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之白色圣诞》:大野心的小扑街

2014年12月23日11:45   娱乐专栏  作者:达泰   我有话说

  是有人将《黑镜》奉为“神剧”,这名声传出去,便也有了支柱,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且接纳并且接力传颂它的“神”。这一幕,我们总是常常看到,比如诺兰,比如《让子弹飞》时的姜文。

  在《黑镜》第三季正式回归之前,主创们苦心孤诣创作的圣诞特辑篇《白色圣诞》按照英剧的惯有模式,正式出笼间歇性挑逗观众。但是可惜这一次似乎,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成功。根据维基百科的最新数据,《黑镜》圣诞特辑在英国的本土观众收视率刚刚突破100万人次,不到前两集开播集收视人群的一半,在总共七集中基本垫底,作为第三季的前哨战,圣诞特辑其实并未达到预期的成绩。

  可是,喜欢它的人们仍然将桂冠、赞誉,毫不吝啬地赠予,《黑镜》的科幻惊悚仿佛镶出了一幅明晃晃的“金字招牌”,成了少数派的定制剧,成了孟什维克们的神剧。甚至《黑镜》让人们想起了日本的《世界奇妙物语》,以务实的想象力来拍生活,拍科幻片,让两部作品在各国的传统电视剧创作中,树立了殊途同归的一尺标杆。

  但,《黑镜》圣诞篇究竟拍的好不好?要我说,这一次的科幻之旅未必是让人心服口服的满意。纵使神剧,也要防止任性的创作,否则扑街之后瞬间就会跌下神坛。


  绝对主力的编剧Charlie Brooker此次第六次为《黑镜》创作剧本,虚拟时空下的平常状态引出故事,已经成为《黑镜》故事风格的鲜明特色,逐步亮出硬科幻的特征:植入人体的智 能通讯设备,意识副本的复制粘贴和应用,以及屏蔽(Block)的重口味功能,在模糊了背景特征的世界里,在圣诞节这温馨时刻之下,自然让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故事放在第一季、甚至第二季,或许都比现在来的更好。但是现在却让人担忧起来:硬科幻本身漏洞BUG就难以避免,针对诸多细节,网上已经 出现不少吐槽的文章;更何况这样的信息量,还要在70分钟内讲三段故事,这恐怕交给诺兰也是一个大难题;至于人体智能引发的社会思考,《黑镜》自己已经玩 烂了,新瓶装着自家的老酒,总叫人觉着意犹未尽。

  正常心的观众,当然不能期待每一集都是鬼斧神工,但《黑镜》的圣诞篇特辑,在本身定位而言是承上启下的,但最终效果上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它 本身就是一部少数派的定制作品,在温情当道、每年都在重温《真爱至上》的圣诞档期,横空出世、不小心稍微扑了街,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无心插柳的损耗,反而 也让人对即将归来的第三季,投以了更多期待——没人知道,这群大野心的创作者,会怎样编写新的荒诞传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英剧 黑镜 圣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