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的题中之义和话外之音

2014年10月11日15:10   娱乐专栏  作者:李星文   我有话说

  影视独舌第124期

  《北平无战事》首日北京卫视50城收视率0.65,作为一部不被“看好”的正剧来说已经不低,但这没有用,早有人等这要做一篇“没有收视”的文章。然后“不像美剧”也成了一项罪名,生搬出一套美剧的叙事程式来套,每一处足和履的摩擦都成了脚的罪状。

  这些浮云还没散,《北平无战事》的收视率进入全国前三了,报丧的自鸣钟们闻风而停。但很难说,假使过两天收视率跌下去了,他们还会不会再度奏响强音?如果是电视剧产业链上的人,他们对收视率再敏感也不过分,人家就是干这个的。如果是创作和评论系统里的人,你们那么敏感收视率干什么?尤其是搞评论的,不正是因为“唯收视率”的评判标准有严重的缺憾,你们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么?

  话休絮烦,回来说剧。《北平无战事》已经播了15集了,现在完全可以断定,这是一部不能用寻常的“市场规律”和“编剧宝典”来框的剧,但仅凭强大的戏剧张力、丰富的台词内涵和出色的影像效果,它就已经是一部好剧了。对于十年前的主流电视剧观众来说,这部剧的进入一点儿也不难。但对当下的观众来说,我指得是那些习惯了被编导掰开揉碎喂饭的和一味追索辛辣调料的观众,可能得适应一阵子。其实都没问题,中等以上智商的普通人都是它的适龄观众。

  (1)两个字:稳妥

  铁血救国会的宗旨是,一次革命,两面作战,既反对共产党的恶化,也反对国民党的腐化。有腐化必有行贿、受贿,第一场重头戏就是行贿。

  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的公子方孟敖(刘烨)因拒不执行轰炸开封的命令,被送上特别军事法庭。方行长的手下崔中石(祖峰)前往南京四下活动,为其开脱罪名。崔中石拜会负责调查的党通局要员徐铁英(陈宝国),上演了一场讨价还价的好戏。崔中石在门口即以名贵钢笔向徐的秘书行贿,并且托以文人风雅之名,结果碰了软钉子。

  崔见徐,一个操南方口音小心试探,逐渐加码,另一个不露声色,暗藏狮口。祖峰演过理想主义者李涯,似乎拥有一种净化丑恶的魔力,这场本质肮脏的行贿戏,由他演来倒成了一种忍辱负重和伶俐机变。而宝国是好人和坏人都演过无数的,可以不羁,也可以猥琐,可以凛然,也可以油滑,他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一出来,你还真看不出这个徐铁英是赃官还是有权变的好官。

  这一幕挑开了脓包:国民党为什么溃烂,就是因为崔中石这样的浓硫酸和徐铁英这样的老狐狸太多。反腐行动为何困囧,就是因为行贿和受贿已发展成了高超的技术,甚至美妙的艺术。两位演员演得不卑不亢,风雷隐隐。交易达成之后,崔中石说:我们来办这些事,两个字“稳妥”。

  共产党员崔中石怎能干这等龌龊事?后头小崔洗白自己了:中央银行北平分行金库副主任崔和共产党员副主任崔不是一回事,烂事都是前崔干的,他不干也有人干,而后崔对所有的人问心无愧!

  政治正确从来就没有丢失。

  (2)站干岸,发黑财

  方家老二方孟韦(王凯)说到了一种二如将军:挥金如土,杀人如麻。崔中石随后指出:你的顶头上司徐局长就是这么一个二如将军。

  徐铁英可不是顺水推舟型贪官,他属于闻见血腥不撒嘴型。他年轻时候有没有理想和信念,我们不得而知。但在1948年党国危如累卵的时局中,他是一条老奸巨猾的毒鳄。他要给自己留退路,要给台北的妻子赚身家。太过烫嘴的钱他不拿,蒋经国说他“如果查到方孟敖是共产党,他不敢收钱”。乱中取利他不拿白不拿,这是崔中石行贿的接应点。

  徐铁英到北平之后一直奉行六字方针:站干岸,发黑财。站干岸指的是,他身为南京特派查处贪腐的五人小组的一员,对反腐采取敷衍、推诿、站在高处看风景的态度。能不能查出来是蒋经国的心腹曾可达(董勇)的事,他不关心。能不能过关是马汉山(程煜)和方步亭(王庆祥)他们的事,他不走心。报告怎么写是五人小组组长杜万乘的事,他不操心。别出乱子就行:学潮不要太猛,官就不会丢;火苗不要上身,命就不会丢。

  发黑财是他的中心诉求。他在南京办公室里接了崔中石的招,一心吃定已被杀的侯俊堂的20%的暗股。到北平后,他对马汉山旁敲侧击,侦知了这笔巨金的确存在。接着像蟒蛇一样缠住了崔中石,要他将暗股变现。尾随崔中石到方家,他的脸上不阴不阳,每句都语带机锋,不达目的誓不出门,那份厚黑之术已臻化境。到目前为止,程煜和陈宝国的演出最为精彩,一个外放到极致,一个内敛到极致,都是教科书式的。

