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剧:如何齐心协力拍烂《杨贵妃》

2015年08月03日15:05   娱乐专栏  作者:公元1874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公元1874

  昨天又去看了一遍《王朝的女人:杨贵妃》。

  看了看评分,豆瓣3.5,IMDB2.5,连《小时代4》都比它高。很有可能,这就是今年最烂的华语电影了。

  和朋友一块看,他们一直在吐槽这部电影。而我也很想吐槽。

  因为四年前,我写过一个叫《杨贵妃》的剧本。说起来,还算是这部电影的第二版的编剧。

  但它和如今这个《王朝的女人:杨贵妃》有着很大的区别……

  翻开那个曾经折磨我够呛的剧本,第一页的主创阵容历历在目。

  郭在容导演,韩三平监制。

  尊龙、小栗旬、王力宏,以及范冰冰。

  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至于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觉得有必要说一说,让大家知道一部烂片是怎么诞生的。

  尤其,是在整个主创团队都“很用心”去做的情形之下。

  四年前,我才刚刚入行。当时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导演找我合作一部励志喜剧,于是开始和他合作写剧本。身边知道我转行做编剧的朋友也有那么几个,或多或少的都开始帮我热心的联系,包括以前工作时候的领导。

  有一天,以前的领导发给我一个剧本,我一看剧本名字。

  《盛唐危机》。

  领导说,你看看这个剧本,提点修改意见。

  当时《杨贵妃》这个项目已经启动很久了,2009年就已经开始筹备。最开始的编剧陈汗,之前写过《赤壁》,担当了本片的编剧一职。他的剧本改到第11稿,但从出品方到导演再到演员,都不是很满意。

  不满意的原因在于,这个剧本里篡改史实的地方太多。

  其实拍电影不是拍纪录片,不按史实来,有适当的艺术加工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一稿《杨贵妃》里,问题着实太多,以致于大家都感觉不能这么拍。

  但是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不谈大的故事情节,在原剧本里,杨贵妃和唐明皇每天操着莎士比亚式的对白,充斥着“爱”、“孽债”、“真心”等字眼;虚构了杨贵妃有初恋,而且还随她一起进宫;虚构了和李白的感情;虚构了寿王行刺唐明皇;虚构了寿王大战日本来使(这什么鬼);此外,杨贵妃和安禄山还有一段很难看的嬉戏打闹戏份……(一个美女和一个200多斤的胖子滚来滚去,画面感实在太差)

  简单来说,原剧本就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女人周旋在上至皇帝下至诗人等多个男人之间的奇情大戏”。

  这么搞显然是不对的。

  我看大家都不说,自己年轻气盛,也不怕什么,就噼里啪啦的写了一堆的修改意见。

  下面摘录几段给大家看。

  《杨贵妃》修改意见(2011.11.06) 

  相较于原来的《盛唐危机》,十一稿《杨贵妃》如其名,更加围绕杨贵妃做文章,而删掉了众多与其无关的枝节,描述杨贵妃的一生更加清晰。

  但其中有几个问题,尚需商榷。

  一:开篇安史之乱,杨贵妃面临安禄山的大军,“杨贵妃不相信安禄山会对自己不利”。

  杨贵妃是一个天真、惹人怜爱的女人,但却不是一个不明世事的傻子。安史之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敌军兵临城下,此时的杨贵妃早已明白安禄山的狼子野心,而她也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即将走向终结。原因很简单:自己兄弟、姐妹不但因为自己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安禄山更认自己为“干妈”,此刻自己的干儿子却即将让整个大唐王朝覆灭,军民更认为杨氏家族是祸国根源。

  因此,在这样的一刻,杨贵妃的心情不应停留在还不相信安禄山会杀自己。至亲无法依靠、丈夫的王国危在旦夕,面对外族入侵,一个倾国倾城的贵妃,此刻表面强作镇定,内心却又无比恐惧。

  二:大量对白的不合时宜。

  并不是古人一定就得说文言文,实际上文言文也只是因为古时印刷不易,所采用的书面语言,古人说话也有很多大白话。但是,如果在电影里的古人,说太现代的对白或者莎士比亚式的戏剧对白,是会让观众觉得好笑的。几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对白太现代----《十面埋伏》《无极》、对白莎士比亚戏剧化----《夜宴》。

  而本片中,这种让坐在电影院的观众笑场的对白比比皆是,如:

  杨贵妃:(为了罪恶感推开了他)皇上,是我们的孽缘,今天要偿还的孽债吗?

