界的《极限》,一身的美范儿,才是现在的中国主流观众喜欢的调调。

  而且,虽然《长城》有马特·达蒙,而《极限》有甄子丹,但大家的感觉是,前者是一个“国产片”,而后者是一个“美国片”。于是,要看视听刺激的“大片”,还是好莱坞电影值得信赖,起码特效不是五毛钱的。总之,《长城》和《极限》,一个太土,一个够洋。最终,一个雷声大雨点小,另一个闷声发了大财。

  4.事实上,《极限特工3》和《长城》一样,也是“中美合拍”。在《极限》的片头,派拉蒙山峰之后,分明就是两家中资企业上影集团和华桦传媒的标识——2016年,上影及华桦就和派拉蒙签署了合作协议,会在未来三年内负担后者每部制片费用的25%(按:近期有消息指出,作为国企的上影,由于受到国家外汇管制的政策影响,可能无法履约)。

  掌握了这层背景资料后,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极限》比《长城》拍得更鸡贼、更拙劣。

  你看,在《长城》里,马特·达蒙顿悟了“信任”的奥义,志愿加入我军,与景甜大帅一起肩并肩,最终歼灭了怪兽,虽然拍得敷衍僵硬,但至少这个角色从心怀鬼胎,再到犹豫不决,进而坚定信念,当上英雄,这一路的“人物塑造”,还是合乎剧作原则,讲究起承转合的。可是,《极限》从头到尾,范·迪塞尔和甄子丹都是好人,等他俩真正联手之后,坏蛋们就被砍瓜切菜一样的团灭了——大结局“反高潮”到这种程度,堪称是美国肌肉动作片的一座里程碑了。

  那么,如果甄子丹才是幕后大Boss(哪怕是怀有崇高目的的悲剧型反派),让他率领托尼·贾和迪塞尔来一场殊死搏杀,《极限》岂不会比现在精彩至少10倍吗?——好莱坞的编剧们当然不会不知道,但是,片方经过某种微妙的数学计算后,有理由相信,甄子丹演大坏蛋,很可能会“冒犯中国市场”——编剧举手:那我们换一个欧洲人吧?制片人:他能换来人民币吗?……还有,别忘了,把帅小伙吴亦凡也写进去。

  所以,当《长城》用中国资本、国际团队、好莱坞大明星的组合,来尝试“全球出口”的同时,《极限特工3》则执行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路线:好莱坞正在以一种“出口转内销”的形式,为中国市场订制“美国大片”。

  这和《钢铁侠》为中国特供3分钟剧情、《变形金刚》让中国国防部长放话收拾霸天虎、《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请中国航天局来帮忙之类都不一样了。之前,不管是粗暴的植入,还是妥帖的嫁接,好莱坞大片里的“中国元素”,都是副线,都以不影响主线索叙事、尽可能兼顾中美两地市场接受程度为原则。可是现在,汤里的葱花升级成了主菜。

  换个角度看,只要能卖座,曾经算得上是好莱坞创作红线的情节逻辑、剧作规则、角色成长等等,统统都可以靠边站了——谁说我们不能“价值观输出”了?

  5.《极限特工3》的谄媚或许太直白。而比它稍早的《降临》,反映出的态度则暧昧了很多。

  和《极限特工》不一样,《降临》基本上可以判定是一部“传统”的美国电影,也就是说,是那一类美国人主要依着美国人自己的性子、秉承“虽然不知道海外观众会不会喜欢但无所谓啦”信心而拍出来的电影。在它的原著小说里,压根没有要和外星人开战的情节。但既然是一部好莱坞大制作了,这类的桥段又实在是避不开的例牌菜色。所以,在影片自创的情节里,一位中国将军成了最大反派,他决意要跟外星怪物开战,于是地球文明危在旦夕。幸亏,英勇的女主角在最后一分钟成功阻止了他,迫在眉睫的星际大战就此消弭于无形。

  在这一线剧情里,几次强调了俄罗斯会亦步亦趋服从中国的安排,而我们都熟悉,在以往的美国电影里,俄罗斯/苏联才经常是麻烦的源头。《降临》里的变化,当然是创作者基于当下国际政经局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一种下意识反应,可是到最后,中国终归没有作恶,很难说不是出自好莱坞对于中国市场的敬畏。

  这里当然有一种显而易见的拧巴,继续让俄罗斯当坏人其实没什么不好(“战斗民族”一般也不在乎),但是创作者们并不愿意。无疑,他(们)的出发点也绝非空穴来风,只是当“中国威胁论”和“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两股意志同时发酵时,好莱坞人难免会有些精神分裂。

  不管愿不愿意或者有没有能力为中国效劳,“中国”,实在是太绕不开了——你看,《金刚狼3》里,狼叔藏X教授的地方,虽然在墨西哥,但却是一家上海公司的地皮;《爱乐之城》里,女主角男友的哥哥用中文接起了电话,然后大夸中国人搞工程的速度;《太空旅客》的倒霉男主角,闲来无事学外语,选中的正是中文——这些“中国情节”,八成都是编剧在不经意间写到剧本里去的,基本上也不代表什么观点或情绪,大体是对“现实”的中性还原。

  而让甄子丹、姜文、吴亦凡主演《星战外传》和《极限特工》,则显然是美国人对中国市场的主动示好了。不过即便如此,具体操作上的逼格,还是高下立判的。至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那位碎嘴子的黑人制片人放言,一定要拉到投资,哪怕去中国也在所不惜,则体现的是大多数美国电影人,面对中国东家(资本/市场)这个高大、黝黑、陌生的情人时,莫可名状又百感交集的复杂滋味。

  (当然,好莱坞电影为何启用景甜老师……个中缘由,是至今没有人能够破解的、任何经济学原理或逻辑推理都爱莫能助的世纪之谜。)

  6.第一大和第二大的电影市场,有无数的理由互通有无,共同富裕。尤其在这个美国提供品牌、中国负责制造的地球村时代(看看你手里的苹果手机和脚下的耐克球鞋吧),两者在电影领域的买卖,只能说还太小又太慢,国际贸易领域的“中美国”(Chimerica)景观,在电影业还不大看得到。

  可这又实在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急功近利的结果,就是生出《极限特工3》或《长城》这样别扭的怪胎。好莱坞有长达百年的繁荣,而它之所以长盛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美国(商业)电影一直牢牢地坚守着创作的基本规律,用流畅动人的故事来响应“正常人类的情感”。即使人民币玩家能够买下整个好莱坞,可想要长治久安,这个根基不能动摇;反过来,好莱坞的中国攻略,也绝不能绕开这条铁律,否则无非是侥幸挣短线。

  今天的中国电影与美国电影,互相抛着媚眼,可不管谁进谁退,总像是一对彼此踩脚的舞伴。而且,他们还互相传染式地患上了一种不妨称之为“好莱坞大片中国综合征”的怪病(这“好莱坞大片”,有的是美国原装,有的则是中国高仿),似乎都成了邯郸学步故事里的那个燕国人,自己走乱了方寸。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甄子丹 吴亦凡 姜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