  按原计划,徐铁英中间被调回南京,离开了核心舞台,但档期到了后陈宝国愿意继续听凭调遣,刘和平又把他写了回来,让他成为贯穿人物。

  (3)孤臣孽子

  这不是个贬义词。在刘和平前作《雍正王朝》里,当皇帝之前的雍正就是孤臣孽子。孤臣孽子就是不党不私,专心办差。按照二月河和刘和平的解释,胤禛能够在九王夺嫡中胜出,就是因为他具有孤臣孽子的优良品质。康熙是神一样的存在,谁在他跟前耍心机都被洞明烛照,所以老八、老九、老十四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强也没戏。当然智商低、品相差的也不行,大阿哥和太子由此败。只有老四胤禛能力足够,铁打心志,是最佳接班人。

  《北平无战事》里的方孟敖也是孤臣孽子。在前15集里,他没什么感情戏,多数时候吊着一张脸。也没什么耍宝戏,再加上刘烨忧郁而不霸气的气质,这个人物似乎只是个向导型人物。但实际上,这还真不是个符号型男主角,他身上寄托着剧中蒋经国的莫大期许,也应该存放着刘和平理想中的政治人格。

  因为嫉恶如仇,他肯定不会和贪腐势力同流合污。因为是中共特别党员,所以也肯定不会和国民党少壮派穿一条裤子。因为“历史隔阂”,他与家庭情感疏离。他的脾气、身份和遭际,决定了他就是个孤身奋战的人物。凭着正气和能力,他可以凿开腐败的铁壳。但生而为人,必得有情感寄托,这不是事业和组织能够替代的,如果这块拼图始终欠缺,他就没法完全释放身为男一号的耀眼光彩。到目前为止,方孟敖初步显现了作为孤臣孽子的威力,而后头要看的是,他能否在情感绝境中完成最关键的成长。

  (4)兄主外,弟主内

  方孟敖和方孟韦是有分工的。

  方孟敖像一匹孤独的狼,言语不多,擅长抓住时机捕获猎物。方孟韦承欢膝下,像一个柔和的邻家男孩,但其实不是。方孟敖的世界里只有国事,家事的大门被她用恨意堵上了,情感落寞的时候烟酒自娱。方孟韦的世界里只有家事。他是惦念完整的旧家,始终不肯对“小妈”释怀的人。他是知道父亲苦楚,也懂得大哥孤独的人。他是捧了雪茄和红酒接大哥回家的人,也是在五人小组会议上闯堂仗义执言的人。

  方孟敖断绝了一切牵连,利剑般斩向贪腐。方孟韦承受着一切牵连,支撑亲人,感动观众。不管你信不信,在影视剧里负责情感部分的角色总是容易走进人心,方孟敖的魅力可能需要过脑子才能分析出来,而方孟韦的亲和力是润物无声的:孝父爱兄,关照崔叔,是剧中的温暖存在。

  不知道后头这哥俩的分工会不会变,如果一以贯之,那就是编剧的有意设计。家国情怀这个词是常被评论家挂在嘴上的,我有时候也稀里糊涂跟着用。方家“兄主外,弟主内”的格局,让我对这个词汇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合体之后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完整躯体,分开之后各自替对方完满人生。

  (5)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

  某种程度上,梁经纶(廖凡)是一个《潜伏》里李崖一样的人物。能力超凡,理想主义,悲情色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李崖不像梁经纶一样执拗。

  梁经纶两次说到:既然我选择了不能选择,我就不会再有别的选择。一次是斩断情丝的表态,一次是坚决反共的言志。曾可达和蒋经国主张革命而不背弃人伦,“一手反共,一手反腐”,公私分明,而梁经纶是一切都为信仰让路,他派出自己的恋人去接触方孟敖,性质跟使“美人计”无异。他说,“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令曾可达大为惊骇,也由衷钦佩。

  作为上级领导,曾可达还是想扳回一城,于是他又提出了“有些共产党让人佩服”论。梁经纶又一次顶了回去,主义不同,终身为敌,不佩服任何一个共产党员。这令曾可达很恼火,也很挫败。纯粹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不管他是圣人还是傻逼。梁经纶看到了起因,也看到了结果,看到了腐烂,也看到了新生,他绝不接受两分法和中庸之道,他钉在了螳臂当车的必经之路上,不肯有半分的顺应潮流。

  到目前为止,我知道他心里有一部澎湃的发动机,但还不知道这部发动机里燃烧的是什么情感类型的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小说里,一切绝望和矛盾只要被上帝的圣光一照,就烟消云散了。在近年的诸多革命叙事文本里,信仰也是被当做这样一束圣光使用的,一切不谐世俗的杂质,一切基于逻辑的追问,都会被这张挡箭牌封住。然而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追问不会因“信仰”二字就止步。为什么洞察一切,却不拥抱光明?为什么有机会求生,却选择与船同沉?在接下来的剧情里,我会继续寻找答案。

  文/李星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北平无战事 刘烨 陈宝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