  李白:杨贵妃是音乐、舞蹈、诗歌、净土里一切美的化身,可是她和皇上的爱情开始是错误的、过程是痛苦的、结局是悲惨的,一直被命运所咒诅!……但为何随着我们这黄金朝代的衰落,他们那可歌可泣的爱情却在永垂不朽?

  书生:这是我唯一机会……这辈子……我只有不是男人了,才能亲近你……才可以从远处看着你。

  唐明皇:对!我们一开始不就是音乐吗?我知道怎样打动她了!我知道怎么能赢取她真心了!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三:寿王和唐明皇的关系。

  史实上,唐明皇的父亲本身就是血刃了亲人才登上皇位,而性格温婉的他登基之后非常不希望自己和下一代再重蹈覆辙,因此对儿女非常爱护和谅解,更何况唐明皇对寿王的母亲武惠妃极度深情,寿王性格善良软弱,根本不可能和唐明皇兵戈相见。但在剧本里,寿王居然要刺杀唐明皇,这是一种颠覆历史的举动。当然,为了戏剧效果,改变一些历史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天翻地覆式的改变历史,很容易给观众造成“因为唐明皇抢了儿子的老婆,所以儿子要杀老子”。这种狗血剧情对这样一部大气的古装史诗之作,是大忌。

  建议寿王还是按照历史上的性格来塑造。他本来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杨贵妃和他成亲的时候不到17岁,未经世事,寿王虽贵为王族却善良温婉,寿王母亲又正受宠,五年的婚姻生活应是幸福美满的,但唐明皇的横插一杠,让寿王多的只是悲,而绝非恨。毕竟抢走爱妻的是自己的父亲,他无能为力。而唐明皇其实也疼惜这个儿子,所以又给他找了新的妃子,而在历史上,最后寿王也和新妃子在一起生活了30年,生了五个儿子,也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四  李白如何加入《杨贵妃》

  历史上,自视清高的李白是看不起宦官、谗臣这样的人,所以他和高力士、杨国忠的关系都并不好。李白和杨贵妃究竟有没有交集,在历史上是不确定的。李白曾经写过三首清平调,但也没有明确表明这是为杨贵妃而写,不过,在模棱两可的地方,就可以做一些文章了。

  李白见证大唐从盛极转为衰落,是一个很好的构思,但目前剧本中用旁白的方式(而且还是上面所提的那种让观众发笑的旁白)来推进,融合度非常差。所以不妨从他和杨贵妃的“挚友”关系来着手。

  杨贵妃的艺术造诣很高,所以她欣赏李白是必然的,也才会有贵妃研墨的佳话。从这个切入点,可以写出杨贵妃和李白在文学、音律上的惺惺相惜,但清高的李白是无力也不愿意和当时已经深入骨髓的腐败官场同流合污,所以他最后洒脱的飘然远去,痛心的看着这个王朝的覆灭。

  五  杨贵妃和唐明皇的关系

  作为故事最核心的主线,杨贵妃和唐明皇关系的塑造是本剧成败的重中之重。从历史角度来看,唐明皇上任后不久就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从明君变成庸君(注意绝非昏君),结识杨贵妃更加深了唐明皇在朝政上的堕落,任人唯亲、滥用谗臣更直接给唐帝国埋下祸根,差点导致亡国。但是,唐明皇虽然如斯,却在普通人心目里的印象并不差,为何?这是因为他和后唐主李煜一样,人本性并不坏,浪漫、专情又极具艺术天赋,只是生错人家,不适合做皇帝而已。所以人们心里是可怜、同情唐明皇的,而非憎恨他。千百年来,这种情感的铺垫水到渠成,若要改变,必会哗然。

  ……

  杨贵妃对自己的亲人都很好,所以她的妹妹、哥哥都加官进爵。但哥哥(除安禄山之外的反派角色)却自持皇亲国戚,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甚至侮辱胡人安禄山,安禄山忍辱负重,一心逆谋反叛,终酿成大祸。

  六 关于杨贵妃

  这部电影有很大部分的女性观众群,所以女主角的为人处世和性格,一定要让现在的女性观众认同。杨贵妃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一点能赢得女性观众的同情;杨贵妃在情感上虽然没有从一而终,但她的爱情一定只能有寿王和唐明皇,而且要给出足够的理由和情节来说服观众为什么杨贵妃的情感会从寿王身上转移到唐明皇身上。否则,杨贵妃会被观众认为是一个“荡妇”,特别是在本剧本里,还有一个“书生”对他痴情到做太监也得靠近她,这会让观众不喜欢杨贵妃这个角色----你凭什么让一个男人阉了也得守护着你啊?凭什么所有男人都围着你转?这实在太玛丽苏了。

