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片《监视者们》:从《跟踪》说起

2014年09月16日15:38   娱乐专栏  作者:杀手里昂Leon   我有话说

  文/杀手里昂Leon

1

  韩国电影《监视者们》翻拍自六年前的一部香港电影《跟踪》。很有趣的是,在香港版本中饰演警察的跟踪者任达华在韩国版本的结尾中摇身一变成为了被警察跟踪的窃贼。韩国版本中这种突如其来的设定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拍摄续集所埋下的“未完待续”的伏笔,另一方面也有向前作致敬的意味。 

  无论是主要人物关系的设定还是故事情节的推进,韩国版本对香港版本的还原度都很高,有些情节几乎就是赤裸裸的情景再现。然而,毕竟从属于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根植于不同的电影土壤,即使情节上的高度重合仍然无法阻止两部影片反映出的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和电影风格。 

  在游乃海执导的《跟踪》中,有这样一个桥段:以梁家辉为首的劫匪刚在一家珠宝店实施完抢劫,由于其中一个劫匪在抢劫中没有掌控好时间而差点误了大局,于是劫匪之间起了内讧厮打起来,正当双方对峙紧张之时,林雪饰演的劫匪却忽然发现对面楼有一个女人正在脱衣服,不一会,所有的劫匪都将目光投向了对面楼上的那个女人。于是,导演便将一场男人之间的暴力行为转化为男人们的集体窥淫,用性这一对男人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取代了暴力进而转移了男人的注意力,也顺便缓和了劫匪之间的矛盾。而同样的段落在韩国版中则是这样处理的:郑宇成饰演的劫匪头目二话不说走向违反计划的劫匪面前一通海扁,犯错的劫匪被打的满脸是血。通过这一桥段对比可以发现两个版本之间的不同:游乃海版的《跟踪》明显打上了银河映像的标签,十分风格化,擅长控制影片节奏与观众情绪。而韩国版的《监视者们》则更具商业类型化特征,对于暴力的处理简单粗暴直接,目的就是能够更为直观的刺激观众感官,实现更多的商业娱乐效果。的确,在女主角的选择上,也可以窥视出韩国电影的商业化运作,《监视者们》中的女主角韩孝珠明显要比《跟踪》中的徐子珊漂亮。 

  如果按照类型来划分的话,《跟踪》与《监视者们》应该都属于警匪片。只不过两部影片中的警察作了更为精细的划分,属于警察内部监视犯罪者的特殊组织。这种以跟踪或者监视为题材内容的警匪片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和环境中便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气质。两部影片便分别利用各自所处的空间环境为影片注入了不同的血液,打下了鲜明的标签。 

  香港虽为国际化大都市,但由于其地方狭小、人口密集,于是熙熙攘攘的闹市区、狭窄逼仄的巷道、拥挤的居民楼、码头、茶餐厅、公交站、天台等空间环境便成为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场景,也注定了这个弹丸之地不适合拍摄大格局的电影,小格局的电影在香港电影中便成为了一种常态。然而,就是这种小格局的地理空间却为《跟踪》这部电影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叙事张力。因为这种警与匪的跟踪与被跟踪的近身行为在相对狭窄的空间格局中更容易营造出一种紧张气氛与戏剧冲突,无形之中为电影的叙事添加了张力。 

  虽然韩国在地理空间上也并不富裕,但在影片中却尽力试图营造出一种大片的格局与气势。在《监视者们》中,共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激战场面。第一次是劫匪第一次抢劫之后与警察的汽车追逐赛,第二次是劫匪在第二次抢劫未遂之后与警察的最后火拼。这两个段落都是通过汽车追逐,激烈的枪战等营造出一种商业大片的气势与格局。然而,在《跟踪》中,这种激烈的枪战场面却相对弱化。在《监视者们》中出现的第一场警匪之间的激战在《跟踪》中直接省略掉。而《跟踪》对于警匪之间的第二场激战场面处理得也相对含蓄内敛。大部分场面采用手持摄影机的晃动镜头远景拍摄警匪之间的混战,让摄影机时刻保持与这场激战的距离,有一种疏离感。 

  银河映像出品的电影大部分都有这么一个特征:不管影片再怎么冷峻残酷,影片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丝温情的流露。在《跟踪》最后,任达华被饰演劫匪的梁家辉用剪刀扎中了脖子的动脉,生死未卜。这时,导演却让任达华用一个笑话缓解了死亡的残酷,为影片涂抹上了一丝温情与希望。而在韩版的《监视者们》中,薛景求饰演的警察在身中数刀之后却突然满血复活,爬起来跟没事人儿似的继续追踪犯罪分子,犹如打不死的小强,太过于追求影片的戏剧效果。 

  或许,由于银河映像电影的风格太过于鲜明,这种鲜明的个性化标签具有易识别性及唯一性,以至于一旦观众在头脑中印下属于这种标签的风格特征,便很难再去融入这种标签之外的风格属性。虽然韩版的《监视者们》在翻拍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的处理,将这一小格局香港本土的风格化电影向韩国商业类型化电影转变,但是有银河映像风格的珠玉在前,《监视者们》的确很难再给观众那种眼前一亮的惊喜。就如同香港的《无间道》,被好莱坞拿去重金打造出的《无间行者》一样,华而不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监视者们 跟踪 任达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