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格式化的青春

2015年04月29日11:00   娱乐专栏  作者:王玉年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王玉年

  青春片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但是毫无疑问,资本对于这个类型的压榨越来越狠,观众在无意识间,已经开始渐渐抛弃这些一而再、再二三的俗套。

  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开始,华语电影的青春题材就开始被不断催化到大银幕上,这其中原创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非常糟糕,典型的比如《初恋未满》《青春派》……相反那些根据畅销小说或者热门IP改编的系列则风生水起,《小时代》《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

  于是乎有了更多的后来者,比如《左耳》《栀子花开》《原来你还在这里》,都将在今年陆续上映。

  这里面我没提到《万物生长》,在我看来那根本不算是青春片,而是一个给成年人看的青春幻觉,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这些电影有着共同的模样,比如很多之前都说过有刻骨铭心的爱情、青春的伤痕、成长之后的叹息……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青春片都要有堕胎,不堕胎不青春。

  为什么大银幕上的青春被格式化甚至庸俗化了?

  其实看一个电影是不是年轻,并不是看演员是不是小鲜肉,颜值是不是够高,而是看电影本身是否充满活力和创新。导演和创作者有没有看待世界独特的态度,敢不敢玩,举两个例子,索菲亚科波拉执导的《绝代艳后》,用流行乐和现代语境,描写法国18世纪的玛丽皇后;而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则利用1:1的画幅和充满生命力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一个患有注意缺陷障碍少年和母亲的关系。

  《绝代艳后》

  谁说青春片只能拍当代,谁说青春片只能拍爱情,扯淡吗不是。

  很多人说青春片太狗血,没错,造成这种情况的还是创作者的目光太过短浅。太多人想靠拍电影赚大钱,请注意,赚小钱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他们需要的是超过200%的投资回报。丧心病狂造成的结果是过犹不及。为了满足所谓的商业卖点,电影中开始出现过多的戏剧冲突,以至于不狗血不青春。

  其实大多数人的青春虽然相似,但绝对彼此独立。电影的魅力之一,是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在无聊中寻找生活。那些写行货的编剧和作家们,无暇顾及生活中这些独特的细节,为了超额的利润加班生产,做出的东西一样带着同样的铜臭味。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内容上的审查和自我审查。青少年问题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审查体系里还处于非常敏感的区域,比如早恋不能成功,只能失败,对教育制度的挑战一定不能说的太明确。华谊曾经尝试拍摄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的续集,但是最后剧本倒在了审查面前。吕乐的《十三棵泡桐》根据何大草的小说《刀子与刀子》改编,但最后在上映前两天被临时撤下。

 《十三棵泡桐》

  这些不确定性造成了电影投资巨大的隐患,因此保险一定是投资的最大原则。什么样是最保险的,那就是前人已经实践过的,举一个不大相关的例子,韩国电影《超速绯闻》引进后要求改名,因为“绯闻”不可以,后来片方改成了《非常主播》顺利通过,因为之前已经有一部《非常完美》过审了……

  在这样的格局下,青春片被禁锢在了自己的牢笼里,自我复制着似曾相识的双胞胎。在资本和制度的双重禁锢下,本该缤纷多彩的青春只剩下了一种颜色,不管你的摄影和服装多好看,青春还是被耽误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青春 电影 左耳 万物生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