  所以杨贵妃一定在情感上不能乱,不能多。

  ……

  写了这些之后,我没想太多,觉得得罪人就得罪人吧,陈汗不高兴就不高兴吧,至少我是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有一天冰冰叫我一起探讨剧本。那天的剧本会聊到深夜,有很多人在,业界大拿们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我也把自己对于《杨贵妃》的想法全说了,大概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内容。

  我特别着重的提到了两点:不要给杨贵妃搞什么青梅竹马的初恋;慎重处理李白的戏份。我这几年实在是看了太多的华语古装烂片,已经很反感这种胡乱篡改历史的行为。

  那天导演郭在容也在。他不会中国话,全靠旁边的翻译。郭在容对爱情的理解,其实在《我的野蛮女友》以及后面的一系列作品里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风格了。他却偏偏对杨贵妃的初恋这个角色很感兴趣,坚持一定要,而且还让自己很喜欢的一个韩国演员去演。

  所以聊着就有点僵持不下了。

  后面谈到武打场面,郭在容很兴奋。他说,一定要让寿王和李白打一场。怎么个打法我都想好了,《盗梦空间》里那样,上天入地……

  大家都沉默了。

  事到如今,我回想起这件事,觉得其实郭在容想得并不算离谱,只是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低估了杨贵妃这个角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按照他一个韩国人的身份去创作,所以实在有些“飞”。

  说到快散的时候,冰冰说,既然你知道这么多剧本的问题,自己也在写剧本,不如你写一稿吧?

  我当时愣了一下,因为我还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件事。一是我太年轻,当时只有24岁,入行也只写了一个剧本,觉得自己资历不够;二是我虽然很热爱历史,但最感兴趣的是宋史,唐史并不太熟。

  好在我父亲很喜欢唐史,当时他正好来北京出差,回到家之后,我跟他说了此事,他说你应该尝试一下,遇到问题我来帮你。

  我花几天时间看了周洁版的《杨贵妃》(那应该是最受好评的一个版本),又看了冰冰曾经演过的《大唐芙蓉园》,甚至还有邵氏时期拍的《杨贵妃》,以及氛围很诡异的日本版《杨贵妃》。我父亲也给我开了个书单,让我慢慢补习。于是从《长恨歌》开始,到最后看了几百万字……

  有一天看到《酉阳杂俎》,一套唐朝时期的志怪短篇小说集。这里面大多是恐怖、民俗故事,我也是因为想了解唐朝时期的风土人情,因而随便翻翻,可不巧的是,里面却有一篇写晚年唐明皇的,而那短短几百字里,却写的正好是一段杨贵妃的故事。

  那段故事给了我很大的灵感,让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写这个剧本了。

  于是,收拾行李,前往西安。

  在西安呆的那段时间里,每天泡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去敦煌看了壁画,去了马嵬坡,杨贵妃最后香消玉殒的地方;去了华清池,去了大唐芙蓉园……

  写的过程很痛苦,甚至从来不失眠的我,从那时候开始就落下了病根。但这里就不多提了,毕竟苦是自己找的。

  投资方催得很紧,因为宫殿搭好了,扮演寿王的日本演员小栗旬也已经到中国了。对了,要提提小栗旬。他真的是个好演员,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练习中国话,又看不少历史书。还提前很久来中国学习马术,去浙江的象山影视基地候命。由于一直拍不了,制片组只好每天带着他在无锡玩,美名其曰体验生活;小栗旬也玩得很开心,大概中国对他而言,实在是够新鲜。

  小栗旬的戏份其实已经拍了一半,只可惜……

  ​

  开拍迫在眉睫,每天都有无数的电话催我进度。我在12月的西安,天寒地冻,下着下雨,吃了无数的羊肉泡馍,熬到自己也快崩溃了,终于写出了第二版《杨贵妃》的文学剧本。

  在我的脑海里,这部电影的开场应该是许多年后,苍老的唐明皇颤颤巍巍的走进破败的华清宫,哀悼自己千疮百孔的帝国,还有过去的挚爱。所以在文学剧本里,我写了这样的开场——

