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来袭?群魔乱舞时代谁在颠覆电影

2014年08月06日17:21   娱乐专栏  作者:王玉年   我有话说

  在电影行业,听到越来越多的声音就是“颠覆”,电商颠覆售票,粉丝经济颠覆电影营销,IP颠覆电影制作……最新的消息是,弹幕要颠覆观影体验了。

  仔细想想,电商就是网络售票低价促销,众筹的概念老外几年前就开始搞了,还不像咱们那样涉及非法集资,娱乐宝本质是投连险,这个概念德国人投资《终结者3》的时候就已经玩过了,粉丝经济和好莱坞制片厂年代的明星制度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谓IP,那不就是品牌吗,你以为乔治卢卡斯和迪士尼那么多年都干什么去了?

  所谓“颠覆”,大多数都是隔靴搔痒的概念,就好像郭德纲说的:“你用痰桶炒个菜,这就叫创新了?”

  相比之下,更多实质性的颠覆我并没有在贵国看到。比如罗伯特泽米吉斯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完成的《极地特快》,卡梅隆用虚拟摄影机和其他高新完成的《阿凡达》以及一系列3D拍摄转换技术,彼特杰克逊48帧/秒完成的《霍比特人》,诺兰结合虫洞科学研究拍摄的《星际穿越》。4K很牛逼吗,去年戛纳日本人就已经开始演示8K电影了。中国巨幕出来的时候引发了一阵骚动,我一直挺纳闷的,这玩意儿怎么这么像电脑市场攒出来的兼容机呢,还有那个片头画面为什么那么难看啊?

  在一个缺乏创意,没有安全感的工业环境下,炒作概念的确是很多人习惯使用的武器。贵国善于颠覆,落后了很多年总想迎头赶上,遇到新概念,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康有为当时变法,号召让中日合并,让伊藤博文来当中国首相。慈溪如果真听了康圣人的建议,不知道会成什么样?

  我刚开始做媒体的时候,《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中国电影开始了年票房30%增长的大跃进。新开的影院甲醛味都没清干净,就开始开门纳客,而且清一水的数字银幕,3D银幕,国家给补贴,1.3K也都装上,反正观众也看不懂。有位好友说在老家看《变形金刚》,全场只有一边的喇叭有声音,居然没一个观众抗议投诉,大家都看得可起劲了。

  中国的电影行业发展太快了,以至于出现了巨大的脱节。说到底,咱们的人民群众太饥渴了,你稍微给点像样的东西,大家就一窝蜂争抢,这是因为之前落后太久的缘故。所以在这个不成熟的市场,才一切皆有可能。不过也请悠着点,想想香港电影是怎么完蛋的,ATARISHOCK(不知道的请自行百度)是怎么发生的。

  就拿弹幕这个事情来说吧。我承认自己多少有点电影原教旨主义情结,不大能接受一群人在影院举着手机吐槽,有本教剪辑的书名是《眨眼之间》,电影的细节,剪辑摄影,演员的各种细微表演真是转瞬之间的事情,这些东西也成就了电影之美,您一低头,什么都没了。100多年了,这么一个艺术形式还可以生生不息,一定有属于自己的道理。

  其实也大可不必愤愤不平,人家并不把这里当成影院,只不过是放大的客厅而已。看的也未必是电影,电影院连球赛都能放了,过两年还可以语音视频吧。十几年前,大多数的电影院都被改建成了卡拉OK、迪厅和旱冰场,搞破坏这个事情,咱们特别擅长。

  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起码是主流商业电影),李安说,人们不断通过故事寻找存在的意义,战胜恐惧。观众在类似于洞穴的黑暗影厅,通过仪式感寻找自己,这毫无疑问是电影院存在的目的。以前看电影不玩手机,用屏幕晃到别人的眼睛是起码的礼仪,现在反而是集体狂欢了。

  我尊重每一种娱乐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尊重创新和发展。未来十年,电影行业一定会有更加极速的变化。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姿态来迎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电影 颠覆 弹幕 电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