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有多少青春可以贩卖?

2015年04月22日11:35   娱乐专栏  作者:影视独舌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影视独舌 杨文山

  导读:逆光拍树叶,逆光拍女主角的颜,要打架,要摔啤酒瓶,文青必须会唱歌抱吉他,会写诗都显low,要去海边,要热泪盈眶,要开房,要打胎,要从说“我爱你”到“我们分手吧”,要有悲情配角,要有婚礼,要有一起奔跑(这时候必须伴着音乐和年轻时一起奔跑镜头平行剪辑),结尾要唱主题歌.。。这是你的青春吗?

  青春是什么?在一篇由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写的短文里,他这样描述青春:“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心至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青春总是激昂的,令人热泪盈眶的,要不70多岁的BobDylan怎么还会在工体里抱着吉他,反复吟唱他那首著名的《foreveryoung》;年轻又总是充斥伤感遗憾,踌躇满志之后瞬间便是幻灭感,就像诗人于坚在《二十岁》里的叹惋,“本来以为可以干些什么,可是什么也没干,二十岁没有什么名堂,只留下些流行歌曲,只剩下些青春诗句,只有些麦地、玫瑰、月光”。

  青春如此伟大,以至于它的前缀只能是“热血”“怒放”,后缀必须是“万岁”“无悔”。青春自然而然会成为各种文艺创作形式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不管是文学、音乐还是影视,但像当下中国市场这般“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同一段时间涌现出一大批同质化的“青春片”,也算是颇为壮观,世所罕见。

  从《致青春》开始,先后上映的“青春片”就有《中国合伙人》、《岁月无声》、《同桌的你》、《青春派》、《小时代》系列、《激浪青春》、《怒放之青春再见》、《匆匆那年》等票房参差不齐的电影。而今年春夏先后等待上映的“青春片”又是如此密集:《万物生长》(4.17)、《左耳》(4.24)、《何以笙箫默》(4.30)、《年少轻狂》(5.15)、《重生爱人》(5.15)、《至少还有你》(5月待定)、《少年班》(6.19)、《我是奋青》(7月待定)、《小时代4》(7.9)、《栀子花开》(7.10)、《少女哪吒》(7月待定)……其他已经立项的“青春片”也紧罗密布:周迅监制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光线影业“自销自产”的《谁的青春不迷茫》,韩庚、吴亦凡主演的《夏有乔木》,刘嘉玲监制的《泡沫之夏》,《致青春2:原来你也在这里》,饶雪漫作品改编《沙漏》……不禁要问:有多少青春,可以贩卖?

  1“青春片”为何物?

  何为“青春片”?在好莱坞类型片定义中,青春片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类型,不如说是一个特殊题材,它的主要场景通常是“高中”,主角是12-17岁的中学生,观众范围主要是基于青少年或者年轻的成年人,内容涉及初恋、青春期焦虑、成年、叛逆、和父母冲突等、“性爱”这个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青春期最大的“矛盾冲突”之一,它多数时候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出现,如《美国派》。青春片还和喜剧、歌舞、科幻、恐怖等类型精彩杂糅在一起。

  类型片是个标尺,给潜在观众一个初步判断依据。可翻遍全球影业,也很难找到青春片这个具体分类,勉强可以做比较的只有:美式性喜剧、日韩热血校园、台湾小清新等“青春片”,它们和大走“怀旧风”的内地青春片,多少都有着一些分别。即便是内地公映的电影,“青春片”也很难界定,比如周迅主演的《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和《我的早更女友》涉及大量校园戏,可是却很少被归到青春片的分类里,而是被分在“小妞电影”的类型中。可见大陆市场上的“青春片”更多是一个营销概念——只有一部分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才叫“青春片”。中国特色的“青春片”更多是美式性喜剧、日韩热血校园、台湾小清新这些青春题材电影的综合,同时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

  “青春片”溯源,还是太平洋和印度洋那刮来的风。2010年8月泰国上映的《初恋这件小事》与2011年台湾公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这股风潮的发起者,囿于中国电影配额制度,这两部域外青春题材电影首先在2010年左右借助刚刚兴起的社交网站在互联网迅速传播起来,并凭借超强口碑实现了O2O般线下落地,两部电影分别于2012年6月和2012年1月引进内地院线。而2011年12月引进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前也在互联网上获得了广泛传播,这部电影极大影响了后来《中国合伙人》的剧作架构和人物关系设置。与此同时,2010年10月优酷上线的微电影《十一度青春之老男孩》也在网上引发共鸣,看得不少人泪流满面。这几部电影综合起来的“小清新”、“喜剧”、“怀旧”标签都被深深植入到日后的中国特色“青春片”当中,成为其辨识度最高的基因。

  互联网上的“青春”风潮酝酿发酵的2010-2013年,刚好是自《英雄》以来一直卖座的古装大片在市场上相继败北的时期:《武侠》(2011.7),《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2011.11),《血滴子》(2012.12),《忠烈杨家将》(2013.4)……而在2013年4月26日,作为中国“青春片”浪潮掀起者的《致青春》诞生了。“青春片”占领银幕不是一种偶然,而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必然,它是大陆电影人在创作题材受限、资本压力下,结合市场趣味进行的一次突围。

  2国产青春片的“浪漫主义”

  因为体制的关系,我们的青春片无法沾染政治、同性恋、黑帮暴力等诸多话题。中国大陆的类型电影还不够发达,在类型的嫁接、混搭、杂糅的过程中缺乏成功的经典案例,如果没有大家也都不敢尝试新的类型,为了保证稳妥,就会复制以往成功的类型案例内地。所谓的成功案例大都有一个标签,就是“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这不仅仅是说它的演员阵容,还有它的影像风格,以及营销主打概念。