  1  日外  华清宫·宫外

  深秋时分,华清宫落叶纷纷。

  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六年,唐朝的军队正逐步收复被安禄山和史思明强占的领土----

  字幕:【大唐上元二年·安史之乱后六年·华清宫】

  一段长长的阶梯,四处都有落叶,看样子已经许久没有人打扫了。

  曾经辉煌胜极的华清宫,因常年疏于照看,显得有些破落。

  远处一个人影走来,渐渐清晰。原来是一位垂暮老者。

  这位老人身着华服,后面还跟着一些宫女、太监和护卫,显然非富即贵。

  老人走到阶梯前,想往上走。旁边的小太监想扶他一把,被老人一手挥开。

  老人颤颤巍巍的走上阶梯。

  2  日内  华清宫

  年久失修的华清宫,破落不堪。雕刻着龙凤的横梁上到处结着蜘蛛网,曾经华贵的丝绸帘帐也已经被蚁虫撕咬得不成形,桌椅也散落在各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纸射入华清宫,一缕缕的折射出飞舞的落灰。

  老人走近宫内,慢悠悠的看着这一切。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在一堆杂物里寻找着。原来,是一把被烛杖等杂物掩盖的琴。

  老人将这名为竖箜篌的乐器摆正,掏出丝绸手帕,仔细的擦着。无奈这时日太久,竖箜篌已遭腐蚀,再难有往日光彩。

  老人却也不在意,擦了一会儿,自觉已经可以了,接着开始摆正姿势,准备弹奏。

  ……(中间省略若干)

  在琴声和笛声里,破落、斑驳的华清宫奇迹般的渐渐恢复往日的荣耀。宫殿的壁画展示着华丽的天上宫阙,随着特写镜头移动:诸佛安坐,飞天散花,供奉膜拜,在一名献礼的尊者中,赫然发现一人酷似唐明皇……

  壁画反而自动修复了似的,变得明亮、颜色鲜丽……

  他的面前正好是一群飞天在空中舞着、弹奏着各种乐器。其中一人弹着反手琵琶有绝色之美,样貌正似杨贵妃……

  壁画完全像刚画好时一样明亮辉煌,栩栩如生,而俏似杨贵妃的那飞天仿佛正步下人间……

  片名:《杨贵妃》

  随着壁画的不停变幻,演职员字幕依次而出。

  演职员字幕完,一阵风雪将壁画掩盖,吹散。

  现在回看自己写的这个剧本,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好,因为时间实在太匆忙,很多地方可以精雕细琢,但来不及。我只是把一个原来20分的剧本,改到了70分,至少不那么荒唐。

  但是这个剧本,投资方依然不满意。于是又叫了一堆人来修改剧本。

  修改了几次,有一次连续20小时重写,不吃不喝,快休克了。

  但还是不行。我说哪里不行,他们还是说不上来。

  老板说,不如你再重写一次?

  那时候我有种刚从地狱里出来的感觉,你又让我进去?!我已经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情再听一堆人的意见去修改了。

  我给自己放了个大假去旅游,告知他们,我跟剧本的缘分到此为止了,真的不能再修改了,另请高就吧。

  投资方的老板其实也是个尽心尽力做事的人,他和我有一次,在他的总裁办公室里,一页纸一页纸的探讨原剧本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方案,到了饭点也只是随便让助理点几个庆丰包子的外卖,为了节省时间。

  冰冰的经纪人也是个有想法的大叔,他十分忙,日理万机,但还是抽出时间找我聊天,把自己对于杨贵妃的看法,对于李白的看法,甚至对于安禄山的理解,都和我谈了很久。

  老板有一次喝酒,聊到深夜,从自己感情,聊到对杨贵妃的感情。

  还有冰冰,她对我说,其实对于杨贵妃这个角色,她是有情意结的。因为当年出演过电视剧版,她留下很多遗憾,想这次认认真真的,去演一次这位家喻户晓的角色。

  还有当时还不是导演的十庆,这位现实生活里很儒雅的文化人,也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了很多看法。他希望这部电影尽可能的做减法(这点我很赞同),不要搞得太复杂,让观众从杨贵妃,去看盛唐如何转衰。他学问很高,很多历史典故手到擒来,讲得头头是道;家里也很多古董,那时候他还给我开了书单,让我仔细阅读。

