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得影帝却代表港片彻底的尴尬?

2016年04月05日09:49   娱乐专栏  作者:肥罗大电影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肥罗君

  当“香港小李子”郭富城获得最佳男主角时,第35届香港金像奖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可以“留低”——《踏血寻梅》作为港片本土精神的代表,已经无可非议地成为这届金像奖上独占鳌头的大赢家。

  凭借《踏血寻梅》中的白头探员角色,郭富城已经多次入围多个重要奖项,金马奖他输给“六爷”冯小刚,金像奖却一举赢下两大天王刘德华(《失孤》)、张学友(《暗色天堂》)和“双家辉”张家辉(《陀地驱魔人》)和梁家辉(《智取威虎山》,这一次的郭富城演技并没有实质性突破,获奖更像是香港影坛对其多年努力的一种肯定。可是“香港小李子”赢得平均53.6岁的“高龄”影帝之争,是否真的是香港电影之福?

  《踏血寻梅》这部具有纯正香港血统的电影大胜,被视作香港本土精神的凸显,郭富城获奖感言中也说自己“来自香港”。香港,似乎成为本届金像奖的重要主题,只是所谓的港片精神究竟是什么?是《踏血寻梅》中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符号烙印,还是市井情义灵活多变的港人精神?

  港片是否已死,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多年,而港片究竟是死唔断气,还是向死而生,金像奖曲终人散之后,这依然是香港电影必须回答的问题。

  郭富城拿不拿得起这个影帝?

  本届金像奖最受瞩目的争夺,当然是影帝。所谓“三天王拼两家辉”。“三大天王”郭富城、刘德华、张学友,和两位“家辉”张家辉、梁家辉都是当今香港演员的中流砥柱,从赛前预测看,郭富城和刘德华相对较被看好,而从内地影迷的情感上看,张学友得到最多同情分,可惜投票的不是内地网民,否则被许多内地影迷视作四大天王中最会演、六次提名不中的张学友拿奖将几乎毫无悬念。

  可是最终得奖的是郭富城。这个影帝是他“应份”的吗?应该说,郭富城这一次最大的突破不是演技,而是造型。

  《踏雪寻梅》中警探一角,宽大眼镜与白发造型,确实彻底颠覆往日形象,可如果熟悉郭富城近年来戏路的话,从《三岔口》首次获得金像影帝提名,到凭借《父子》《C+侦探》和《杀人犯》再次提名,从41岁到51岁,对这类人到中年形象颓废、注重人物深度的角色,郭富城其实早已驾轻就熟,这次演出从角色到表演其实无甚新意。

  这场仗看似热闹,其实郭富城根本是角色优势明显,未开战先赢了一半。

  梁家辉演技虽好,可《智取威虎山》中只是第二男主角;张学友在《暗色天堂》中的表演依旧细腻,可不过是延续了《男人四十》中的演出;刘德华在《失孤》中千里寻子演技不俗,可是电影本身的质素和《踏血寻梅》不可同日而语,假设《失孤》拍得更成功,影帝鹿死谁手就很难说。

  郭富城此次得到重要肯定,可以看作是香港影坛对他多年努力的肯定,借用刘嘉玲的调侃,无论其对待感情是否专一,但对于演技修炼的确非常专一。只是这次得奖,固然是郭富城本人的胜利,却更显香港新生代演员难寻的尴尬。

  相比之下,刚刚凭《踏血寻梅》夺下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的春夏,能够一举击败汤唯(《三城记》)、杨千嬅(《五个小孩的校长》)、张艾嘉(《华丽上班族》)、林嘉欣(《暗色天堂》),反倒更令人惊喜。

  《踏血寻梅》赢了,港味港片未必赢

  《踏血寻梅》囊括了本届金像奖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以及最佳新演员五座表演奖项,这样的的大获全胜,被所有人认为与其“香港制造”的身份分不开。

  从个人观感上来说,《踏血寻梅》自然称得上一扫近期港片沉闷气息的惊艳之作,编剧出身的翁子光突发神来之笔,制作这样一部既充满港片血腥暴力外壳,也凝视现实人性的严肃之作,自是不俗。但这些都能归结于港味的胜利吗?换言之,《踏血寻梅》借此真的找回了港片魂魄,也在绝对意义上超过其它作品了吗?