  以《匆匆那年》为例,这是一部在形式上很讲究的电影,摄影、美术、剪辑都很讲究,它拼命地妆扮自己的“电影感”,以和同名网剧区别开来。导演甚至不顾“不能承受的题材之轻”,借用了黑泽明罗生门式的手法来讲述这个校园小情调。本片和去年暑期上映的《同桌的你》基本上代表了国产校园青春片“浪漫主义”流派的基本走向。所谓浪漫主义,就是不求“实然”只求“应然”,基本无视现实境况,一厢情愿地不断强调青春就应该是这样:必须逆光拍树叶,逆光拍女主角的颜,要有打架,要摔啤酒瓶,文青必须会唱歌抱吉他那种,你会写诗都显low,一定要去海边,必须要有集体回忆带入时代感,要热泪盈眶,要开房,要打胎,要从说“我爱你”到“我们分手吧”,要有悲情配角,要有婚礼,要有一起奔跑(这时候必须伴着音乐和年轻时一起奔跑镜头平行剪辑),结尾一定要唱主题歌,青春约等于那些年暧昧(爱日未日)过的日子。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诸如升旗、黑板报、校服、唱K等大陆特有的青春体验,频繁串烧的诸如《灌篮高手》,神曲《当》,你稍微放纵一下也会被裹挟其中,但这真的是年轻人经历的青春吗?大多数大陆年轻人的青春苍白得可怜:高中约等于高考危机,大学约等于工作焦虑。正因为青春就这样被狗吃了,所以才会去消费青春,简单的心理补偿机制。于是电影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防早恋如捉奸一样的校园中,一文艺青年当堂朗诵自己的怀春之作;在群体身份区隔如此严密的社会里,一位社会青年一边在大学旁边摆地摊,一边和女大学生谈恋爱(城管叔叔你在哪里?);即便是再性饥渴的男的,当一个陌生漂亮女生莫名跟他提出性要求,起码反映也是:你艾滋病要报复社会啊?片中就妥妥把活做了还在宿舍炫耀……

  电影是梦,但不是做白日梦。所谓接地气不仅仅是打造集体回忆,发怀旧牌,更加应该是情感上的震荡。年轻一代人的惧与痛都被国产青春片的“浪漫主义”派别忽略掉了,这些在《致青春》《中国合伙人》以及《青春派》中有所体现,它们可谓是“青春片”里的“诗意现实主义”流派。

  3为何现在同样的诗篇,已无法触动我的心弦

  因为喜欢《围城》所以了解到《未央歌》,陈平原在一篇文章里写道“这是两部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描写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中国大学最为鲜活的记忆”。这部描写西南联大校园青春友谊和爱情的小说60年代在台湾出版时风靡一时,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册,影响几代人。李安拍《色戒》时《未央歌》被指定为演员阅读书。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校园青春文学”,作者鹿桥先后就学于燕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耶鲁大学,1954年在耶鲁大学取得美术史博士,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满怀深情对自己就读过的西南联大四年生活进行了充满诗情的回忆。大学进图书馆借的第一批书里就有它,很大的开本,牛津词典一样的厚度,并且全书都是繁体字排版。在我费了很大力气将它啃完之后,心中满满的都是失落,这就是评论家笔下“那些又像诗歌又像论文的日子”?后来在豆瓣上看书评,有一篇题目是——“为何现在同样的诗篇,已经无法打动我的心炫?”。我知道这是黄舒骏给小说写的同名歌曲《未央歌》中的一句歌词。是啊,我的青春只在此时此地,我终究无法融入并真切感受他人的生命体验。

  当下电影界流行IP热潮,不少“青春片”也可以归之为这个热闹议题讨论之中。在我看来,最应该被孵化的青春片IP是陈凯歌导演的自传体回忆录《少年凯歌》,这部短小的回忆录文字老辣,情感真挚,思想深沉,历史感厚重,画面感很强,应该说翻拍成电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文本。在这部回忆录的开篇,陈凯歌写道“一九六六年,我十三岁了。我开始在人前饶舌,又在饶舌者面前假装沉默。人到十三岁,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而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原谅在过去,不是这个理由”,这段话曾经被香港导演彭浩翔借用到自己的青春题材电影《青春梦工厂》里的首尾,用来点睛。在这部港产“青春片”里,彭浩翔借主角之口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同样在这个地方,三十多年前,三千名大学生在此抗议美国政府将钓鱼岛交给日本,而三十多年后,同样是大学生,我们却在此看人家的胸部有摇……”,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痛感,这才是我心中“青春片的现实主义流派”。

  从来只有青春题材电影,没有什么“青春片”,后者只是一个营销概念。如果仅仅凭借一些粗略地标签来鉴定“青春片”:校园、热血、懵懂之爱、叛逆,那么《少年时代》《爆裂鼓手》《美国往事》《阳光灿烂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情书》都是“青春片”,但它们成为了经典,而我们现在的“青春片”则更像是“产品经理人”打造的1.0、2.0、3.0、4.0、5.0、5S……最多给你来个6 plus。

  “当我们相信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相当重要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才准备原谅我们的幼稚”。同样,当这些“产品经理人”信心满满地认为洞察了用户体验,掌握了票房灵药而批量生产时,来自市场的残酷淘汰才刚刚开始——即便是产品,那也是要有核心竞争力的。

  同样蹩脚的诗篇,怎能一次次撩动观众的心弦?

  【文/杨文山】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青春片 左耳 致青春 匆匆那年 青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