  所有人似乎都在很用心的去做事,很用心的拍这部《杨贵妃》……

  但是。

  问题1.沟通

  郭在容是个韩国导演,从语言到文化,都和我们有一定的疏离。拍中国的大唐历史,应该有一个精通中韩语言的历史学家随行沟通。但是他的翻译就真的只是翻译,有几次聊天,谈及到唐朝的风土人情,翻译基本就是胡来,他听得不明所以,我们解释也吃劲。这样久而久之,他不开心,我们也不爽。

  有几次他提出修改意见,老板甚至懒得沟通,直接说一句“你这么修改审核过不了,别弄了”敷衍过去。

  其实如果大家耐心一点,和郭在容讲清楚,保持有效的沟通,最后不至于闹到他开拍后“离家出走”的地步。

  他一走,小栗旬的戏没法拍了,导致最后拍了一半也不能用;尊龙的档期也过了,王力宏也等不了了……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倒成了如今这个局面。

  问题2.故事

  《盛唐危机》《杨贵妃》《王朝的女人》,这套电影至少有过三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从2009年筹拍到2015年上映,六年的时间里,投资方自己都不坚定,不知道想拍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只知道这个故事里有杨贵妃。

  如果是《盛唐危机》,那这个故事里杨贵妃只是个大配角,故事的主角应该是唐明皇、杨国忠和安禄山。因为他们三位,是导致唐朝遭此大难的主要人物;

  如果是《王朝的女人》,那就是后宫戏,不仅杨贵妃,惠妃、梅妃都是主要角色,故事就应该集中在后宫的权力斗争当中。

  如果是《杨贵妃》,那就可以拍她的个人传记,从她少小离家,长途跋涉去长安投奔亲人开始,到一步步走入宫廷,集万千宠爱于一人,再在30来岁时颠沛流离,最终死在自己所爱的男人手里。

  但是投资方野心太大了,一心想搞一部国际化的大制作。从原定的尊龙+王力宏+小栗旬+郭在容这个阵容就看得出,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台湾,年轻偶像、中生代、老戏骨、口碑导演……什么都有了。

  但就是没想好要哪个方向的故事。

  现阶段中国电影想搞一部《霸王别姬》那样横跨数十年,多个朝代的风云史诗,已经很难很难了。一部电影想包容这么多元素,需要主创团队极大的才华。没那么多才华,电影就应该做减法。

  结果现在这个成片,既有后宫争斗,又有杨国忠和安禄山的故事,结果连杨贵妃自己的故事都没讲好。

  想要的实在太多,120分钟怎么可能包容得了?

  问题3.责任

  写剧本的那段时间,感觉当一个中国电影的编剧,太没地位。

  谁都可以对剧本指手画脚的提意见,谁的都还得听。

  记得当时有一次剧本讨论会,讲到安禄山,某位常年和广电总局打交道的人突然说,安禄山不能这么写啊。

  我问为啥。

  他说,如今要讲民族团结,安禄山也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份子了,你把他写那么坏,他们族的观众看了会有意见的,搞不好审不过。

  我当时内心快把崩溃了:您总不能让我把安禄山也写成好人,逼不得已才对唐朝烧杀抢掠的把?!

  但老板说,恩,应该这么干,你就这么写吧。

  大概,所有人都觉得,剧本太容易写了。

  于是,他们都把“编剧”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了。

  事到如今,回想起来,我得说,真的,拍《杨贵妃》的这群主创,确实都很认真。

  非常认真。

  大家一起,非常认真的,搞出了原本根本没有的马震、高潮死、玛丽苏……

  这些如今看起来荒唐透顶的行为,在探讨的时候,我想按照一贯的印象,他们都是非常认真的。

  非常认真的,拍了一部烂片。

  想起《富春山居图》公映前,和导演聊天。导演那天喝了点酒,慷慨激昂,说自己很喜欢动作片,觉得中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007。他要用最好男演员去演007,用最漂亮的女演员去当中国的“邦女郎”。他要在电影里弘扬中国的国威,表达对台湾早日统一的期望,还有对日本人的痛恨,对国宝流失的痛心……

  你看,他都做到了。

  只是电影拍得……

  这事很黑色幽默,但的确又是事实。

  如今《杨贵妃》票房惨淡,2亿多的投资也注定砸锅,甚至中间那几场大的战争戏都没有钱去拍……钱是注定赔了。

  如果能够在这当中吸取那么一点教训,也算是对华语电影的一点贡献。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杨贵妃 烂片 范冰冰 票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