  从港片港味的角度来讲,《杀破狼2》更加具有类型片代表性;从还原香港本土文化上,《哪一天我们会飞》更具本土情怀;从香港市井味道复原来看,《叶问3》无疑更佳。那么如何理解《踏血寻梅》的港味胜利?

  按照传统对于港味的理解,本港特色的三级、恐怖、惊悚等重口味片,不仅场景集中于本港,而且故事发生于本港,有港人熟识的口语、场景、社会现象,这才算港片。

  可是拿今年获得最佳导演的徐克来说,他早年的黄飞鸿系列、倩女幽魂系列,有多少是符合上述条件,又有谁能说那些不是正宗的港片?

  真正的香港电影,可以是心心念念的香港情怀,是包罗万象的电影技法,是灵活多变的创作态度,是类型杂糅的cult片风格,唯独不是简单的场景故事。所谓的《踏血寻梅》代表了港味风格,究竟是评委口味的本土化,还是港片的自我窄化,实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金像奖作为香港的电影大奖,随着华语电影的提法愈加频繁,近年来开始敞开怀抱拥抱大陆电影,但因为对内地片过于关注也引起争议,从近几年的得奖结果看,金像奖重归香港本土的意图明显,可香港电影工业的下滑之势却并没有因此得到遏制,那么这样的回归,是否真有其意义?

  港片“死唔断气“,香港电影工业如何向死而生?

  最令人忧心的,是那些观众耳熟能详的“老面孔”。奚仲文(《捉妖记》)拿下个人第13座金像奖,张叔平(《华丽上班族》)夺得个人第17座金像奖,罗大佑时隔22年再得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大奖(《华丽上班族》)。这些影人得奖当然是实至名归,可最大的问题正是这样的实至名归——除了演员断档,香港幕后精英的新人在哪里?

  如果说演员奖项被《踏血寻梅》横扫的话,那么到了技术奖项,已经成了《捉妖记》的独角戏。尤其是最佳新人导演许诚毅的胜出,实在是对香港电影最大的讽刺。

  许诚毅早已凭借《怪物史莱克》系列在好莱坞成名,《捉妖记》既非香港电影工业里可复制的模式,也不具备任何香港电影本土标签,它只是许诚毅个人的一次好莱坞式复制粘贴而已,虽然从票房和口碑上双双收获成功,但对于逆境中的香港电影意义微渺,却再次提醒香港电影后继乏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像奖早已经不是港片的天下,无论是《踏血寻梅》的一骑绝尘,或者《哪一天我们会飞》的惊喜,都不足以唤回港片的复苏。近年来的金像奖,给予《僵尸》、《打擂台》这样本土港片的肯定,也终究无法引领港片触底反弹。

  毕竟从华语电影大环境上来说,港片坚持的纯正和港味,终究如同时代面前的螳臂当车,能支撑香港电影工业的,除了少量《踏血寻梅》这样的精品港片和大量低劣的本土港味恐怖片之外,终究是《智取威虎山》这样的北上合拍片,时代大势之下,谁也无法拒绝大陆这个磅礴市场。

  毫无疑问,从作品本身来说,这届金像奖绝不是近年高质量的一次颁奖典礼,对于港片乐观的人早已买少见少,今后的港片恐怕仍要要在沮丧中坚持下去。商业的强势力量,决定了港片概念没落的难以阻挡,不独是香港,哪个地区电影所谓的地方性特色,能够存活于商业时代的滚滚车轮之下?

  大华语片时代的港片,究竟是坚守本土《踏血寻梅》,还是随资本和市场北上《智取威虎山》,抑或是以港片态度借助大陆资本上演《杀破狼》?答案也许是:花开几朵,各表一枝。

  港片“死得没”?只要还有徐克和杜琪峰这样的电影人,港片就不会死。只是和任何这个时代的老玩意一样,“港片”即使不会很快消失,但无疑正经历着一个逐渐消失的过程,而我们这代人也许是传统“港片”最后的目送者。本届金像奖影帝郭富城也已经51岁了,港片“死唔死得”,香港电影工业如何向死而生?他回答不了,《踏血寻梅》也回答不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郭富城 影帝 港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